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也代表著中國帝制的終止。這樣的歷史性時刻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響了愛新覺羅家族,以及其後代的命運,因為擔心被報復,而選擇改名換姓,低調生活。
清朝滅亡後,14萬皇室後裔都去哪裡了?
根據香港《星島網》報導,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住進了父親載灃家裡。他經歷了多次的流亡和變遷,最終在遼寧撫順監獄度過了10年的改造生涯。1959年,溥儀被特赦,成為普通公民,改名溥浩然,直到1967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1歲。
清朝滅亡後,除了溥儀外,14萬皇室成員也面臨著不同的命運。因為擔心被報復,大多數人選擇了改名換姓,一部分愛新覺羅後代選擇留在原地;一部分則遠離故鄉,找尋新的開始。他們隱姓埋名,守著自己的家業,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在滿語中,「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金」,因此大多數人改姓為「金」。最知名的莫過於漢奸川島芳子,她也是愛新覺羅氏,她的漢名金璧輝,是肅王的嫡系,本名愛新覺羅・顯玗。另外還有改為艾、駱、趙氏等等。就算是象徵最高榮譽的「滿清八大姓」都變成了「漢氏」,比如瓜爾佳氏,就改名為關和郭,知名藝人關曉彤和關之琳都是赫赫有名的瓜爾佳氏,佟佳氏也就改名為佟。
愛新覺羅氏中大多數人並不擅長勞動,但是出了很多文化、藝術等領域傑出的人士,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像是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啟功先生,他改姓「啟名功」。而他其實是滿清的貴族、愛新覺羅一脈,雍正九世的孫子,高爺爺是乾隆皇帝的親生兄弟。
愛新覺羅氏至今大概有40萬人,有權勢的大多都生活在國外、普通的則分布在北京、東北、河北一帶。在中國東北,有一個村子,所有的家庭都是皇族的後代「愛新覺羅氏」。村裡每家每戶都保留著清朝皇家的風俗,穿旗袍、扎長辮,家裡還掛著清朝的帝王肖像,節日時都要祭祀祖先。村子裡的人,最看重的就是滿族的純血,為了保證自己的純血,村子裡的滿族都要和滿族人結婚。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意識抬頭,部分愛新覺羅後裔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傳遞滿族文化,像是參與民族節日慶典、組織文化交流活動等。同時也積極利用社群媒體、網絡直播等,講述家族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清朝皇族後代的歷史與變化。
資料來源:《星島網》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