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50多歲本國籍男性,4月下旬至5月下旬期間分別有貝南、肯亞旅遊史,5月底至6月初發病,6月中就醫經診斷3人均為惡性瘧重症個案,3人仍住院治療中,衛生單位將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強調,前往非洲等瘧疾疫區,行前至少1個月前應至旅遊門診就醫,若醫師有處方瘧疾預防藥物,行前、旅途中及返國後都應依指示準時服藥,不可自行停藥,以避免影響保護效果,或導致瘧原蟲產生抗藥性。
林詠青說明,3人中北部40多歲男子、50多歲男子二人同行赴肯亞自助旅遊,誇張的是,他們自述並不曉得非洲是瘧疾疫區,也不知道需要服用預防藥物,返台後分別於6月初出現頭痛、發燒、全身不適、無力等症狀,也未先就醫;直到6月中旬狀況惡化出現嗜睡等症狀才到院,隨即被收治住院,二人就醫時已經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檢驗確診為惡性瘧併發重症;其中40多歲男子因為血中瘧原蟲數值高,目前仍於加護病房治療,另一人則在一般病房,兩人經藥物治療後已慢慢改善。
林詠青表示,第3例北部的40多歲男性,則是4月底到5月底至貝南共和國出差,行前曾赴旅遊醫學門診購買瘧疾預防藥物,不過因個案目前昏迷,尚不清楚是否有規律服藥。該男子在5月底陸續出現肌肉痠痛、畏寒等症狀,6月初曾兩度至診所就醫,開立症狀緩解藥物;6月中旬數度發燒至急診,6月13日因發燒、腹瀉、嘔吐再至急診時,檢驗瘧疾確診收治加護病房,治療後病況仍嚴重,目前昏迷插管且須洗腎,尚未脫離臉境。 (相關報導: 才呱呱墜地不到一周 2新生兒染腸病毒身亡 疾管署緊急成立應變小組 | 更多文章 )
赴非洲人數攀升 疾管署:應注意預防藥物使用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年國人赴非洲「壯遊」的風氣盛行,且多採自助旅行方式,前往觀賞動物大遷徒等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據據觀光署統計,今年1月前往非洲的國人有100多人,為近3年同期新高;但前往非洲卻忽略瘧疾預防藥物的使用,是非常危險的事。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今年截至6月16日止已累計11例瘧疾境外移入個案,為近19年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分別為肯亞3例、獅子山及索羅門群島各2例,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貝南及中非多國各1例,其中10例為感染惡性瘧,1例感染間日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