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需求日益攀升!藝人謝祖武因母親罹患失智症,親身經歷長照之重,揭露台灣長照費用驚人的真相。他透露,母親罹病八年期間,初期每月支出約2至3萬元,病情惡化後,費用暴增至 6至7萬元,最後入住專門長照機構,每月開銷高達10萬元,這樣的龐大支出,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幾乎難以負擔!
沒有政府補助,家庭如何承受長照壓力?
對此,律師林智群表示,長照費用是多數家庭的沉重負擔,若無政府補助,許多家庭將難以應對。
許多網友分享自身經歷,直言長照開銷不僅僅是看護費、醫療費,還包括生活成本、水電費、營養品、復健費等,每月支出4至5萬元是常態,甚至可能高達10萬元以上。
長照險真的能夠解決費用問題嗎?
壽險業者統計顯示,台灣民眾投保的長照險平均保額僅33萬元,然而長期照護需求動輒數百萬至千萬元,依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1.86%需日常生活照護,而75歲以上則提高至 24.4%。
長期照顧10年估算,費用恐超過600萬元,顯示現行長照保險給付與實際需求仍存落差。
政府長照政策足夠支撐需求嗎?
目前,台灣的長照制度以稅收為主,包括房地合一稅、遺贈稅、菸捐等,資金來源有限。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已將「長照保險法草案」列為優先法案,規劃讓全民納保,並由政府、雇主、個人共同負擔保費。
不過,專家指出,目前長照資源布建不足,若無法確保服務可近性,長照保險可能只是空有保費,卻無法提供實際服務。
台灣應該推動長照保險制度嗎?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洪惠芬警告,若政府資源無法跟上需求,長照保險恐怕只是變相補貼家庭照護,最終仍由家人承擔照顧責任,尤其是女性。她強調,與其急於推動長照保險,應該先提高現有長照資源的覆蓋率,確保有足夠的人力與機構來承接長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