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通膨壓力持續低迷 美國5月進口價格持平

2025-06-18 18:15
美國5月物價指數維持穩定。(資料照,取自pixabay)

美國勞工部於6月17日發布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25年5月美國進口價格指數保持持平狀態,為全球供應鏈通膨壓力持續低迷提供了新的實證數據,儘管當前關稅水準上升且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仍然存在。

根據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進口價格指數在5月與4月相比未發生變動,與去年同期相比僅上漲0.2%。進口價格指數是衡量商品在美國邊境、關稅和其他稅費施加前價格水準的重要經濟指標,該指數能夠清楚反映外國供應商對美國採購商的實際收費情況,不包含任何政策導致的價格影響因素。

5月進口燃料價格下跌4.0%

燃料類商品的價格變動對整體進口價格指數產生顯著影響。5月進口燃料價格下跌4.0%,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下降15.7%,這主要受到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下跌趨勢的直接影響。

若將燃料類商品排除在外進行分析,進口價格在5月上升0.3%,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7%。這部分漲幅主要來源於非燃料工業用品、資本財和消費品類別,具體包括醫藥產品和汽車等商品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進口價格指數的統計方法不包含關稅成本,因此所反映的是外國出口商在美國政府施加關稅前的商品收費價格。這意味著該數據無法直接顯示當前貿易政策是否對美國國內通膨水準產生推升效應。然而,數據顯示進口商品價格並未出現廣泛性的通膨跡象,這表明市場此前擔心高關稅政策可能導致消費者對價格變動不敏感或推高通膨預期的顧慮,目前尚未在實際數據中得到印證。

進口商品價格中國下跌,歐盟上升

從具體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價格變動來看,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價格在5月下跌0.2%,過去一年累計下降2.1%。這種價格下跌趨勢可能反映了中國企業為了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並維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而採取的主動降價策略。

來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國的進口價格也出現下降趨勢。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價格在5月均呈現下跌態勢,而來自歐洲聯盟的進口商品價格則出現小幅上漲。

這些進口價格數據與美國國內其他反映通膨趨勢低迷的經濟指標保持一致。2025年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僅上漲0.1%,生產者物價指數的漲幅同樣表現溫和。這些關鍵經濟數據共同描繪出當前美國供應鏈價格環境普遍穩定的整體景象。

貿易專家指出商品價格穩定原因

美國聯準會本周正在召開貨幣政策會議,預計將於6月18日公布最新的基準利率決定。5月的進口價格數據與近期一系列顯示通膨壓力溫和的經濟報告相符,這些數據可能對聯準會評估未來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貨幣政策立場產生重要影響。

勞工部的報告同時顯示,不同商品類別的價格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工業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進口價格變動相對穩定,而最終消費品的價格波動則主要受到特定產品類別如汽車和電子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

國際貿易專家指出,當前進口價格的穩定表現部分反映了全球供應鏈在經歷前幾年的劇烈波動後逐漸回歸正常化狀態。供應鏈瓶頸問題的緩解以及國際運輸成本的下降,都為維持進口商品價格穩定提供了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