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大限」前農地工廠合法難達成,縣市國土計畫的「敏感部分」最近被悄悄拿掉了…

2019-01-23 08:20

? 人氣

全台6萬家農地工廠,2020年面臨《工廠管理輔導法》與《國土計畫法》「109大限」雙重夾擊,行政院方面目前準備透過「特殊執照」為廠商解套,不過,各縣市國土計畫,如何處理農地工廠問題,中央與地方迄今仍在角力。示意圖。(資料照,彰化縣環保聯盟提供)

全台6萬家農地工廠,2020年面臨《工廠管理輔導法》與《國土計畫法》「109大限」雙重夾擊,行政院方面目前準備透過「特殊執照」為廠商解套,不過,各縣市國土計畫,如何處理農地工廠問題,中央與地方迄今仍在角力。示意圖。(資料照,彰化縣環保聯盟提供)

全台6萬家農地工廠,2020年面臨《工廠管理輔導法》與《國土計畫法》「109大限」雙重夾擊,行政院方面目前準備透過「特殊執照」為廠商解套,不過,各縣市國土計畫,如何處理農地工廠問題,中央與地方迄今仍在角力。內政部日前預告《國土計畫法施行細則》,相較於民進黨執政初期公布的版本,內政部悄悄地把各縣市呈報「成長管理計畫」,拿掉了「社會公平正義改善方案」,宗教建築、農地工廠合法化,所涉及的國土保育費與回饋金,在2020年縣市國土計畫,被巧妙地排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拿掉的「社會公平正義改善方案」是什麼?

《國土計畫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等「國土三法」,是馬政府執政末年所通過法令,「國土三法」的通過,某種程度上係台灣社會土地正義議題發酵,對政府過度向經濟發展傾斜的導正措施,由於公民社會對於民進黨重返執政有很高的期待,內政部在2016年520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的1個月內,就提出了《國土計畫法施行細則》。

當時的《國土計畫法施行細則》爭議頗高,明訂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在國土計畫中,訂定「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與「成長管理策略」,其中,「成長管理策略」除了要包括「城鄉發展優先順序」之外,還要提供土地再利用、公共設施區位及改善方案,另外,針對境內違法使用之宗教建築與未登工廠,內政部方面也要求,各縣市必須訂定「經濟發展機會及社會公平正義改善方案」。

根據前內政部長葉俊榮當時受訪內容,葉俊榮表示,政府考量全國未登記工廠數量甚多,為積極處理這項問題,所以國土計畫納入了一項新的機制,未登記工廠經過縣市政府評估後,屬於工業與地方產業鏈相關者劃設為「城鄉發展地區」,並依法提出開發利用申請,除違規在先的範圍應依法處理外,「並且繳納開發影響費、國土保育費及回饋金,以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葉俊榮卸任內政部長後,一刻不得閒地赴任教育部。(柯承惠攝)
根據前內政部長葉俊榮當時受訪內容,葉俊榮表示,政府考量全國未登記工廠數量甚多,為積極處理這項問題,所以國土計畫納入了一項新的機制。(資料照,新新聞柯承惠攝)

不過,這項「社會公平正義改善方案」規定,在最近悄悄地被拿掉了!

據了解,內政部方面,把未登工廠最敏感的回饋金部分拿掉,主要係肇因於各縣市政府,對於境內上千家未登工廠,迄今仍無法提出解決方案,導致縣市國土計畫審查陷入膠著。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排定第一波審查的六都直轄市,目前僅台北與新北市就境內未登工廠部分,完成使用分區的檢討,其餘四都都還在「掙扎」當中。

特農紛紛轉一農,仍有農委會「總量管制」關卡

據了解,目前經濟部針對全台未登工廠,已經劃設了186個「特定地區」,總面積546公頃,位在都市計畫區的有32區、特農區有55區、一般農業區有96區、山坡地保育區有3區。其中,位在特農區的農地工廠,必須先調整為「一般農業區」以後,才能在明年的縣市國土計畫中重新檢討,化為「城鄉發展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