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會消失,還是只是換了靈魂?|觀影習慣崩解後,我們還願意一起看電影嗎?

2025-06-12 12:40
(圖/pixabay)

當戲院不再是日常,台灣觀眾的觀影行為正面臨世代性的斷裂。票房下滑、年齡層流失、社交功能弱化,使電影院逐漸失去原本的文化位置;但這場變化影響的,不僅是影業人員與觀眾,更正將戲院業務推入一波結構性盤整的深水區。在轉型與重構的過程中,不只是創作者需要重新計算投入與報酬的比例,就連支撐戲院發展的信貸機構,也可能在這場退潮中悄然曝露風險。當戲院的角色與商業模式逐步鬆動,我們是否也該重新思考——「一起看電影」這件事,究竟還有沒有未來?這一次,1% Style 從觀眾行為、市場結構到空間轉型出發,重新思考電影與「一起看」的文化意義與產業走向,也隱隱提問:電影院的明天,還靠得住嗎?

2019年,台灣電影票房曾突破101億新台幣,是一個世代性的高峰。然而到了2024年,總票房僅剩62億元,觀影人次也從4320萬人降至不足3000萬。疫情雖然退去,但觀眾的行為沒有如預期「恢復」,反而轉向了串流平台與碎片式觀影。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的報告,85%以上的台灣民眾會透過串流平台觀看電影,其中20至29歲是最積極的使用者。他們早已習慣在通勤、深夜、睡前以手機或平板完成一場觀影,這種由演算法主導、去影院化的消費習慣,逐步改變了電影的觀看場景與時間邏輯,我們似乎從這裡看到,觀眾確實還在,但已經不進電影院了。對電影院來說,這是否是一種危機?

觀影年齡結構改變,45歲成為分水嶺

這波觀影行為的改變,還不只是平台轉移,更是一場世代斷層的顯現。根據資策會 MIC 統計,45歲是戲院與串流偏好的分水嶺。年輕觀眾雖然仍願意為特定話題大片進戲院,但他們對時間與社交節奏的要求已經改變;而50歲以上的中產族群,原本是文化消費主力,卻因對公共空間的警覺、生活節奏的調整,與電影院之間漸行漸遠。尤其50至59歲這個年齡層,進戲院比例下降了 18%,是所有族群中流失最嚴重的一群,這並不只是疫情後的餘波,而是他們認為電影院的體驗似乎不是「值得特別出門」的潛在判斷。

從前,電影院是青春、戀愛、朋友聚會的儀式感場域。它承載的不只是影片本身,更是一段時間、一種陪伴、一次公共情感的共振;但現在,這些功能已經被社群平台與即時通訊取代。Z世代的社交不需要在黑暗中傳遞爆米花,反而是在社群平台上同步留言,或在IG限動中評論角色以及劇情,並在搜尋引擎中,尋找另一種「共感」。

也因此,你可以說,電影院逐漸失去了那種屬於「社交意義」的場所性,它變得更像一個需要「額外動機」才能進入的空間,而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是電影院還是電影人 該如何自處?

面對觀眾流失與觀影習慣的徹底改變,電影院確實無法「只是等待」內容復甦,而是必須主動重寫自身的價值主張。這不只是硬體的升級,更是體驗的轉換。

電影行銷公司〈牽猴子〉共同創辦人王師指出,現在的觀眾思維,已逐漸轉型:「他們不在乎多花幾百元,但他要看到最大的銀幕、最強的音效、最稀缺的版本。」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核心事實——當娛樂選擇無限,進電影院的動機必須是「無可取代」,對觀影者才有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麼 IMAX、Dolby Atmos、4DX 等高規格影廳逆勢成長,這不是因為技術「很厲害」,而是因為這些技術所創造的體驗,提供了觀影者「值得出門」的理由;除此之外,像台北 MUVIE CINEMAS 或新北裕隆城這類新型影城,也正在實踐另一種戲院模型——它們不再只是電影放映的「地點」,而是一個包含書店、展覽、音樂活動、餐飲空間的「複合生活場域」。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狼醫剖腹產「邊性侵孕婦」!見同事忙接生 他「隔一塊布狂抽動」全被拍
基本工資連9漲「爽到躺平廢物」!主管崩潰:被追明還要扛責…1群人才是真苦主
冷氣1設定快按!專家分享「有效省下63%耗電」,10招吹整天電費也不失控
熱帶低壓將生成颱風路徑晚上登陸花蓮?氣象署曝「風雨最強時間」,4地區恐有短時間強降雨釀災|不斷更新
賴清德聲援沈伯洋父「正當生意人」 黃國昌嗆雙標:非綠台商就被抹成中共同路人
N 性能家族再添電動新兵,Hyundai 釋出 Ioniq 6 N 首波預覽圖!
稅率差太多 高稅率州希望這樣減緩美企業和好野人州際逃亡潮
規模6.4強震搖全台!「1狀況太反常」恐雙夾擊,未來百天強震機率飆7成…這些地區要當心了
不是瓦城、八方雲集!5月台灣最賺錢上市櫃餐飲是它,饕客:CP值高真的很常吃
展現多元化能源發展的精神,Toyota GR LH2 Racing Concept 氫能賽車登場
「心都還在跳」竟然要被摘器官!北部醫院急相驗:沒腎臟可用…離譜程序要查了
經濟損失恐上看302兆!憂1類地震「毀滅性重創」 專家示警:只是保守估計
台灣知名大型醫院爆「斷頭3.5億」!醫師爆料:除非全員休假,否則多做多賠
一場數字的豪賭:美國通膨恐失真,聯準會、市場投資人的決策打上問號
冷氣1功能超耗電千萬別開!經濟部證實「電費暴增2倍」,4招開整天也不傷荷包
不只霸凌鬼故事!謝宜容拿就安基金送禮、涉圖利廠商 監院彈劾案文曝光
新台幣暴漲衝破29.8,美元要崩盤了?專家預言:明年貶到「這數字」
6000元充公國庫!新科技執法啟用「狂開4300張罰單」,一堆駕駛慘連收罰單才知道
3008/5008、Tiguan、Model Y 等多款新車現身,經濟部能源署 2025 年 5 月份油耗暨電動車能耗測試出爐
美中談判川普搶著舉手?學者揭關稅、稀土其實沒變:國力最快這時黃金交叉
駐英公使江雅綺慘了!學歷登載不實被告發偽造文書等罪 北檢分案調查
BBC看台灣「大罷免」:朝小野大的國會爭奪戰,藍綠惡鬥還是民主實現?
不是山富、燦星旅!5月最賺錢上市櫃旅行社是這1家,遊客:CP值很棒、行程安排優
南亞股東會》去年稅前獲利腰斬 董座吳嘉昭宣布:啟動4大轉型迎戰產業逆風
自曝低血壓脫水「天氣熱也不開冷氣」 陳佩琪:想體驗柯文哲被關押的惡劣環境
摩根大通執行長這項嚴厲警告 為何粉碎市場對「軟著陸」的樂觀期待
汽車轉彎未讓行人害受傷,挨罰7200元!法官曝「1關鍵原因逆轉判決」,駕駛直接免罰
富邦金、玉山金... 金融股存股要買哪一檔?專家曝3檔「5%高殖利率」績優股:安心穩穩賺
不是聯合、台東!大學申請入學放榜,「這4所國立大學」缺額超多破200個
台灣1建商「自行宣布停工10建案」!有些根本沒超過施工期…建管處要查了
哪個國家的黃金最多?全球黃金儲量排名曝光「冠軍達8133公噸」,台灣也名列前茅上榜了
風傳媒論壇》台灣人壽幕僚長許鴻儒曝防詐路徑 銀行局長童政彰:多做少說時代已過
中美突然鬆綁稀土與半導體禁令 歐洲學者警告:比關稅戰更激烈的風暴恐將來臨
台灣知名支付平台爆惡性倒閉!「公司已沒人、業者拿不到錢」經營逾20年一夕毀了
史上最狂!六月漫遊蘊泉庄 美饌搭配黃金琥珀湯 頂奢爽住24小時
華爾街日報》Google新AI工具重創新聞網站流量!「搜尋引擎」變「答案引擎」,用戶何必再點擊?
好市多再拋震撼彈!營業時間變更、「1類人」享專屬特權,福利大升級
被罷免人請辭罷免案即終止 中選會提醒:4年內不得在同選區選同一職務
陳其邁才重話要台電檢討!她爆大林舊機組又燃煤發電 狠酸:台灣不缺電?
女子「赴美讀碩→33年失聯」1原因不能算死亡!家屬很兩難…想遺產分割這樣做
六旬男子醉倒月台…被叫醒「秒出拳猛揍站務員」!台鐵再傳暴力事件
台中婦切西瓜撞飛路人!被追肇責忙甩鍋 激動喊「我怎麼知道」:又不是故意的
台灣知名支付平台爆倒閉!公司人去樓空、受害者上萬元討不回來,經營逾20年捲款跑路了
台灣知名銀行宣告史上最大調整!「全台10間分行關閉」,熄燈時間曝光
美中關稅搞定了?川普喊就差最後一步 謝金河盤點剷平世界的「10部推土機」
台積電便宜價怎麼抓?專家曝存股族必知「1原則」,秒懂最佳進場點
「畢典請辣妹跳鋼管舞」台中1國中太離譜!竟是家長送的禮物…
不是勞保退休金!勞動部今天發「每人近40000元津貼」,發放對象、申請方式一次看
罷免投票哪一天登場?中選會主委李進勇透露:這6個周六都有可能
台灣1銀行史上最大調整!「全台10分行暫停營業」這時間就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