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神林夕為何離港來台?

林夕出席「為自由而讀論壇」時感嘆,今日的香港講獨立思考會被打成港獨。(柯承惠攝)

四年多前雨傘運動後就經常往來港台兩地的香港詞神林夕,目前已定居台灣。八月二十一日他身著白衣的文青造型,現身美國在台協會(AIT)舉辦的「為自由而讀論壇」,言談中流露出離港來台的心境轉折。

當天林夕戴著口罩刻意低調,但身旁眼尖的粉絲如影隨形。論壇主視覺背後的字寫著「自由」二字,援引英國文豪狄更斯《雙城記》中「這是一個最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光明的時代」。主持人介紹說:「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首林夕的歌。」

追求自由,憂港人「預期性服從」

本名梁偉文的林夕,一九六一年出生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他創作逾三千首歌詞,代表作包括:王菲〈紅豆〉、陳奕迅〈十年〉、張國榮〈我〉、梅豔芳〈似是故人來〉、張惠妹〈我最親愛的〉等。他寫下眾多膾炙人口的金曲也獲獎無數。

林夕在論壇上幽默表示:「為自由而讀,這個『讀』很危險。在香港,『讀』這個詞是很敏感的。我是絕對一個擁有獨立思考的人,在香港,如果你強調自己有『獨立思考』,根據中國這個邏輯,他們會說,你就是GD(港獨)。」

林夕從八五年開始填詞創作,過去的創作以情歌見長,九七年前後的〈皇后大道東〉是少數碰觸政治的作品,這首歌預言了香港的未來。二○○八年北京奧運時,林夕曾為〈北京歡迎你〉填詞,但後來他說做了黨的喉舌是其「人生汙點」。

他說:「從小對自由特別敏感,洗澡時希望有長一點的自由(時間)。我們是先有家,再有國。比如周朝是先有士族,還沒有國家的觀念。」對於有粉絲說「祖國面前沒有家」,林夕直言:「如果是沒有信念而下跪的人,又何必要成為我的粉絲?」

他向大家推介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時很火的《暴政》一書,尤其在〈切莫盲從權威〉一章中提到「預期性服從」,權威講A,就有人會做到A+。比如上頭說光盤行動,下面的人過度執行,為了不浪費燒烤賸的肉,竟用酒精消毒後再烤來吃,他說香港現在也是一樣。

20200814-高雄市長補選投票前夕,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見圖)用歌聲力挺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黃信維攝)
一九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林夕與台灣滅火器樂團合作〈雙城記〉,圖為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黃信維攝)

與滅火器合作〈雙城記〉寫抗爭

林夕直言,雖然創作像是一場革命,但身為創作人其實某種程度也很膽小,顛覆過去所有的東西時,很容易陷入「自我審查」。他比喻,寒蟬效應中最寒的蟬,應該是創作人。林夕指出,他會將書當做「禁書」來審查,既不「拜讀」也不「捧讀」,跟《論語》這種經典也是「對著幹」。他指出,政權指定的歷史書是最危險的閱讀,要懷疑每一種觀點,才能捍衛思想獨立。

一四年林夕曾為雨傘革命創作〈撐起雨傘〉;一九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林夕與台灣滅火器樂團合作〈雙城記〉的歌詞寫道:「他們用黑手打壓,赤裸裸施行家法。我們用流水,變成盔甲。」林夕從情歌創作踏入社會抗議歌曲,挑動北京的敏感神經,在中國所有林夕作詞的歌,填詞人欄目全變成「佚名」。

在論壇問答環節中,有許多粉絲關切林夕為何離港來台?林夕表示,喜歡台灣的生活模式,更喜歡台灣的民主、自由、平權及社會多元文化的氛圍。他自嘲:「你看我的體型,沒法衝在前面。我參加遊行時,他們(示威者)怕我中暑,我不想成為他們的負擔,我很知道自己的角色。」

雨傘運動之後就經常往來港台兩地,林夕說,「雙城」帶給他寫專欄時有不同視角,後來留在台灣的時間越來越多。直到今天,台灣是他感受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可以說想說的事,可以更放心把訊息(比如洪災訊息)傳到大陸去。

「過去台灣不能出版的書,香港能夠出版,今天反而倒過來了。這次香港書展的體驗,要禁什麼書,只要去恐嚇那些印刷廠,常跟出版界喝茶,就有很多書不能出版。」林夕感慨說:「歷史真的是可被重覆的。」

「被佚名」反而覺得光榮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接受英國BBC中文網採訪時提到,香港「三成商業領袖正在或已經轉移到別處,四成港人要移民」。除了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林夕是另一位移民台灣的香港文化界菁英,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文化菁英來台。

「留在台灣,心沒有一刻不是關注香港。人在台灣,彷彿對不起香港。」林夕在香港電台(香港的公共廣播電視)的電視節目《鏗鏘說》說:「我只是希望香港自由,被佚名也是一種光榮,我不相信黑暗永遠戰勝光明。只有保持自己的光明,螢光蟲也能照亮世界。」

林夕小檔案
本名:梁偉文
出生:1961年
學歷:香港大學中文系
經歷:大學助教、報刊編輯、亞洲電視節目創作主任、音樂工廠總經理及商業電台廣告部創作總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