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這樣的政治追殺「績效」怎能不被「譏笑」!

2021-11-04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轉型正義越轉越亂,主要的偏差表現在清算黨產違背三權分立原則,又對救國團、婦聯會做了過當的失衡處置,濫肆追訴馬英九(見圖)等前朝政要落得敗訴下場。(資料照,潘維庭攝)

作者指出,轉型正義越轉越亂,主要的偏差表現在清算黨產違背三權分立原則,又對救國團、婦聯會做了過當的失衡處置,濫肆追訴馬英九(見圖)等前朝政要落得敗訴下場。(資料照,潘維庭攝)

全面執政創造了全面追殺的空間,民進黨也老實不客氣,把追殺的權力用到極致,即使超支也在所不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一陣子,「轉型正義」翻轉過來傷了自己人,還引爆誰是特務的獵巫亂象。事端尚未平息,台北地方法院就對民進黨的政治追殺賞了一巴掌,將國民黨的「三中案」馬英九等被控「賤賣黨產」而遭起訴者判決無罪。對照台北地檢署當初大動作調查並起訴,這項判決可說是對蔡政府政治性辦案賞了一記重拳。

「三中案」原經特偵組偵辦多年,七年前已宣布「查無不法」,但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於五年前重啟調查,過程中政治斧鑿痕跡斑斑可考。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黨產會」扮演啟動機關的角色,首先提出「新事證」檢舉,再由地檢署接招重啟調查,北檢當時的檢察長邢泰釗御駕親征,磨刀霍霍,劍指馬英九。調查與起訴過程中惡整之事不斷,例如北檢將機密的錄音譯文漏給媒體鉅細靡遺披露;馬英九與律師討論攻防,竟被誣指為「串供」,藉此要求「加重其刑」。

不僅馬英九被政治追殺,「三中案」本身就有政治追殺的動機,因為《廣電法》修法之後,黨政軍須限期退出媒體經營,國民黨基於對「黨產歸零」的社會輿論與政治承諾,必須限期兌現,但適合的買主難尋,欲待價而沽賣個好價錢不可得,哪有所謂「賤賣黨產」的餘地?然而,北檢起訴書窮盡一切羅致可能,苛求馬等被告的罪責,結果被北院法官逐項認定全不成立。北檢為了追殺而做政治性起訴的績效,落得如此難堪,怎能不讓人譏笑?

20211102-前總統馬英九2日出席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公投叛徒民進黨」新書啟動會。(柯承惠攝)
作者指出,不僅馬英九(見圖)被政治追殺,「三中案」本身就有政治追殺的動機。(資料照,柯承惠攝)

同樣的,打著「轉型正義」而進行的政治清算,一開始就陷入「東廠」的追殺陷阱,不僅查真相無太多所得,求和解更是沾不上邊,倒是追殺的對象超出可控範圍,竟然由外而內,由古而今,讓在世甚至仍在當令的民進黨政要成為箭靶。首先是立委黃國書被掀出年輕時曾任線民,招來退流、退黨、退公職選舉的報應。線民問題很快延燒成為黨內新風暴,前任黨主席江鵬堅、施明德與謝長廷無一倖免,黨內互槓與流言四起,淒風苦雨肆虐不已。

「轉型正義」的初衷是深究當年國民黨威權體制的不當作為,但刻意去掉歷史脈絡,純以現在標尺去套量過去,而且只選擇性地挑錯而不論功,以求政治追殺顯得振振有詞。意想不到的是,當年自願或是被迫參與監控的黨內人士所在多有,所以揭露歷史真相必然也會使這一大票當事人露出真面目,不但無法讓內鬨與內鬥止血,未來必定還會揪出更多的特務,引發更大的猜忌,進行更多的獵巫與批鬥。

以轉型正義之名行政治追殺之實,固然傷了舊時代的國民黨,也讓新時代的民進黨自殘自傷不已。基於政治追殺目的,促轉會想把所有歷史過錯推給「國民黨威權體制」,但至今所能還原的真相有限,反而造成更多的猜忌與內鬨。如此豐碩的「績效」讓人「譏笑」不已,甚至讓親痛而仇快,未來勢將再為民進黨內鬥提供更大量的柴火。這樣的發展雖然始料未及,但也可是事有必至,正如黃國書所說的,「政治就是這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