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泌尿道感染!超過6成人有「洗澡尿尿」習慣,醫示警嚴重後果

2025-06-09 15:59
許多民眾為了省時省水,習慣在淋浴時順便排尿,但泌尿科醫師提醒,這項行為可能對泌尿系統造成長期影響,甚至導致尿失禁及腎臟健康受損。(示意圖/shutterstock)
目錄

許多民眾為了省時省水,習慣在淋浴時順便排尿,但泌尿科醫師提醒,這項行為可能對泌尿系統造成長期影響,甚至導致尿失禁及腎臟健康受損,特別是女性族群更應提高警覺。

美國泌尿科專家厄文醫師(Dr. Teresa Irwin)日前在TikTok發佈影片指出,洗澡時排尿這種習慣若長期持續,可能會讓大腦產生「水聲=該尿尿」的錯誤條件反射。(圖/翻攝自IG/thevaginacologist)
美國泌尿科專家厄文醫師(Dr. Teresa Irwin)日前在TikTok發佈影片指出,洗澡時排尿這種習慣若長期持續,可能會讓大腦產生「水聲=該尿尿」的錯誤條件反射。(圖/翻攝自IG/thevaginacologist)

美國泌尿科專家厄文醫師(Dr. Teresa Irwin)日前在TikTok發佈影片指出,有超過六成受訪者坦承曾在洗澡時排尿,然而這種習慣若長期持續,可能會讓大腦產生「水聲=該尿尿」的錯誤條件反射。她以知名的「巴夫洛夫的狗實驗」作比喻,說明大腦如何將外在聲音與生理反應建立連結,進而觸發非自主的行為反應。

水聲觸發尿意?習慣恐誘發尿失禁

厄文醫師表示,當大腦反覆接收到「水聲」與「排尿」同時出現的訊號,就會漸漸將這兩者連結,導致未來只要聽到流水聲,就可能產生強烈尿意,甚至出現控制不住的情況。這種神經系統錯誤聯結長期下來,最終可能發展為尿失禁,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男女構造差異 增加感染與腎損風險

除了神經反射的問題,厄文醫師也指出,女性因缺乏攝護腺這類支撐膀胱的結構,無法如男性般自然站立排尿,導致骨盆底肌肉無法完全放鬆,使得尿液無法徹底排空。這種「尿液滯留」的現象,將大幅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腎臟損傷

她進一步建議,不論男女都應將排尿限定在馬桶上完成,避免在非如廁情境中排尿,才能維持健康的排尿控制機制,降低泌尿系統問題發生的風險。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