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願的流亡!英國移民潮蠢蠢欲動,開埠百餘年來港人「出走」為哪樁

2021-02-01 11:40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2019年6月30日,中國針對香港頒布《香港國安法》,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台灣先後宣佈面向香港居民提供特殊移民簽證渠道,或放寬既有簽證政策。其中,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簽證)從2021年1月31日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的BNO港人達290萬,連同家眷達520萬人。

英國內政部1月29日正式公布BNO簽證申請詳情時指出,預測第一年將有至少12.3萬名BNO申請循此路赴英,五年內將有至少25.8萬人,最多32.24萬人申請。

據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向BBC中文提供之數據,1985至1997年間,香港共有57.6萬人移居外地。要是申請BNO簽證人數符合英國預測,且全數獲批,則光是循BNO簽證路線移民英國人數,就相當於後過渡期移民潮的一半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20年10月份發佈年度宜居城市評分調查顯示,43.9%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比2019年增加1.6個百分點。研究所指出,經過統計檢定,這不算有顯著差異。但把2019年9月的結果42.3%與2018年12月的結果比較,差距就達到8.3個百分點——這恰恰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反送中)示威前後的差異。

自去年7月英國政府公布BNO簽證政策之後,在北京警告反制,香港建制派呼籲「清理異心者」的氛圍下,移民中介紛紛透露生意增加,外資銀行也開始預測有多少資金會被帶走。「移民潮」似乎要從紙上談兵變成現實。

然而,「香港是個移民社會」、「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諸如此類的描述不勝枚舉,已經無法追尋個所謂「引文出處」。在香港建城180年之際,「移民潮」一說再次引起熱烈議論,也許只是歷史再次重覆上演。

圖表:香港人口淨遷移變化(1961 - 2020)——用以反映人口遷徙變化之全年遷入人數與遷出人數之相差值

國共內戰之後—北面的人下來了,這裏的人坐船走了

1841年1月26日,以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與北愛爾蘭軍官璞鼎查(Henry Pottinger;港譯砵甸乍)為首的皇家海軍部隊登陸今天的上環水坑口街正式佔領,是為「香港開埠」。從那天起,中外人員經由此地往來世界,除二次大戰與近期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外,長期絡繹不絶。

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之前,英界與華界居民可自由通過邊界,香港居民移居海外,基本上只是整個華南沿海移民潮的一部分。1925年省港大罷工、1930年代二戰日軍侵華初期從北方逃進香港的難民,和後來1942年日佔香港時期的強迫歸鄉政策,可說是香港首100年期間最有名的大規模移民事件。 (相關報導: 孔傑榮專欄:遭施壓效仿中國法院,香港法院還能抵抗多久? 更多文章

中國大陸難民在香港羅湖火車站關卡樓排隊辦理入境手續(9/11/1949)
1949年11月,香港邊境羅湖火車站,來自大陸的難民排隊等候辦理入境手續。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政府在一輪外交周旋之後沒有趁機收回香港,英國殖民政府恢復運作。從國共內戰再起,1949年中共建政,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間,香港最為人所知的移民潮,主要是中國大陸居民南下的歷次「逃港潮」。但同樣在這40年間,一些新界原居民開始離鄉別井,到英國等地定居,甚至在不同地方建立「小香港」。一個人數不那麼顯眼,但有相當影響力的移民潮在持續進行著。

更多文章
台灣科技優勢吸引國際創投「500 Startups」目光 軟硬體整合商機可期
環保局加速改善空氣品質 高雄PM2.5濃度減少展成效
新年換新車,小心落入優惠陷阱!揭車商不說的2個年終促銷真相,才沒有比較便宜
高雄大社「保安學堂」在地樂活開學 申辦敬老卡免費搭公車
韓國瑜的「最後殺招」?趙少康重返國民黨 韓勸進過程曝光
傳10萬劑新冠疫苗4日來台?陳時中急召記者會「鄭重否認」
台灣為何拿不到疫苗?連勝文爆批:傳某綠委大發國難財
華爾街日報》當前美股是非理性繁榮嗎?千禧年網路泡沫是否可能再度重演
勞保各項給付5年申請期限別錯過!只有這一項,年紀到了馬上就可領
罷捷水準?車隊竟稱黃捷「婊子」 綠委痛批:文明程度無法苟同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翁山蘇姬、總統溫敏遭逮捕拘禁,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奪權
「台積電太強,美國很焦慮!」日經:當年把生產丟來亞洲,現在又拼命請人去設廠
中國擬推「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陽剛教育挨批,官媒出面解釋,中國網友仍不買單!
疫苗民族主義助燃中印外交戰
戴資穎復仇成功!世界球后靠著耐心冷靜,擊敗西班牙馬林奪下冠軍寶座
大學生搭高鐵要注意!3/22起學生證沒蓋章,就要在學證明正本才能享優惠!
巴西病患驚傳同時感染2種變種病毒!專家憂:恐加速突變
兆豐銀任由新光一號付2筆管理費
你會變笨都是公司害的!鬼打牆、互相扯後腿...前IBM技術總監:團隊合作完全扼殺聰明人才
海軍「藍色小精靈」落艦畫面曝光 國軍最小直升機老當益壯
轉職必勝班》轉職前切記三步驟 包你快速找到好工作
轉職必勝班》跳槽前最怕這一關!公司主管不放人到底該怎辦?
人力不足、地處偏遠!24醫涉賄弊案曾重創形象 部立醫院營運難題何解?
近4成新冠患者他們收!從「台灣的山海關」一探部立醫院的「不能說不」
台積買在600慌了!股價猛洩「新手快撐不住」 內行這招神解
工業大國為何依賴台灣車用晶片?他分析:德國這樣東西很貴
疫苗難產「怪台說」莫名其妙?沈富雄揭「背後真意」狠譏陳時中
風評:拜登的「買美國貨」無助於恢復「當老大」
黃維幸觀點:拜登會出賣台灣嗎?
黃奎博觀點:認為美國「抗中友臺」太自嗨
石之瑜觀點:拔掉美國發動兩岸軍事衝突的引信
孫慶餘專欄:台灣要小心「自作孽不可活」!
劉性仁觀點: 改國徽廢國旗,改變美中台現狀的變數就在台灣
李忠謙專欄》「史詩級大軋空」的舞台搭建者,網路券商羅賓漢創辦人—特涅夫
觀點投書:這位總統與這位先生
觀點投書:罷免黃捷,是國民黨無法迴避的戰役
點教育》科技部改回國科會,那…文化部呢?
觀點投書:中國「海警法」震驚各國!未來恐導致區域緊張?
觀點投書:談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資興起
觀點投書:從古今中外名人的叮囑,論慎選合作夥伴的重要性
朱嘉漢專文:魔鬼的耳語─有時是神啟,有時是人心算計
幸福求職所》求職、衝事業運必拜神廟總整理,神明加持讓你職場順心
議員攜手基金會頒獎助學金予大文山地區清寒學子
幸福企業》這家公司邊上班還能邊吸貓!療癒系福利紓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幸福企業》網稱求職第一首選!知名外商大量招募新血,薪資福利讓人好羨慕
不提早下訂新冠疫苗是要保護台廠?陳文茜轟他「沒資格打國外疫苗」
副總統的男性另一半都這樣稱呼!美國《韋氏字典》正式收錄「第二先生」詞彙
致死率高達75%、目前無治療方式!專家示警立百病毒恐造成下一波全球大流行
中國「習世代」的矛盾:當愛國又叛逆的年輕人 被「社會主義鐵拳」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