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週報》電影院未來會消失?專業電影人這樣說,藝術家沒有靈感怎麼辦?她坦然該適當休息,及其他風格觀點

2025-06-18 18:20
(圖/pixabay)

隨著時光流轉,即將進入七八月,你計劃好今年的暑期計劃了嗎?不論是看電影、逛展覽,又或是閱讀別人的人生故事?在閒暇之餘,就讓 1% Style 帶大家一同探索三篇有意思的文章。

本週 1% Style 精選了三篇值得你細心閱讀的跨領域文章:

電影院會消失,還是只是換了靈魂?|觀影習慣崩解後,我們還願意一起看電影嗎?

你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在串流平台上,觀賞影劇、電影呢?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台灣的電影產業,正面臨嚴重的考驗,年輕世代的觀影習慣,也逐漸改變,究竟電影院的未來會如何呢?

當戲院不再是日常,台灣觀眾的觀影行為正面臨世代性的斷裂。票房下滑、年齡層流失、社交功能弱化,使電影院逐漸失去原本的文化位置;但這場變化影響的,不僅是影業人員與觀眾,更正將戲院業務推入一波結構性盤整的深水區。在轉型與重構的過程中,不只是創作者需要重新計算投入與報酬的比例,就連支撐戲院發展的信貸機構,也可能在這場退潮中悄然曝露風險。當戲院的角色與商業模式逐步鬆動,我們是否也該重新思考——「一起看電影」這件事,究竟還有沒有未來?這一次,1% Style 從觀眾行為、市場結構到空間轉型出發,重新思考電影與「一起看」的文化意義與產業走向,也隱隱提問:電影院的明天,還靠得住嗎?

2019年,台灣電影票房曾突破101億新台幣,是一個世代性的高峰。然而到了2024年,總票房僅剩62億元,觀影人次也從4320萬人降至不足3000萬。疫情雖然退去,但觀眾的行為沒有如預期「恢復」,反而轉向了串流平台與碎片式觀影。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的報告,85%以上的台灣民眾會透過串流平台觀看電影,其中20至29歲是最積極的使用者。他們早已習慣在通勤、深夜、睡前以手機或平板完成一場觀影,這種由演算法主導、去影院化的消費習慣,逐步改變了電影的觀看場景與時間邏輯,我們似乎從這裡看到,觀眾確實還在,但已經不進電影院了。對電影院來說,這是否是一種危機?

這波觀影行為的改變,還不只是平台轉移,更是一場世代斷層的顯現。根據資策會 MIC 統計,45歲是戲院與串流偏好的分水嶺。年輕觀眾雖然仍願意為特定話題大片進戲院,但他們對時間與社交節奏的要求已經改變;而50歲以上的中產族群,原本是文化消費主力,卻因對公共空間的警覺、生活節奏的調整,與電影院之間漸行漸遠。尤其50至59歲這個年齡層,進戲院比例下降了 18%,是所有族群中流失最嚴重的一群,這並不只是疫情後的餘波,而是他們認為電影院的體驗似乎不是「值得特別出門」的潛在判斷。

從前,電影院是青春、戀愛、朋友聚會的儀式感場域。它承載的不只是影片本身,更是一段時間、一種陪伴、一次公共情感的共振;但現在,這些功能已經被社群平台與即時通訊取代。Z世代的社交不需要在黑暗中傳遞爆米花,反而是在社群平台上同步留言,或在IG限動中評論角色以及劇情,並在搜尋引擎中,尋找另一種「共感」。

也因此,你可以說,電影院逐漸失去了那種屬於「社交意義」的場所性,它變得更像一個需要「額外動機」才能進入的空間,而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星宇航空發佈五星榮耀時刻影片「五星定義每趟飛行」 K董感性喊話:星宇不要做最大,但我們要做最好!
建東精工捐贈首台國產 FRT-5智慧聯網消防機器人 助嘉義縣消防局深入火線、強化救災安全
全球供應鏈通膨壓力持續低迷 美國5月進口價格持平
國科會領軍8家生醫新創進軍2025 BIO美國生技展 藥祇生醫再闖全球競賽決賽
冷氣吹完馬上關機錯了!內行曝關掉前按1按鈕,10幾年來從沒發霉過
民進黨2026提名規則出爐!縣市長爭交棒才辦初選 「政二代」不得加分
研發通用型無人載具模擬器 中科院:完全自主後「下指令即攻擊」
G7領袖表態嚴正關切台海和平 賴清德、林佳龍致謝:攜手捍衛自由印太
關注弱勢不遺餘力 林少萍力挺澎湖海文教醫療基金會
以色列首都被轟炸陷入火海?查核中心揭網傳圖片破綻
水蜜桃去皮去籽總流湯肉爛?農糧署教1招快速去除!不再滴的滿手汁
伊朗神權政治已到盡頭?空防被破、將領遭斬,最高領袖哈米尼還能撐多久
試圖入境的非法移民少了93% 川普政府公布嚴管邊境成果
聚焦零排放「最後一哩」物流解方,Honda 發表全新 Fastport 子品牌
幕後》好無助!持「這種中國護照」遭註銷台灣身分,單次效期過了仍淪幽靈人口
台灣老牌建商捲款潛逃!買預售屋錢全打水漂,公司名稱曝光
Bankee換外幣 最高減碼4.5分、單筆最高回饋500元
九層塔買回家別直接放冰箱!內行教1招正確保存,延長保鮮翠綠不變黑
住在大安區是什麼感覺?土生土長在地人曝2大優勢「其他區無法取代」:以為台灣都這樣
花3萬保費可借100萬?國泰產險:這是詐騙
出遠門冰箱電費狂噴!內行曝按「1隱藏按鈕」有效節電,不想荷包失血一定要知道
好市多買黃金有多賺?1塊金條「1年漲破四成」但這1步驟會讓你繳超多稅
不是荔枝!狂吃「1水果」竟染敗血症亡,專家揭致命吃法,一堆人都做錯了
台灣人羨慕嗎?韓國新總統推「週休2.5日」,8成上班族「減薪換假也願意」
台灣知名第3方支付淪詐團白手套!勾結詐團靠1招「洗錢60億」3高層下場慘了
AV女優賺多少錢?業界人士曝真相:有女優為了養小孩,僅收6000多元就拍「多P片」
老牌知名連鎖百貨宣布倒閉!資遣千名員工、全國門市都熄燈,負債200多億破產走入歷史
北京觀察》伊朗成下一個敘利亞?習近平罕見發聲挺伊朗,中美博弈走向失控邊緣
出國玩一定要小心!手機1種來電千萬不要接,苦主曝慘通經驗噴掉500元
去日本玩「沒做1事」竟被海關盯上!內行曝1招: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2025新北市1處社會住宅限時開放申請!每月租金4100元起,如何申請、條件限制一文看
你會用AI嗎?全台逾46%人曾用過生成式AI 這年齡層比例最高
芒果買回家不能直接放冰箱!農業部教1招延長保存期限,久放仍香甜多汁不軟爛
別以為只是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恐釀中風、失智、心肌梗塞
邀在野黨說明國安簡報破局 賴清德:政黨可以競合,但不能零和
電子股領軍!台股不受中東戰火影響收紅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27億
視力模糊、眼前出現黑點別當小事 醫示警:許多眼疾無法逆轉病程
全台預售交易量腰斬!3縣市淪重災區「最慘崩跌99%」下半年是否回溫全看這關鍵
不是林依晨、金城武!台灣誰是零負評藝人?內行紛紛點名「他」:影視歌三棲、私下超親民
批《鏡新聞》北市5藍委罷免民調「一份訪不到300人」 黃揚明揪樣本貓膩:街訪都比這個準
成功獲30張OSSD破除謠言 知名布萊斯學院台加雙聯學生將赴加拿大暑修
美國暫停海外學生簽證面試預約 教育部「隨班附讀」諮詢專線乏人問津
東海EMBA游志豪夫婦長年奉獻社會 捐500萬回饋教育
南投社區總幹事培訓計畫開跑 從AI到獨老關懷全納入
不是美股、黃金和債券!未來5年表現最好的資產,經理人直指是這市場
草屯場關懷退休公教人員座談會人氣旺 許淑華到場祝福
打造良好托育環境草屯鎮土城公辦民營托嬰中心18日揭牌 7月正式營運
彰縣府團隊訪單車之城哥本哈根  王惠美體驗低碳共享交通運具
2025彰化兒童藝術節 I FUN童樂綻放 7/5開幕活動員林演藝廳登場
台中觀旅局結合航空業 多條航線吸引韓國旅客到中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