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明是汽車大國,為何在電動車被中國、美國遠遠甩開?專家:被以前成功困住

2022-06-24 10:40

? 人氣

豐田汽車近年全力向電動車轉型。圖為公司社長豐田章男。(美聯社)

豐田汽車近年全力向電動車轉型。圖為公司社長豐田章男。(美聯社)

為了實現脫碳社會,全球都在加速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汽車產業迎來了關鍵時刻。目前,以內燃發動機為基礎的燃油汽車銷售在世界市場仍然保持良好趨勢,日本國內汽車廠商仍能保持盈利。但今後,隨著歐美和中國等進一步推進脫碳政策和保護主義,日本廠商有可能迅速喪失競爭力。因此,日本政府和產業界需要團結一致,儘快規劃日本國內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之路。

電動汽車全球銷量 短短兩年內成長了3倍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迅速擴大,對日本汽車產業形成了巨大衝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際能源機構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約660萬輛,為2019年的3倍(全球市場佔有率8.6%),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成長趨勢迅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資料,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合計)的銷量2021年突破了350萬輛關口,2022年預計將達到500萬輛,相當於日本汽車的年度銷量。在這種向電動汽車轉型的迅猛勢頭影響下,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也在去年底宣佈了該公司目標——到2030年將豐田旗下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提升至350萬輛。(延伸閱讀:電動車類股大跌30%!專家:2000年網路泡沫再現,活下來的將是最大贏家)

不過,美國的特斯拉公司過去10年在自研晶片和車載電池上巨額投資,到2022年已擁有位於美國(加州、德州)、中國(上海)、德國(柏林近郊)的4個生產基地,形成年產100多萬輛的電動汽車量產體制。中國的比亞迪汽車公司2021年賣出了59萬輛新能源汽車。德國的福斯汽車公司受特斯拉快速崛起的刺激,以德國和中國市場為重點正式形成電動汽車量產體制。與它們相比,長期以來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的日本汽車產業,包括在構建完善日本國內的電動汽車零件供應鏈等方面,不得不說是步伐落後了。

本文將重點考察上述背景和日本汽車產業面臨的課題。

歐美和中國的電動汽車產能猛增的背景

21世紀20年代初電動汽車生產迅速擴大,其原因在中美歐各不相同。

首先,在美國,特斯拉擴大產能毫無疑問功不可沒。能力超強的企業家、來自南非的移民伊隆·馬斯克提出了「構建永續能源系統」的設想,包括構建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的供應體系,並於2012年推出了量產型電動汽車——特斯拉Model S。在此後的10年時間裡,先後發佈了4款車型(S、X、3、Y),成長為與美國三大高端汽車品牌——戴姆勒、BMW、LEXUS並駕齊驅的品牌。它從加州為電動汽車在美國的普及點燃一把大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