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館長懸缺近半年 中研院台史所副所長張隆志接任

2021-03-22 11:05
文化部今日宣布,借調中研院台史所副副所長張隆志接任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並預計於4月1日就任。(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今日宣布,借調中研院台史所副副所長張隆志接任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並預計於4月1日就任。(文化部提供)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懸缺將近半年,日前引起文化界及多名立委關注,文化部今日宣布,借調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副所長張隆志接任,並預計於4月1日就任。

文化部說明,張隆志學歷為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合聘副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副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台灣漢學講座、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台灣研究講座,專長領域為台灣社會文化史、族群關係史、比較殖民史、台灣史學史及公共歷史學等。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台史博組織法草案,原為四級機關的台史博,可望升格為三級機關。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組織法草案已送立法院審議,台史博升格是台灣史學界重要時刻,也代表國家將以更多的資源支持台史博,擴充其研究、典藏及教育能量。 (相關報導: 念完4年薪水沒變多、「金飯碗」太難念 這3類科系大學生最容易休退學 更多文章

李永得表示,相信張隆志能發揮其專長,將研究轉化為動人故事,帶領台史博以「世界中的台灣」為定位,讓大眾更加認識自己的國家歷史,更讓台灣的歷史價值躍上世界舞台,並成為台灣與國際對話的重要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高溫泡茶每年最高產生4.6噸塑膠微粒!醫師曝3種塑膠料影響人體的方式,最嚴重還可能罹癌
新北全台第一針頭銜因「關鍵20分鐘」被蘇貞昌搶去? 侯友宜回應了
「大春煉皂」跨界合作 承先啟後煉製質感品牌
單月獲利比整季多1倍!陽明、長榮又飆9%,法人:今年護國艦隊EPS可望衝15元
華爾街日報》德州寒流竟導致塑膠供需失衡6個月?多重困局重創全球製造業供應鏈
2021年最大小行星近距離接觸 下次最接近地球要等31年
改名鮭魚「很差勁」,老闆開除沒問題?律師揭「殘酷真相」
定期險老了保費越繳越多,終身險先苦後甘更划算?揭業務不會跟你說的一個重要關鍵
「台積電跌下來就是買點!」零股股東不怕貼息,人數突破94萬戶,續創新高
藍委成立疫苗調閱小組  陳時中:除滿足好奇心,對防疫有何幫助?
AZ疫苗今正式開打 蘇貞昌挨全台第一針「沒有任何不舒服!」
小資族如何靠死薪水存到第一桶金?專家教你3步驟無痛理財,照做就能邁向財富自由
台北、台中、高雄,哪裡最適合定居?他北中南全住過一輪,道出最真實答案
中資公司赴台灣搶奪人才!學者:這是國家支持的系統性挖角
廣用醫病共享決策 提升醫病信任度
「美國承受不住跟中國全面對抗!」林郁方預測這事發生「表示要破局」
台積電為何只配息不配股?專家解密企業發錢原來有這種好處
世界雙胞胎數量創新高!專家剖析兩個關鍵原因
藻礁公投重傷綠營?蘇揆難「徹底扛下」 學者:恐波及2儲君
何欣純聲量暴衝成2022大黑馬?王世堅斷言:台中光復有望
智慧路燈超前部署為何喊卡?原來北市在等這件事
「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警惕中國!美國與印度關係揭開歷史新篇
北市智慧路燈計畫胎死腹中?綠議員爆當年要全換 5G上路卻沒編預算
Fed高「鴿」一曲,卻仍阻止不了科技股跌勢…這次利率決策,透露哪些訊息?
全球最大虛幣交易所被美國調查,會影響投資人權益嗎?
風評:翁啓惠的堅持VS.監察院的轉彎
孫慶餘專欄:當世界面對「中國世紀」挑戰!
黃士修觀點:民進黨別怕,建請立院提核四公投對案
陳朝平觀點:台灣躋身數位發展明星區,大陸還在突破區,係金ㄟ?
紀雲曜觀點:大林蒲遷村與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之關係釐清
觀點投書:核電,是看穿政治的最佳照妖鏡
觀點投書:擾民嚇民的洗錢防制法 
點教育》能自在的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並非必然
觀點投書:90後的我們,何時能見「居住正義」的藍天?
觀點投書:有房有資格,沒房恐失格─荒謬的入學登記制度
觀點投書:美國友人莫忘忠義救國軍—不可置信的救援行動
觀點投書:統派無需提出方法論,只需要求政客做一件事
陳國棟專文:季風吹拂下的海洋東南亞
妖邪女子的傳說,一個綜合性文化表徵:《毒藥貓理論》選摘(2)
天天供新北近150萬噸水 北水處:再支援4個月都沒問題
北市新冠疫苗首波5萬人要打 黃珊珊:專責病房分4批輪打防副作用
翁啟惠彈劾案一案三查大逆轉 馬英九:嚴重傷害監院公信力
美顏保健品藏內幕?配方達人籲小心踩雷
兩岸統獨難題有解?呂秀蓮拋新概念取代一個中國
台灣將成美中衝突引爆點?連勝文示警:政府要特別小心
冬季漫長、食物乏味......憂鬱芬蘭蟬聯「全世界最快樂國家」榜首的秘密
阿拉斯加會談》楊潔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成爆紅金句 中國商家出周邊商品大發「愛國財」
去年全球航空業大虧近9兆 謝金河:華航很可能是極少數沒賠錢公司
美中阿拉斯加交鋒誰佔上風?美國如何繼續當好世界領袖?德語媒體這麼看
立院明審重點領域產學條例 高教工會:大學「研究學院」淪企業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