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是如何消磨掉醫生的熱情?婦產科醫師道出自身經驗,句句是辛酸血淚

2018-01-02 16:25

? 人氣

剛享受完與家人的難得假期,正精力充沛地準備迎接每日的醫療事務。院方在門診前拿來了一份衛生局公文,內容是一位數月前生產的產婦向衛生局申請了醫療爭議調處,衛生局來函調閱病歷並協調醫病雙方的會談時間。一瞬間,愉快的心情墜入了無底深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與前輩醫師們聚餐時,身為產科醫師所不可避免的醫療訴訟,總是席間不可或缺的話題。彷彿是一場團體治療般的儀式,抑或是無奈的苦中作樂,長輩們娓娓道來糾紛的緣由,並耳提面命日常執業的注意事項。身為後生晚輩,我總是戒慎恐懼的記下一切,並希望這一切永遠都是備而不用。不過,這一天也終究到來。

幸運的是,我碰到的是一位理性平和的病患。不幸遇到醫療併發症的她,對於併發症的發生原因、診斷上是否延誤、以及後續能否完全痊癒有著滿腹的疑問與苦水。為了不造成醫病雙方的傷害與對立,她選擇先採取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處管道,而不是直接訴諸訴訟。也讓這次醫療爭議的初體驗不那麼辛辣強烈。

仔細閱讀患者的陳情書後,對內容所陳述的心路歷程與身體不適也能感同身受。由於事發時間已是兩三個月前,為了避免記憶有所出入,便參考了病歷記載與護理紀錄,以便協調會時對陳情書中有所誤會的癥結進行說明。另外,受限於住院巡房與門診診治的時間有限,關於併發症的說明也許未臻完美。因此,也備妥了相關的中文醫學文獻以便協調會時供主持委員與醫病雙方參考,以免到時候陷入口說無憑的窘境。最後,與院內資深醫師討論事件的始末,一方面審視過程中有無未來可供改進之處,另一方面也希望協調會時能鉅細靡遺的敘述事發經過。然而,在備妥了協調會所需的資料與相關準備工作後,以為萬事俱備的同時。這次的事件才正開始發酵。

比起繁瑣的書面程序與資料蒐集,在收到公文與協調會召開的一個月間,對自我能力的質疑與疑惑,才是這段期間內心最折磨人的煎熬。一向有著十足把握的常規手術,會因為心中的陰霾讓處置陷入猶豫不決。

雖然自詡對病患的照顧無微不至,但是併發症的疑慮卻依然揮之不去。即使臨床診斷與處置流程上沒有延誤病情,但是患者是不是依然難逃疾病的折磨。

這些負面的情緒困擾了我許久,也連帶地消磨了幾許面對孕產婦的熱情。所幸,與醫療同業間就事發過程的討論,確立了手術過程與併發症的處理沒有瑕疵,讓自己可以面對自我能力的質疑,重拾臨床處置的信心。而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段時間,雖然其他患者不知道我正經歷著什麼,但是來自她們的鼓勵與感謝讓我停止了鑽牛角尖,慢慢振作起來,也重新加溫了我對醫療工作的熱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