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  

約 54 項搜尋結果
茄萣濕地迎來數以萬計的候鳥,包括「白秋沙」、「黑頸鸊鷉」、「黑面琵鷺」、「寒林豆雁」等珍稀物種。(圖/高市工務局提供)

守護生態寶藏!茄萣濕地冬候鳥即將告別 用相機捕捉最後美麗瞬間

越冬候鳥山鷸走一步身體搖三下魔性抖肩舞步逗趣模樣圈粉無數。(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一生見不到一次! 罕見鳥界魔性抖肩舞王來台渡冬落難 新北動保處火速救援!

南韓濟州航空空難的客機遺骸。(美聯社)

濟州航空墜機最新進度:兩側發動機都找到鴨毛與血跡,二月起停飛2千架航班與貨運服務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推薦民眾可以到去許厝港,參加2024候鳥漫波冬遊趣活動,來一場「候鳥曼波」之旅。(圖/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提供) 

賞鳥秘境大公開!蘇俊賓帶路 週末就去許厝港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薦遊客規劃一趟東石一日遊,體驗漁村生活,感受東石獨特的海洋風情。(圖/嘉義縣政府文觀局提供)

冬遊嘉義東石 賞候鳥、體驗漁村生活 品嚐鮮美烤蚵

桃園復育小燕鷗有成,巢數及雛鳥數量均創下新高。(圖/翻攝自蘇俊賓臉書)

桃園積極保護小燕鷗棲地 候鳥復育成果亮眼 雛鳥數量大幅提升

台東馬偕醫院旁太平溪人工濕地迎來許多種候鳥。(圖/臺東縣政府環保局提供)

台東太平溪濕地 來訪鳥類數量與種類漸增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2023候鳥漫波 啾一夏!」活動,邀民眾前來了解沿海生態、生命及環境。(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2023候鳥漫波 啾一夏!」邀民眾認識並珍惜生態環境

紅冠水雞全家福,在大窠坑溪溪濱植生帶繁衍生息。(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快來搶拍! 台灣特有種黃綠澤蟹與冬候鳥黃尾鴝 泰山大窠坑溪現蹤

動保處至寵物鳥店進行禽流感監採樣監測。(圖/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

禽流感疫情嚴峻 動保處「強化防疫網」 努力守護產業及你我健康!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和雲林縣政府共同推動「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讓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復甦,提供鳥類良好的棲息環境。(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來自候鳥的肯定!雲縣府濁水溪揚塵治理有成 生態驚喜復甦」

嘉義縣政府要邀請民眾到嘉義縣,一起追天文奇景。(圖/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局提供)

嘉義追天文奇景 賞候鳥吃秋蟹正對時

黑面琵鷺已突破百隻,雁鴨科亦有500多隻,茄萣濕地候鳥季正如火如荼開演中。(圖/高市工務局提供)

候鳥季上演中!大量黑琵報到 高雄茄萣濕地賞鳥好所在

市長侯友宜與在地里長們開心合影。(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最美麗的生態教室! 泰山大窠坑溪重現河川綠生活、物種數量多達61種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1年已清除2572公斤海廢。(《今周刊》提供)

4年花65億「淨海」有效嗎?《今周刊》驚見垃圾伴候鳥載沉載浮

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左)與桃園市長鄭文燦(右)共同簽署植樹合作備忘錄,預計在許厝港的沿海區域種下1.68萬棵樹。(圖/富邦金控提供)

前進國家級重要濕地種1.68萬棵樹!富邦金控實踐Run For Green永續倡議

茄萣濕地寒林近期熱鬧滾滾,豆雁14隻同框。(圖/工務局提供)

獨眼豆雁勇敢留駐 茄萣濕地友善守護

彰化縣二林鎮一土雞場24日主動通報場內雞隻有異常死亡,經確診感染新型H5N2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彰化縣動物防疫所防疫人員27日完成該場土雞場撲殺清場及消毒工作。(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縣二林土雞場確診禽流感 27日完成撲殺清場消毒工作

1999年永安濕地被國際鳥盟列為重要野鳥棲地(IBA)。(圖/高市府工務局提供)

市府與台電攜手推動永安濕地生態教育 共創雙贏

 黑翅鳶(圖/張順雄攝)

最美猛禽黑翅鳶空降茄萣濕地 高手進擊樂除鼠輩

繼九月份紫鷺、池鷺及彩䴉等珍稀候鳥在濕地現蹤。(圖/工務局提供)

「鵟」風襲捲 「雉」遊「雉」在 茄萣濕地鳥事多

大量垃圾覆蓋馬尼拉灣的納沃塔斯紅樹林。(截自推特)

黑面琵鷺等瀕危候鳥吃塑膠!馬尼拉灣沿岸濕地堆滿垃圾,紅樹林恐「窒息」

美國加州保育區內的麗色鳳頭燕鷗被無人機嚇到,集體棄巢離去,留下約3000顆蛋在巢中(AP)

無人機墜落嚇到燕鷗集體棄巢 美國加州保育區內遺留3000顆蛋

中正一路印度紫檀金光閃閃。(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高市印度紫檀閃亮登場 打造候鳥天堂茄萣濕地發展再加分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其強指著北台灣地圖說,新北市的山海觀光資源豐富,適合打造精緻旅遊行程。(攝影:李梅瑛)

張其強:讓觀光客像候鳥,季節到來,就入境停留

交通部部長林佳龍更主持觀光主流化圓桌會議,邀集7大部會代表暢談如何在各領域促進台灣觀光發展。(盧逸峰攝)

「離開台北就會愛上台灣!」林佳龍:讓觀光客跟候鳥每年都想來

高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右二起)、天主教高雄教區總主教劉振忠、呂若瑟神父,共同呼籲大家響應澎湖惠民醫院重建募款活動,「風沙中的愛-澎湖惠民醫院重建公益音樂會」。(圖/徐炳文攝)

義大候鳥醫師杜元坤義診澎湖數年 願遺產全數捐助公益

入秋以後,來台的候鳥持續到茄萣濕地集合,罕見稀有的鳥類陸續現蹤。(圖/高市府養工處提供)

秋冬濕地好熱鬧 茄萣林園稀有嬌客現蹤

停留在印度的長程候鳥斑頭雁。(AP)

印度260餘種鳥類「25年內數量劇減一半」 孔雀、家鴿卻變多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熱帶雨林館開放參觀即將滿月,但傳出不少質疑的聲音。面對動物是否適應不良的問題,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紹先以館內「栗喉蜂虎」(見圖)為例,表示曾見過他們在天冷的時候自己到象魚池「洗溫泉」,「動物會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案」。(取自台北市立動物園網站)

熱帶雨林館開幕》夏季候鳥冷天自己「洗溫泉」 園方談設計爭議:提供動物在不同環境的選擇權

茄萣濕地驚見唐白鷺一身勁裝覓食休息。(圖/徐炳文攝)

茄萣濕地冬候鳥養精蓄銳準備北返 驚見稀有唐白鷺

台灣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首次發現禽流感,至今已15年,不僅無法擺脫陰霾,疫情還年年上演,為何禽流感無法完全根治?未來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圖/食力foodNEXT)

豬瘟未滅,禽流感又來亂!為何台灣15年來都無法根絕它?原來又是鄰國讓我們防不勝防…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6日在臉書發布照片,指光電業者在嘉義布袋鹽田施工,將毀了鳥類和濕地。環團則出面打臉,指當地反而是因工程降低水位才造成鳥類聚集。(翻攝自王明鉅臉書)

台大醫貼「怪手與候鳥照」稱光電將毀濕地 環團反打臉:工程讓鳥類數量不減反增

為了穿透冰山融化的噪音,鬚鯨降低歌聲的頻率。(美聯社)

鯨魚唱歌頻率降低、候鳥吃不到蟲,冬天犯罪率上升:你不知道的全球暖化影響

作者表示,扣了約束時間管制費就能回家嗎?並沒有,我們仍堅守崗位繼續我們的乘務員工作,午夜夢迴大家心酸往肚裡吞。(資料照,盧逸峰攝)

觀點投書:台鐵局停發約束時間管制費是拆散多少候鳥家庭換來的一紙休書?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台北市野雁保護區,是候鳥南遷避冬的重要中繼站,以雁鴨科種類最多,為台北市最珍貴的生態資源。(取自charlesshyu@youtube影片截圖)

台北華江雁鴨季登場 罕見雁鴨齊聚華江濕地

翠峰湖的白尾海鵰可稱台灣第一「奇鳥」;圖為日本北海道的白尾海鵰(呂紹煒攝)

呂紹煒專欄:台灣第一「奇鳥」─翠峰湖的白尾海鵰

炎炎夏日何處去?珍稀候鳥逗留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鰲鼓濕地黑面琵鷺和各種水鳥準備返家了。(圖/謝敏政攝)

冷氣團一波波報到 鰲鼓濕地冬候鳥賞鳥好時機

為防範禽流感,林聰賢15日表示,如果養禽業者無法做到高規格的生物防治,基於風險管理建議業者避開冬季養禽。(資料照,蘇仲泓攝)

防候鳥傳入禽流感,林聰賢提避開冬季養殖引爭議

鰲鼓濕地解說服務 分享候鳥棲地生態知識
無尾港冬候鳥季 賞鳥兼免費品嘗在地美食
許厝港溼地淨灘 守護候鳥棲息地 
迎接黑琵季 台江公園騎單車賞候鳥
秋風起 候鳥現蹤鰲鼓濕地
冬候鳥停留鰲鼓 羅文鴨6月還沒回家
稀有冬候鳥再訪 羅文鴨鰲鼓濕地現蹤跡  

稀有冬候鳥再訪 羅文鴨鰲鼓濕地現蹤跡  

如何在工作和愛情中找到平衡,是一門藝術。(圖/Atos@flickr)

「該為家庭放棄工作嗎?」做到這3件事,你也可以兩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