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謝淑麗:鄧小平當初做得不夠 中共集體領導制才會被習近平破局

2016-02-13 13:02

? 人氣

謝淑麗。(資料照)

謝淑麗。(資料照)

曾在柯林頓政府出任副助理國務卿的謝淑麗(Susan L. Shirk),日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行講座時表示,鄧小平當年為了避免重蹈文革覆轍,將中共原先毛澤東式的個人領導改為集體領導。但習近平卻輕易改變35年來的統治邏輯,讓她深感困惑與意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謝淑麗是著名中美關係專家與「中國通」,她早在1971年還是一名研究生時,就曾隨其他「關心亞洲學者委員會」(Committee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成員訪問中國,並且獲得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接見。謝淑麗後來曾擔任主管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目前則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國際關係教授。

謝淑麗1971年時獲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接見。
謝淑麗1971年時獲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接見。

應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東南亞研究院之邀,謝淑麗1月11日在一場題為「中國政治制度化的失敗」的講座中表示,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當年能更發動文革,說明了缺乏監督的個人專斷對中共統治帶來多少風險。

今年是中國文革結束四十週年。
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狂熱紅衛兵。

意識到文革悲劇深層原因的鄧小平,啟動了原先權力高度集中的中共領導體制改革,建立領導人限任制、退休制的集體領導體制。謝淑麗認為,鄧小平的改革推進了政治制度化,希望藉此避免個人獨裁重現。她也對鄧小平的改革抱有「極大希望」。

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打開中國改革開放的門。(取自網路)
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打開中國改革開放的門。(取自網路)

不過高度集權的個人領導不僅是再次出現,謝淑麗還借用澳洲學者白傑明(Geremie R Barmé)的比喻,提出習近平是中國的「全抓全管的老總」(COE-Chairman of everything)。尤其習成立多個中央領導小組並親自擔任領導人,藉此繞過原有的集體領導機制與政府行政機制。而且小組的辦公廳主任,往往也是習近平信得過的人,如栗戰書、劉鶴等。

美國國務卿凱瑞(左)及中國主席習近平(右)(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凱瑞(左)及中國主席習近平(右)(美聯社)

謝淑麗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權力的集中程度,超過了毛澤東以後的歷任領導人。今天的中共不但名副其實領導一切,國務院現在多半是「執行單位」,習近平還直接控制軍隊、掌管內部安全部門,他與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藉反腐鞏固民心、並消滅潛在的敵對政治派系。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為五大戰區授旗(美聯社)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為五大戰區授旗(美聯社)

謝淑麗批評,在習近平主政下,中國加強對網路訊息、教育、公民社會的控制,加強了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還出現反對外國人的民族主義。而在中國的股市政策、金融政策,東海防空識別區,在南海主權爭議海域佈置鑽井平台等,都顯示決策不穩定的現象,「增加了政策突然轉向的風險」。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登上正在南海巡弋的美軍航空母艦「老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美國海軍)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登上正在南海巡弋的美軍航空母艦「老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美國海軍)

讓謝淑麗感到不解的問題是:為什麼鄧小平時代推動的政治機制,不足以阻止中共領導人的權力再集中?她的答案是:共產黨政權下的集體領導體制,對於權力邊界始終缺少明確的界分,相關規定也一直是模糊的,因此很容易被有心人導向集權。

美國學者藍普頓新書《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封面。(取自遠流)
美國學者藍普頓新書《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封面。(取自遠流)

謝淑麗說:「我在晚上想像自己跟鄧小平聊天,我說,你去得不夠遠,你沒有給人民代表大會實質、獨立的權力,你沒有讓中央委員會有足夠權力制約領導人,連人大和中央委員會的規模都沒有確定……所以無法避免權力再度集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