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是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恐釀中風、失智、心肌梗塞

2025-06-18 16:15
睡覺會打呼可能是嚴重的健康警訊,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引發一系列健康風險。示意圖。(資料照,取自pexels)

你知道「打呼」不只影響別人睡眠問題,更是嚴重的健康警訊?三軍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孟繁俊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疾病,若未及時治療,恐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甚至失智與惡性腫瘤等一系列健康風險。

根據研究,健康睡眠能夠促進記憶、增強免疫力並維持體重平衡。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導致夜間多次呼吸暫停,每次長達10秒甚至更久,使人體反覆處於缺氧狀態Intermittent Hypoxia。孟繁俊提醒:「缺氧會加速腦部濤蛋白Tau protein及乙型類澱粉蛋白β-amyloid沉積而增加失智風險,也會導致胰島素抗性產生,引發或惡化糖尿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分年齡層,尤以肥胖者、頸圍較粗者、中老年人、或有扁桃腺肥大者為高風險族群。最新美國醫學資料顯示,34%的男性和17%的女性有此症狀;女性停經後,由於脂肪分布改變,盛行率與男性幾乎持平。

一名4歲男童因一次感冒後出現明顯打呼聲,被發現有扁桃腺腫大、黑眼圈、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情形。至三總進一步檢查顯示其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高達11,屬重度呼吸中止症。曾至胸腔科、耳鼻喉科、牙科及中醫部睡眠醫學團隊診療,家長不願過早使用呼吸器或接受手術,經評估後使用中藥改善體質後,不僅打呼減輕,連學習與行為表現也明顯改善。

孟繁俊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式依病情輕重可分為:

• 一般性治療:包括減重、側睡、避免酒精與安眠藥等。
• 口腔矯正器(止鼾牙套):針對下顎後縮或舌根阻塞患者。
• 手術治療:適用於扁桃腺肥大、下顎後縮等解剖結構異常患者。
• 持續正壓呼吸器(CPAP):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部分病患順從性較差。
• 負壓睡眠呼吸治療裝置iNAP: 用於無法忍受正壓呼吸器者,效果好且攜帶方便。

• 鼻吐氣呼吸道正壓治療(Nasal EPAP): 用於無法忍受正壓呼吸器者,效果好且攜帶方便,但不適用於鼻塞患者。
• 中醫調理: 用於無法接受上述治療者。
• 藥物治療:如FDA於2024年底核准的GLP-1受體促效劑Zepbound,可藉由減重改善症狀。

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於今年4月完成從內湖至汀州之搬遷事宜,不但提供民眾新的睡眠檢測儀器及環境,更同時擴增了每日的檢查量能,使需要接受完整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SG)之民眾不用再等待好幾個月才能排到此檢查,以利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

孟主任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是『睡不好』,而是關乎全身健康的慢性病,唯有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才能保護我們的心臟、大腦與生命品質。」 (相關報導: 九旬長者也能安心在家洗腎 林口長庚揭腹膜透析好處:自在生活不受限制 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