你以為吃魚能補腦、延年益壽?小心吃錯魚,反而讓你記憶退化、神經受損,甚至增加失智風險!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提醒,部分魚類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長期食用不只無益,還可能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點名「鯊魚、鮪魚」是最該避免的高風險魚種。
87%人體驗有重金屬殘留!最毒4大金屬直攻神經系統
根據研究,高達87% 的民眾體內驗出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殘留,其中以「鉛、汞、砷、鎘」四種毒性最強,對神經系統傷害最為明顯:
- 鉛:模仿鈣離子進入神經細胞,干擾訊號傳遞,影響兒童智力發展
- 汞:可穿透血腦屏障,累積於大腦皮質,導致記憶衰退與協調力下降
- 砷:損傷神經末梢,導致手腳麻木、運動障礙,甚至增加帕金森氏症風險
- 鎘:干擾情緒、學習與神經發育,對孕婦及胎兒尤為危險
鯊魚、鮪魚是「含汞王」!吃多恐不孕、失智、腎衰竭
別再迷信「深海魚補腦」了!謝炳賢指出,鯊魚、鮪魚等大型魚類身處食物鏈頂端,體內會大量累積汞、鉛與砷等毒素,是重金屬的「濃縮器」。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補充,這類魚若長期攝取,恐帶來以下健康風險:
- 不孕症
- 動脈硬化
- 乳癌、肝癌
- 黑腳病
- 腎衰竭
別小看甜不辣!加工魚漿製品也是重金屬地雷
不只深海魚要小心,加工魚漿製品同樣暗藏危機。江守山提醒,像是甜不辣、魚板、蟹肉棒等,常使用低價魚種作原料,加上製程不明,容易殘留高量汞毒素。這些食品常被當作日常小吃,民眾在不知不覺中過量攝取,對肝、腎與神經系統構成長期威脅。
怎麼吃魚最安全?營養師推薦這2種魚,補腦又護心
既然不能亂吃,那魚到底怎麼吃才安全?
營養師許瓊月與江守山一致建議,選擇體型小、代謝快的魚種較為安全,首推:
- 秋刀魚
- 鯖魚
這些小型魚不僅重金屬殘留風險低,還富含DHA、EPA等Omega-3脂肪酸,能有效:
- 提升記憶力與學習力
- 穩定神經功能
- 改善腎臟發炎與血尿
- 降低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
若不吃魚,也可從亞麻仁籽、核桃等植物性來源攝取Omega-3。 (相關報導: 你以為只是變瘦?醫師揭胰臟癌「潛伏期警訊」+防癌飲食,這菜一週吃4次最有效 | 更多文章 )
補腦不是盲目吃魚,而是要懂得挑對魚。遠離重金屬含量高的鮪魚、鯊魚,避開高風險的加工魚漿製品,改吃小型、富含營養的魚種,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活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