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透過基因遺傳,比一般人罹病風險高15倍!2個科學研究,道出令人震驚的心理秘密

2021-02-01 12:30
思覺失調症會遺傳嗎?專家發現血緣越近,罹患風險越高,但也有例外......(圖/取自 PTS 台灣公共電視 @youtube)
思覺失調症會遺傳嗎?專家發現血緣越近,罹患風險越高,但也有例外......(圖/取自 PTS 台灣公共電視 @youtube)

從1900年代前半段在歐洲的許多家族研究,我們知道思覺失調症會在家族內流傳。這些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父母親和兄弟姊妹的罹病風險介於4%至14%,平均比一般人口的罹病風險高十倍。至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孩子,罹病風險是12%,將近一般人口的罹病風險的十五倍。若雙親都有思覺失調症,風險拉高到大約40%。至於叔伯舅姑阿姨、姪兒甥兒和孫子、以及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手足的罹病風險,大略是一般人口的三倍。這個風險遠低於直系親屬的風險。整體來說,這些開創性的研究顯示,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血緣關係愈近,罹病風險愈高。

採用更嚴謹的研究方法以及可靠的思覺失調症定義所進行的當代研究也指出,這個疾病會在家族裡流傳。但是這些研究也發現,風險值比先前的研究結果稍低。舉例來說,來自愛荷華的一項大型家族研究裡,莊明哲博士及其團隊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手足的罹病風險大約是3%這個風險程度是沒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的親屬的五倍。當代其他研究也顯示相似的結果。這些估計值的差異,診斷的實務似乎扮演重大角色。早年的歐洲研究通常對這個疾病採取相當寬廣的定義,而當代研究採用的是為了研究而發展出來、以嚴謹標準為根據的診斷。確實,當代研究者注意到,如果把非典型的案例也納入思覺失調症的定義,那麼親人罹病風險的數值跟早年的歐洲研究所得到的數值差不多。換句話說,有思覺失調症家族史的人的罹病風險程度,端看我們對這個疾病的定義有多寬廣,或者說,我們是否把非典型的案例納入這個疾病光譜內。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血緣關係愈近,罹病風險愈高。(圖/心靈工坊提供)
研究指出: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血緣關係愈近,罹病風險愈高。(圖/心靈工坊提供)

儘管這些家庭型態透露出思覺失調症帶有遺傳的成分,但這些型態也可以用家庭內共同的環境因素來解釋。因此,有些在家庭內流傳的特質是基因決定的,譬如瞳孔的顏色,但其他的特質,譬如口語,則是學來的,跟基因無關。要把遺傳和環境因素區分開來,我們需要從雙胞胎和收養研究取得資料。

雙胞胎研究

雙胞胎有兩種: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來自同一個受精卵,因此他們有一模一樣的基因組合。異卵雙胞胎來自兩個不同的受精卵,因此平均只有一半的基因是相同的;他們其實跟一般的兄弟姐妹沒有不同,只不過是在同一時間受孕。若一對雙胞胎的兩人都有思覺失調症,我們稱之為共患型(concordant)思覺失調症;如果一人罹病另一人沒有,則稱為非共患型(discordant)

如果思覺失調症全是基因造成的,同卵雙胞胎的共患率是百分之百異卵雙胞胎的共患率是50%。然而,即使這個疾病僅有部分是基因造成的(部分是環境使然),兩種類型的雙胞胎出現不同的共患率耐人尋思。舉例來說,如果同卵雙胞胎的思覺失調症共患率遠高於異卵雙胞胎的共患率,這指出了基因在罹病方面起碼扮演了些許角色。反過來說,假使思覺失調症完全是環境造成的,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共患率就不該有差別,因為這兩種類型的雙胞胎有相同的環境 (相關報導: 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有多重人格嗎?會不會影響智力?醫師破思覺失調症8大常見迷思 更多文章

把世界各地的雙胞胎研究結果彙整起來,我們看到同卵雙胞胎的共患率大約是53%,異卵雙胞胎的共患率是15%。這項發現顯示,思覺失調症肯定帶有遺傳的成分;事實上,雙胞胎研究的統合分析估計,思覺失調症的罹病風險有81%是基因決定的同卵雙胞胎的共患率並非百分之百這個事實指出,這不純粹是遺傳疾病,環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雙胞胎研究的結果再清楚不過,但是有人對這類研究提出批判,認為雙胞胎的成長過程可能產生自我認同的混淆,尤其是在同卵雙胞胎身上,因為其中一人很容易被誤認為另一人。然而,假如自我認同的混淆會導致同卵雙胞胎的思覺失調症共患率更高,那麼我們會料想,同卵雙胞胎的罹病風險應該高於一般人口的罹病風險。由於我們尚未觀察到同卵雙胞胎有更高的罹病風險,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自我認同的混淆不會導致雙胞胎罹患思覺失調症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生肖屬牛快揪團!樂子牛年新春套餐 限量牛頰、海陸老饕搶嚐鮮
中國話.中國化》東北朝鮮族「最聽話」仍被強推漢語教學 《經濟學人》:少數民族語言消逝中
「普京就是賊,我們正在變回蘇聯!」俄羅斯八十五個城市串連反政府示威,全國超過五千人被捕
彰化面臨廢棄物浩劫!民團提「4點訴求」:應成立專案處理
曾遭質疑蒐集美國民眾DNA,路透社踢爆中國生技公司「華大基因」與解放軍關係深厚
從日內瓦到武漢,花了整整一年!世衛專家終於進入華南海鮮市場調查,參觀過程還是不公開
《Overcooked煮過頭》神還原!營多麵真人挑戰版 網評:笑到併軌
高雄防疫一條心 交通局落實公共運輸防疫工作
台灣科技優勢吸引國際創投「500 Startups」目光 軟硬體整合商機可期
環保局加速改善空氣品質 高雄PM2.5濃度減少展成效
新年換新車,小心落入優惠陷阱!揭車商不說的2個年終促銷真相,才沒有比較便宜
高雄大社「保安學堂」在地樂活開學 申辦敬老卡免費搭公車
韓國瑜的「最後殺招」?趙少康重返國民黨 韓勸進過程曝光
不情願的流亡!英國移民潮蠢蠢欲動,開埠百餘年來港人「出走」為哪樁
每天喝5罐可樂、少吃蔬菜…公開巴菲特、川普維持年輕的秘訣,專家:用在一般人身上絕對完蛋
傳10萬劑新冠疫苗4日來台?陳時中急召記者會「鄭重否認」
台灣為何拿不到疫苗?連勝文爆批:傳某綠委大發國難財
華爾街日報》當前美股是非理性繁榮嗎?千禧年網路泡沫是否可能再度重演
勞保各項給付5年申請期限別錯過!只有這一項,年紀到了馬上就可領
罷捷水準?車隊竟稱黃捷「婊子」 綠委痛批:文明程度無法苟同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翁山蘇姬、總統溫敏遭逮捕拘禁,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奪權
「台積電太強,美國很焦慮!」日經:當年把生產丟來亞洲,現在又拼命請人去設廠
中國擬推「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陽剛教育挨批,官媒出面解釋,中國網友仍不買單!
疫苗民族主義助燃中印外交戰
戴資穎復仇成功!世界球后靠著耐心冷靜,擊敗西班牙馬林奪下冠軍寶座
大學生搭高鐵要注意!3/22起學生證沒蓋章,就要在學證明正本才能享優惠!
巴西病患驚傳同時感染2種變種病毒!專家憂:恐加速突變
兆豐銀任由新光一號付2筆管理費
你會變笨都是公司害的!鬼打牆、互相扯後腿...前IBM技術總監:團隊合作完全扼殺聰明人才
海軍「藍色小精靈」落艦畫面曝光 國軍最小直升機老當益壯
轉職必勝班》轉職前切記三步驟 包你快速找到好工作
轉職必勝班》跳槽前最怕這一關!公司主管不放人到底該怎辦?
人力不足、地處偏遠!24醫涉賄弊案曾重創形象 部立醫院營運難題何解?
近4成新冠患者他們收!從「台灣的山海關」一探部立醫院的「不能說不」
台積買在600慌了!股價猛洩「新手快撐不住」 內行這招神解
工業大國為何依賴台灣車用晶片?他分析:德國這樣東西很貴
疫苗難產「怪台說」莫名其妙?沈富雄揭「背後真意」狠譏陳時中
風評:拜登的「買美國貨」無助於恢復「當老大」
黃維幸觀點:拜登會出賣台灣嗎?
黃奎博觀點:認為美國「抗中友臺」太自嗨
石之瑜觀點:拔掉美國發動兩岸軍事衝突的引信
孫慶餘專欄:台灣要小心「自作孽不可活」!
劉性仁觀點: 改國徽廢國旗,改變美中台現狀的變數就在台灣
李忠謙專欄》「史詩級大軋空」的舞台搭建者,網路券商羅賓漢創辦人—特涅夫
觀點投書:這位總統與這位先生
觀點投書:罷免黃捷,是國民黨無法迴避的戰役
點教育》科技部改回國科會,那…文化部呢?
觀點投書:中國「海警法」震驚各國!未來恐導致區域緊張?
觀點投書:談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資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