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漫畫版—讓孩子讀懂戰爭與苦難

2017-10-12 06:29
《安妮日記》在70年前首次出版,如今正在以新的形式走向新一代讀者。(BBC中文網)
《安妮日記》在70年前首次出版,如今正在以新的形式走向新一代讀者。(BBC中文網)

「我們個性挺像的。我也是個書蟲,最喜歡讀書。」

英迪婭今年14歲。她穿著一件棕紅色的哈利·波特連帽衫。

跟許多世界各地的讀者一樣,她也通過安妮·法蘭克留下的日記,了解了那一段70多年前的遙遠歷史。而那一段歷史,原本對她來說是根本無法想像的。

在阿姆斯特丹一個運河邊的倉庫,曾經是安妮的父親經營批發水果果膠的地方。英迪婭和她的朋友們到這裏來更多了解安妮當時的生活情況。

蘇格蘭的中學生(英迪婭居中)
從蘇格蘭來的學生們走訪安妮和家人躲藏時的住處。

安妮·法蘭克離世時年僅15歲,但她卻是個了不起的作者,也是二戰時期在大屠殺中被殺害的100多萬猶太兒童中的一個。

她給自己的日記本取了個名字——吉蒂。如今,這本日記是世界上最多人讀過的書。這個十幾歲孩子寫下的日記,被好萊塢改編成劇本,被百老匯編成舞台劇,還成就了無數的其他創作再創作形式。

而現在,漫畫版的《安妮日記》也問世了。《漫畫安妮日記》的創作團隊,曾經憑借動畫片《與巴希爾跳華爾茲》(Waltz with Bashir)得到過奧斯卡電影獎提名。而《安妮日記》動畫片也在計劃之中。

《漫畫安妮日記》中的一頁
原著中的很多場景在《漫畫安妮日記》中重現。

《漫畫安妮日記》穿插了不少原著中的節選和信,講述了安妮和家人在她姐姐收到通知必須去納粹勞改營報到後決定躲藏起來。

他們全家在一個潮濕、陰暗、狹窄的閣樓裏躲藏了近兩年,最後不幸被納粹發現。

納粹把安妮書包中的東西全部倒出用來裝從猶太家庭搶劫的首飾,而她那本紅格子封面的日記,後來在閣樓的地板上被發現了。

1959年公布的一張安妮·弗蘭克的照片。
安妮·法蘭克因傷寒死於德國西北部的納粹伯根-貝爾森集中營,年僅15歲。

負責這次漫畫創作撰稿和導演的阿里·佛爾曼說,他希望能讓安妮的故事在現代讀者心中引起共鳴。

他說:「給下一代看漫畫日記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想要打動讀者,必須找到他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故事。」

實際上,《安妮日記》讀者群的人數年年都在增加。

安妮·弗拉克已經成為勇氣、樂觀和毅力的象徵。

而對青少年來說,更能引起共鳴的是她在青春期時看問題的態度和煩惱。

安妮·法蘭克基金會的埃麗德·林,與蘇格蘭來的中學生們一起參觀安妮一家的藏身之處。她說:「要理解她很容易。她很會表達自己。」

「要了解約600萬二戰期間被殺害的猶太人很難,但是安妮卻讓這苦難有了具體的形象。你看得出來她只有13歲,正在經歷青春期。學生們能感同身受。」

不過,要用漫畫的形式再現安妮的文字並不是個輕易做出的決定。

《漫畫安妮日記》中的一頁
配圖文字是安妮在日記中所寫:親愛的吉蒂,阿姆斯特丹正在燃燒。卡爾頓酒店被毀了,英國飛機帶著炸藥投到了德國軍官俱樂部的上面。我們很久都沒有好好睡一覺了。

插畫藝術家大衛·伯倫斯基最初不太情願參加創作。因為有人批評「大屠殺行業」將安妮日記商品化,他擔心自己成為這一行業的一部分。

不過,面對當今政治人物們發動戰爭讓很多人流離失所展開的辯論,他希望這些圖畫能給參加辯論的人提供一些信息,激發更多討論。

他說:「這只是某一個人的故事,而每個移民都會有不同的故事。」

扎哈拉·貝倫·瑪凱依和薩米·尼特爾所上的蒙特所利學校,正是當年安妮·弗蘭克上過的。
扎哈拉·貝倫·瑪凱依和薩米·尼特爾所上的蒙特梭利學校,正是當年安妮·法蘭克上過的。後來納粹規定猶太人必須上猶太學校後,安妮才離開這裏。

在安妮·法蘭克曾經就讀過的蒙特梭利小學裏,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覺得有必要創作新的漫畫版安妮日記。

學校座落在遠離市中心遊客區的南郊。學校磚房外,斜靠著孩子們各種顏色的腳踏車。

11歲的扎哈拉·貝倫·瑪凱依和薩米·尼特爾都很明白學校環境的歷史意義,很自豪地帶我去看安妮當年用過的木桌子。薩米說,一想到自己曾坐在安妮的教室裏上課,就感覺「既酷又怪」。

他7歲的時候,媽媽曾經給他讀過安妮的日記。他怎麼看新的漫畫版安妮日記呢?

「從這些畫你看不出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你讀書的時候,你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看到更多......」

不過,扎哈拉認為,這樣的漫畫形式能夠吸引更多小讀者。

「給小朋友們看很好。但你一上了中學,就可以讀原著了,因為書很好,書上都是她自己的話。」

從蘇格蘭來的中學生們已經看過了安妮一家躲難的小閣樓,還沿著當年安妮的足跡,在附近走了一圈。 (相關報導: 是誰出賣了安妮法蘭克?退休FBI警官追索歷史,預計2019年公佈謎底 更多文章

他們說,「我們來看過這裏,知道大屠殺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回去之後應該想想,怎麼確保這樣的事情永遠不再發生。」

更多文章
顧爾德專欄:和平獎是正向思考或一廂情願?
朱雲鵬觀點:從民主到民粹
汪葛雷觀點:國慶晚會還是妙禪法會?   
孔令信觀點:國何在家何往?文化無依歸直如虹霓一場空
舒緗家觀點:臺灣未來一半人口是同性戀?
無法喜歡自己,覺得自己好差、好沒用?美國心理師「3天療法」幫你改掉自卑心態
吳典蓉專欄:柯文哲這一家人
觀點投書:美軍日益衰退?!
觀點投書:不要左手拿國旗敬禮,右手擁抱五星旗
邱坤良專欄:青山依舊在,不見客家林沖朱阿來
觀點投書:一個臺灣,各自表述,中華民國危在旦夕!
觀點投書:2020攻台論下的國慶日—歷史記憶與國家意識的演化
日男餐餐吃拉麵竟讓視力快速惡化!眼科醫師分享,6種讓眼睛恢復年輕的好食材
把房間裡的大象踢出去:《擁抱B選項》選摘(2)
台灣拚新南向 菲國前副總統金哥納釋善意盼合作
涉貪服刑近3年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假釋出獄
Made in Japan信譽重創!神戶製鋼所承認篡改品管數據 日6大車廠、國防產業全中槍
多芬種族歧視爭議》廣告演員投書:我們希望表達「各種膚色女性都值得被呵護」
智慧城市國際交流 法國企業行動聯盟造訪新北
要有這張紙才能請生理假 新北勞工局重罰業者10萬元
太離譜!要驗試紙才能請生理假?新北勞工局重罰雇主10萬元
英國脫歐談判僵局》梅伊態度搖擺不定 保守黨出現逼宮聲浪
公平會史上最高罰鍰,高通遭罰234億
新新聞》石黑一雄 安撫人心的巨人
「他們是不同,但並非殘疾」美國自閉症兒童的日常生活
解決產業五缺 蔡英文促行政團隊抓緊進度
暢談大聯盟之路 林子偉:第一次站上打擊區 手腳都在抖
新新聞》募兵制上路後 替代役之歌成絕響
2018世足資格賽》美國隊爆冷「失足」 31年來首次無緣世足賽
藍委提不在籍投票,最反對的竟是離島立委
新新聞》南進變「輸出革命」?柬國亂箭指控台灣
出口連12紅!年增28.1% 28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熊讚功高震主每晚被批鬥」陳珮琪編故事影射柯文哲?
新新聞》共軍最可能攻台腳本 占離島不登台
綠營9執政縣市11月底完成提名,涂醒哲是否提名看未來1個半月
新新聞》學運兄弟對打陳明文張花冠代理選戰
引進藝術家駐校 科大掀起藝術養生風
好萊塢名製作人爆性騷擾醜聞 安潔莉娜裘莉、葛妮絲派特洛都受害 多數男星噤聲
同樂賀國慶 六大發展策略創璀璨高雄
文山滯洪池「先施工後審查」? 柯文哲:相信公務員不會違法
紀錄就業弱勢者追夢歷程 竹市「翻轉幸福」微電影首映
集結善緣廣施愛心 「百斤米一世情」澤披弱勢族群
基隆產博會秀在地美食 林右昌推廣本港海產
男版蒙娜麗莎?消失一世紀的達文西名畫11月拍賣 成交金額上看30億
備戰2018 吳敦義:不排除農曆年前完成提名 但別把時間綁死
三菱汽車J.D. Power 非豪華車品牌新車銷售滿意度奪冠
厚奶茶到底「厚」在哪?其實不是「變厚」,這篇分析,解開它5分鐘就賣光的爆紅關鍵
國軍是否有「反斬首」準備? 國防部:曾完整兵推演練過
台中整座城灰濛濛!中市府:已啟動二級預警應變程序
台灣多益成績慘輸中韓,淪全球末段班!原來我們年輕人的國際競爭力只贏這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