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我們何時才能生活在未來

2014-03-02 07:20

? 人氣

生活在未來最需要的是想像(取自騰訊大家網)

生活在未來最需要的是想像(取自騰訊大家網)

對我來說,有一則一年前的非常不起眼的消息,一直歷歷在目,今天需要再次提起:2012年底,Google公司正式聘用著名的未來學者Ray Kurzweil(雷.克茲威爾)加入該公司,領導工程部門研發麵向未來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在這裡是一個泛指,因為一年過去,Kurzeweil並沒有自身開發出什麼,卻幫助Google收購了超過十幾家全球重要的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研究機構,包括美國國防部高級專案研究所(DARPA)所支持的一家軍事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能(Boston Dynamics)以及英國的DeepMind公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何Google和Kurzeweil能夠一拍即合?這不是一次偶然的碰撞,而是與Google本身的創新願望相配合。Kurzweil早在1999年就預測在10年內會出現自動駕駛的汽車。果真Google實現了這個預測。他還很早預測到手機能夠聽懂人們的指令進行操作,Apple也在iPhone+Siri中實現了這個預測。單是這兩種今天已經實現的技術就會創造很多生活奇跡。例如一位盲人可以透過手機告訴汽車把自己載到最近的音樂廳,汽車還會在到達後自己停到最合適的停車位等候主人聽完交響樂表演回家。這已經不是科學幻想小說,2013年,美國加州立法允許無人駕駛的汽車上路了。和Tesla電動汽車一樣,這樣的發明也許很快在中國出現。

這些當然都和Kurzweil的未來想像有關聯,他作為一個廣泛認可的未來學家和發明家,不但將「技術奇點」(Technology Singularity)的概念深入推廣到公眾,而且創建了奇點大學來培訓全球企業家共同思考和應對未來的挑戰。有人估計Google的一系列收購,足足可以打造一支機器人軍隊,但是更多人預測這些技術和研發能力將幫助Google設計一個足以涵蓋人類智慧的超級大腦,當然未來的創新組合還遠遠不止這些。

Kurzweil以強調技術進步「加速改變」(Accelerating change)而聞名,他相信從20世紀開始,科技正在增速發展,差不多每10年就增速一倍。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今天的一部個人智慧手機都超過1970年代的一台巨型電腦。防務專家辛格(P.W.Singer)曾用另外一個例子形容這種變化:今天一個小小的音樂賀卡,都超過美國空軍在1960年代所有計算能力。今天流行的社交網路,包括Facebook和推特,以及中國正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服務等,都在短短幾年就覆蓋了數億計的用戶。有些服務,例如中國的新浪微博,剛剛興起就轉入了衰退期,被其他更快速自由的網路服務所替代。如果你還還記得2010年左右阿拉伯地區的革命,應當能感受到網路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尤其是發生地的個體現場直播並加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直到最終改變了當地的政治格局。一位在深圳的商人告訴我,他當時在那個地區向當地銷售大量可以拍照的山寨手機。在此之前他不會相信自己參與到一個區域的政治發展,間接地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