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友對家人施暴,我們該如何是好?多位專家現身說法,身為親友的你可以這樣做!

2019-02-28 09:30

? 人氣

身為施暴者的親友,我們反而更應該先將成見放下,站在他們的立場傾聽。 (圖/Pixabay)

身為施暴者的親友,我們反而更應該先將成見放下,站在他們的立場傾聽。 (圖/Pixabay)

面對家暴事件,有些時候我們雖然非事件的關係人,但卻是他們身邊最親密的家人、朋友,當在聽聞相關消息時,時常不是我們冷漠不願意伸出援手,而是我們也沒有相關經驗,或是不確定該怎麼給幫助會比較恰當,最後甚至自己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跟著緊張、焦慮了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這篇文章,編輯將從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的角度,教導大家該如何提供建議,協助身旁的親友用客觀、理性的角度去面對和處理,成為最有利的支持系統,幫助他們從家暴的危機中脫困,邁向下一個新的人生!

面對施暴者:放下成見,別急著責怪和批評

雖說動用暴力是一件不對的行為,但往往我們只看到表層的片段結果,而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原因,有可能是施暴者突然受到重大挫折、長時間積累的壓力與情緒無處宣洩,或是過往經驗導致他們慣性尋求暴力解決事端。

第一步:傾聽、理解他們的立場

很多時候在面對施暴者,大家容易率先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去評斷事情的對錯,但身為施暴者的親友,我們反而更應該先將成見放下,站在他們的立場傾聽。因為多數的施暴者,都認為自己經常不被理解,或是不習慣放下身段與人共享情緒,這時候身旁人的主動關懷,對他們來說就像是找到一個宣洩的管道

第二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情緒

「其實大部分時候,施暴者在最初都沒有想要打人的意思,而是想要溝通,卻不知道該怎麼溝通。」萬芳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慶指出。或許事件發生的當下,我們無法及時在場給予協助,但在事過境遷後,幫助施暴者釐清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洪培芸心理師也分享,透過「當時的狀態怎麼了?」、「是什麼造成情緒敏感、易怒?」這兩個問題能夠幫助施暴者反思與自我覺察。不論是因為個性特質,還是原生家庭影響,都必須找出問題的根本後,才能對症下藥。

第三步:協助建立情緒洩洪匝門

如果施暴者對於情緒的控管能力還在學習,那麼身為親友的我們就必須協助他「建立倒數 time up」開關。這個停損點的用意在於,當衝突發生,倘若施暴者發覺自己好像「快要怎麼樣」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情緒反應,即刻就應該趕快中斷離開,暫停情緒繼續爆發。

吳佳慶醫師表示,任何人在情緒當頭時都很難冷靜下來,這時候替施暴者建立離場機制反而是重要的!就算再怎麼生氣的人,在經過離開、相隔一段時間後,一定也會逐漸平復。

第四步:轉介專業資源

若是以上三步都很難做到,或是經過詳細了解後發現也許施暴者本身可能需要專業資源的協助時,這時候適當的轉介就是必要的,但要說服他們求醫又是一件難事。對此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建議,在勸說施暴者就診時有一個很大的原則是「不要讓他感覺到被針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