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鐵新竹車站前、曾為當地地標的「晶品城購物廣場」,如今人去樓空、商圈沒落,百貨公司也正式走入歷史。隨著攤商集體撤櫃、營運困難頻傳,爆出業者積欠600萬元權利金,經市府證實後,也正式對業者啟動罰款程序。
晶品城轉型失利熄燈!
晶品城購物廣場自2016年10月開幕,為新竹市首座BOT立體停車場結合複合型商場,營業空間達3,800坪,地段精華,緊鄰新竹火車站。開幕初期吸引星巴克、寶雅、小蒙牛、拿坡里等知名品牌進駐,一度帶動周邊人潮,成為當地重要商圈。
然而隨著商圈重心外移,加上經營權易手、合約爭議頻傳,晶品城逐漸走下坡,多名攤商陸續控訴業者積欠貨款、溝通不良,最終引發撤櫃潮。儘管當時業者聲稱款項已清、營運照常,但商場最終仍於2023年3月正式歇業。
業者還欠600萬元租金
歇業後,業者曾提出轉型為社福與長照設施的構想,但至今遲遲未見進展。直至今年3月,又向市府申請變更用途,欲重啟商場營運。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在市政質詢中直指,晶品城空轉一年淪為蚊子館,並批評市府對業者管理失當,更揭露業者至今尚欠600萬元租金與權利金。
市府啟動每日2萬元罰款程序
對於外界關切,市府交通處證實,晶品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尚未繳交今年應付的固定權利金共600萬元,市府已依契約啟動每日2萬元的違約金計罰程序,若業者持續未履約,將依合約進一步處理。
(相關報導:
台灣知名支付平台爆惡性倒閉!「公司已沒人、業者拿不到錢」經營逾20年一夕毀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