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適合的員工?別只知道104、LinkedIn!3招挖掘潛力高、即戰力強的好人才

2025-06-09 18:11
找員工別只知道104、LinkedIn!3招挖掘潛力高、即戰力強的好人才。(示意圖/取自pexels)
目錄

人才的招募一定是不可以停下來的,尤其是在高速成長的公司,明年要用的人力,今年的招募管道就要先打開,而那些重要的招募管道更是要有好口碑,很早就要開始經營,同時,除了多元的招募管道外,同事的引薦真的更快,而且大部分的同事都想找神隊友來一起工作,沒有人想被豬隊友拖累,所以該找誰,有時同事都比H R還要嚴謹。身為主管的你,如果把招募這件事丟給HR,自己不想想辦法,那麼萬年開缺都找不到人是很正常的,請花點時間替組織的優秀人力徵才想想辦法吧。

某次,一個學習型組織「商業思維學院」找我去演講,碰巧當時的公司需要一些有商業思維的新事業部主管,於是雙方激盪出一個新合作,在該組織學員繳交作業時,讓公司人事部門也參與其中、觀察是否有合適的人才,再由H R主動邀請面試。

最後這個有創意的活動,不僅為新事業部門收到數十份企畫書、帶來許多生意上的新點子,更重要的是,成功錄取上任的學員,後來也在進公司後有很不錯的表現,讓這個學習型組織的學員們,有了一個很好的模範。

相較於傳統徵才方式,把職缺丟給H R,慢慢等待收履歷,層層面試––不見得能找到具有自學能力以及成長心態的員工,在學習型組織找人才,或許是個更有效率的管道。

想找有即戰力、潛力的人才,根據我的經驗,這些辦法比起在 LinkedIn 或人力網站撈海量履歷更來得精準有效:

1. 在學習型組織找人:瞄準有成長心態、自學能力的人才

一如前面提到的,坊間有許多不同主題與學習目標的學習型組織,例如有關注產品經理(P M)、社群小編職能的社團或讀書會,這些非以培養人脈為主的社團,在精益求精的共同學習目標上,能待上一陣子,也有學習成果,對於人才的未來潛力來說,是有一定識別度的。

另外也想特別提到一點,以往那種希望同仁可以一直加班,沒有個人生活,全心全時都投入工作的主管,要改變思維,因為單靠員工現有的技能與過往的經驗,是無法面對未來快速變化的環境的。員工要是沒有競爭力,也意味著公司的競爭力下降,而優秀人才更不會加入這樣的企業。

應該要經營出一個學習型組織、鼓勵自學的風氣,幫助員工的能力與時俱進,能主動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如果員工準時下班是要去參與學習型組織、上網路課程、參加讀書會等等,應該是要鼓勵的,他正在確保公司未來的人才競爭力。

2. 從合作夥伴找人:鎖定有即戰力的戰將與幫手

優秀人才庫的建立很重要,可以多多接觸主要合作的夥伴,不管是供應商、媒體合作夥伴或是行銷推廣通路等等,只要有具體成績的人才,都可以藉由各種交流的場景或邀約,來建立彼此的關係,例如看到銷售或行銷的成績有突破,就可以舉辦慶功、交流等活動,藉此了解彼此更多。

我就曾經因為這樣的緣分,在對方想要換工作時,即時提出邀請,最後攔截到好人才,這樣的人才都是可以立刻發揮的即戰力,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重要的合作夥伴,盡可能不要主動挖角,以免影響良好的夥伴關係,即便是知道對方已經要離職的情況下,也要禮貌上親自拜訪對方的主管,表達自己未來會更加支持彼此合作的關係,以免因為人才而造成誤解。

3. 員工介紹:找尋適應團隊文化、管理制度的夥伴

若要找到符合公司文化、價值觀,同時能適應公司各種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的新夥伴,請同事推薦人才是很好的方法,比委託 head hunter(獵人頭)還快速有效。我就曾經在團隊的快速成長期,請同事推薦新人,後來證明,不管在文化適應力或團隊合作上,都能夠展現超乎預期的表現。

既然都要給 head hunter 獎金,不如也給員工推薦人才獎金吧!

作者簡介|黃昭瑛(Yuki)

商業周刊、經理人月刊數位專欄作者

過往曾帶領團隊營收超過數十億元。曾透過兩張草稿,帶領團隊執行公司廣告銷售案,為新頻道創造上億業績(營收提升1000%)。曾在九個月內讓台灣Kipling業績成長榮登亞洲區之首,並成為Timberland台灣區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柔韌管理學》​(原標題:靠獵人頭、人力銀行,不如靠自己!聰明攔截好人才的三個管道 (相關報導: 面試被問「前份工作薪水多少?」人力銀行教1招!免揭露底牌,還能談到更高薪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