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12日公布最新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數據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2025年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萬3727元,年增1.16%,創下近五年同期的最大增幅,並已連續13個月維持薪資成長速度高於通膨水準。
累計2025年前四個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達4萬3519元,年增率為0.9%,為近四年同期最高。這顯示即使在物價持續波動的環境下,薪資成長表現依舊穩定。
名目薪資同步增長 總薪資年增逾3%
若觀察未扣除物價的名目薪資數據,4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807元,年增3.22%;若加計獎金與加班費,總薪資平均提升至5萬5546元,年增3.3%。整體來看,2025年前四月的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523元,總薪資平均為5萬3837元,年增率分別為3.08%與3%。
薪資中位數揭實況 極端高薪拉高平均值效應顯著
為反映更真實的薪資分布,主計總處同時公布了薪資中位數。4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208元,年增3.05%;前四月中位數為3萬8116元,年增3%。若考慮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則為3萬745元,年增0.82%。
男女薪資差距仍在 女性中位數略低於男性
按性別觀察,今年前四月女性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6046元,男性則為3萬9922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17%與3.27%,儘管雙方皆有成長,但薪資落差仍明顯存在。
年齡與經驗影響薪資 中壯年族群收入較高
薪資亦與年齡層呈現正相關。未滿30歲者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1507元,隨年齡增加而提升,50至64歲的族群則來到4萬2914元,反映出工作年資與專業累積對薪資水準的影響。
教育程度影響顯著 研究所學歷領跑薪資中位數
在學歷方面,前四月具專科與大學學歷的員工,其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4萬339元;研究所程度者則顯著高出,達到6萬5927元。主計總處指出,觀察近五年同期趨勢,研究所學歷者的年增率均高於其他學歷層級,突顯教育程度對薪資表現的強烈影響。
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薪資在全體受僱員工中處於什麼水準,主計總處推出的「薪情平台」提供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工具,只要輸入總年薪數字(包括經常性薪資、獎金、加班費、年終等非經常性收入),並選擇比較條件,例如性別、學歷或職業類別,就能快速查詢自己位於哪一個薪資分位,清楚掌握自己的薪資相對位置。 (相關報導: 不是勞保退休金!勞動部今天發「每人近40000元津貼」,發放對象、申請方式一次看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