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李敏 文章列表
#
李敏
約 8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賴清德
國台辦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務實能源工作者的建言
不久前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討論能源議題,執政者口口聲聲的說核電不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而是能源選項的「多選題」。但委員會對臺灣企業購買無碳電力無門的苦難,視而不見,還是以回答是非題的態度,將核電排除在臺灣的能源選項之外。有媒體說委員會的討論是「反核」與「擁核」的論戰,更明確來說應該是「理想主義者」與「務實工作者」間的對壘。
李敏
2024-09-10 06:30
李敏
奔騰思潮
氣候變遷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眾人皆醒他們獨醉—披著非核家園當護身符,在金山銀山中裝醉
報載經濟部指示台電研議推出新的電力方案。初步構想,承諾RE-100,對綠電有所需求的企業,加價購買綠電;在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下,承諾碳稅壓力的廠商,可採用天然氣發電且有加入部份比例綠電的「低碳電力」(所謂的RE5-10),價格會比目前的工業用電價高,一般民生或不願意付較高電價的企業,使用價格最低,但排碳係數較高的電力,還說這些電是「普通艙」,低碳電力是「劃位座」,純綠電就是「商務艙」。
李敏
2024-06-20 05:50
非核家園
以核養綠
公投
新聞
政治
台灣建小型核電廠首要難題並非工程?學者曝難處:積極籌備也得10到12年
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新核能技術「小型核電廠(SMR)」備受矚目,除歐美國家投入運算建造SMR,台灣也出現引進SMR的聲浪。對此,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16日在《新能源時代》映後座談會表示,台灣未來要建立SMR絕對可行,且依據工業能力可大規模建造,最困難的在於前期法規部分。
許詠晴
2024-06-18 08:20
SMR
核電廠
李敏
新聞
政治
核二、核三必須延役?學者曝核電人才流失危機:台電再沒理由留下這群人
台電連年巨額虧損,加上2050淨零碳排目標,核電廠延役成為焦點,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16日在《新能源時代》映後座談會指出,他擔憂核電人才在台電的去留問題,目前讓6個核電機組有延役計畫最為重要,培育核電新進人才則不需太擔心,因為聘請師資都會確保教師具有核能教學的能力。
許詠晴
2024-06-18 08:10
李敏
核電廠
核能
新聞
政治
半導體將喪失競爭力?黃暐瀚指恐「無核溫水煮青蛙」:關鍵仍在賴清德
立法院4月30日三讀國民黨團「電價凍漲」提案,朝野吵不停。媒體人黃暐瀚引述清大原科院院長李敏所言,若台灣進入發電「無核時代」,屆時排碳會增加,電價可能會漲,「溫水煮青蛙,現在大家沒感覺,20年,可能叫苦連天。」
李瑋萱
2024-05-01 10:40
黃暐瀚
核能
供電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2024年10大必看韓劇排行榜》21部必追韓劇推薦!好片不只在Netflix
(2024年6月13日更新)2024韓劇推薦一次看!有打破《愛的迫降》收視紀錄的《淚之女王》、讓演員邊載錫大紅的《揹著善載跑》,接著還有Netflix的《魷魚遊戲2》、實力派演員池晟和田美都合體尬戲,李敏鎬孔曉振的《問問星星吧》都即將登場、還有朴寶劍、IU、孔劉等演員的精采作品,一起來看看2024有哪些精采韓劇吧!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4-25 17:35
朴敏英
羅人友
李起光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經濟
李敏觀點:搶救「台電」大兵?為何不見「螞蟻雄兵」!
電力系統電力的供應與負載必須平衡才能穩定的供電。電力系統的負載大於供應時,供電的電壓與電壓會下降,為了保護發電機組與用戶端的設備,當偏移達到設定點時,發電機組會發生連鎖跳機,供電系統崩潰,造成全供電區域的停電。系統供電能力是可以預測的,電力需求亦可依過往的數據,以及對當下環境了解,也可以有個預估值,這兩個預測的數字,都有不準確度,再加上還要考慮再生能源發電的不可控制性,與發電機組有故障的可能,預測的系統供電能力必須大於負載達一定的餘裕,多出來的供電能力用於不時之需。多出來的餘裕就是所謂的備轉容量,備轉容量可以是一個百分比率,也可以是裝置容量。
李敏
2024-04-23 06:50
李敏
台電
備轉容量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返核」之路
臺灣電力系統已陷入泥沼。核能電廠依序停役,替代的燃氣電廠與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進度無法確實掌控;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不如預期,即使可以趕上進度,沒有適當的儲能設施搭配下,如不棄電,對電網的穩定運轉已造成威脅。過度依賴化石燃料,系統發電成本與國際能源價格直接掛鉤,烏俄戰爭導致國際化石燃料價格飆漲,對臺灣的電價掀起滔天巨浪。天然氣運儲困難,安全儲量極低,嚴重影響能源供應安全,因應臺海情勢變化時,缺乏韌性。電力的二氧化碳碳排放強度居高不下,短期嚴重戕害臺灣產品的競爭,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淪為空談。
李敏
2024-04-19 06:4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能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核電廠延役為哪樁!
選舉落幕了,該想想該如何治國了!臺灣地狹人稠,98%的能源依賴進口,能源政策應是國家大政的重中之重了!談能源政策不能不討論電力政策,而臺灣該不該繼續使用核能發電是電力政策的核心。毫無爭議的,能源政策規劃最主要目的,就是確保供應的無虞、能源價格或發電成本的穩定、以及降低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李敏
2024-02-07 05:5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電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處理核廢料之完整藍圖
核能發電燃料體積小,易於運輸與儲存,核電機組一次更換燃料可以使用18至24個月;核能發電成本中,購買燃料成本佔比低,故發電成本不因國際能源價格飆漲而大幅度波動。更重要的是,核能發電單位發電量的碳排,幾乎是各種發電方式中最低的,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侯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資料,每度核電生命週期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量為每度24克,與陸地及海域風電相當,而大型光電的排放強度為每度48克。
李敏
2023-12-28 05:5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廢料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微量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謝長廷錯了嗎?
謝長廷在臉書上說微量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引爆藍綠政客間的口水大戰!駐日代表謝長廷的言論是否「恰當」,要從兩個層面來看,首先是科學面,再來是政治面。
李敏
2023-08-30 06:30
李敏
奔騰思潮
謝長廷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臺灣未來幾年會缺電嗎?
經濟部於今年6月中公佈了最新版之「110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比較109年與110年度報告中,電力系統裝置容量的規劃,可以發現臺灣在非核家園政策下,電力系統的困境。
李敏
2023-07-10 07:00
李敏
奔騰思潮
台電
風生活
國內
天氣太熱,男生「1穿搭」上街被當變態!網秒點破真相
天氣炎熱,不少人穿著清涼,不過一名男網友抱怨,他每次穿熱褲,朋友就會叫他不要穿,「原因是太娘」,但天氣熱時明明就很適合又涼爽,而且過去也有許多男星穿過,包含成龍和四大天王,讓他無法理解,為何現在人無法接受男生穿熱褲?文章一出,引發討論。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7-05 10:48
穿搭
男生穿搭
夏天穿搭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這個鈴鐺該怎麼掛?
2024年年初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戰火已經點燃,母雞們的廝殺已展開。一如所料的,選舉核心議題聚焦統獨與能源政策。5月29日媒體的報導說,賴清德表示「停機核能機組規劃維持緊急使用,以備不時之需」。雖然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三位傳說中的總統候選人,總算有人向「非核家園」政策開了第一槍。剩下的兩人也扭扭捏捏的拿香跟著拜。瞬間似乎大家都不反對,臺灣需要核能,但配套呢?既然恢復使用核能是共識,說來容易,但如何執行?這讓人想起一個童話故事,一群老鼠因有貓的困擾,大家開會決定給貓掛個鈴鐺就成了,散會;問題是這個鈴鐺該怎麼掛?
李敏
2023-06-14 06:4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電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5月29日媒體的報導說,賴清德表示「停機核能機組規劃維持緊急使用,以備不時之需」。三位傳說中的總統候選人,總算有人向「非核家園」政策開了第一槍。好一個「緊急使用,以備不時之需」,從新聞報導來看,賴是在回應「台灣不幸陷入戰爭,對外海運被封鎖,恐有能源缺口」,但不時之需,也可以做為供電能力不足時的基載機組啊!
李敏
2023-05-31 14:50
立委選舉
兩岸政策
非核家園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敬問侯友宜的能源政策
國民黨5月17日宣佈徵召侯友宜為2024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市長有豐富的行政資歷,民眾應該可以認同他的行政能力與執行力。他一路走來,戒慎恐懼,不對與市政無關的議題發表任何具體的看法,說出的話不是避重就輕,就是模稜兩可,躲躲閃閃的論述,避免傷害到「政治前途」。以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能源政策為例,媒體有報導過他的理念嗎?民眾知道他對能源政策的看法嗎?能源政策中的重中之重,他支持「非核家園」嗎?
李敏
2023-05-22 14:50
李敏
李敏觀點
能源
即時
風生活
娛樂
陸網瘋傳「林志玲遭家暴」急送醫!住院照曝「鼻子包一圈」真相讓人心疼
名模林志玲2019年和放浪兄弟(EXILE)成員AKIRA結婚後,就一直定居於日本,直到卸貨後一家三口才低調返台,而AKIRA先前也宣佈近期會在台灣展開演藝活動。不料,林志玲日前驚傳遭AKIRA家暴,甚至還爆出這次回台是因需要進行手術修復,然而受傷住院照曝光後,也讓大批網友相當傻眼。
古靜兒
2023-03-05 20:43
林志玲
AKIRA
家暴
風生活
娛樂
韓國男神李敏鎬爆逃漏稅!遭追討上億稅金…公司澄清「反遭專家打臉」
南韓娛樂圈近期連續爆出大咖藝人逃漏稅,李秉憲、金泰希、權相佑都因稅務問題登上新聞版面,而主演韓版《流星花園》、《TheKing:永遠的君主》的演員李敏鎬也陷入逃稅爭議,他和所屬的MYM娛樂需補繳韓幣數億元稅金。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02 17:55
李敏鎬
李敏鎬韓劇
李敏鎬逃漏稅
即時
風生活
娛樂
ChatGPT糗大了!大勢男團資料沒更新「李敏鎬、李榮浩都是成員」 網看對話全笑翻
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期掀起熱潮,不少網友都分享與其聊天的過程,就有一名「克拉」(韓團SEVENTEEN官方粉絲名稱)日前和ChatGPT討論愛團SEVENTEEN,沒想到可以創作、回答問題的ChatGPT,卻在克拉的問題中給予讓人爆笑的回答,意外引起熱議。
古靜兒
2023-02-24 20:02
SEVENTEEN
Woozi
李敏鎬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守住台灣》228草地音樂會高美館草坡25日登場 網路直播不錯過
《守住台灣》為主題的二二八紀念草地音樂會將於2月25日晚7點於高美術館草坡舉辦,人氣年年滿點的草地音樂會,過去受到疫情影響採直播或於異地辦理,今年將重新回歸高美館草坡辦理,透過萬人共唱的氣勢與氛圍,讓歷史情懷融入上萬民眾的情感之中一起同唱台灣翠青。
徐炳文
2023-02-24 00:00
高雄
草地音樂會
二二八紀念草地音樂會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死滅與再生:李敏勇詩帖特展開幕 陳其邁:回憶、反思不同族群見證歷史
以筆墨紀錄歷史,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李敏勇詩帖展移師高雄!市長陳其邁今(12)日出席「死滅與再生:李敏勇詩帖特展」開幕式,他表示,這是今年第一場高雄市二二八紀念活動,鼓勵大家前往觀展,回憶、反思台灣人不分族群、共同見證的歷史;同時也感謝李敏勇學長,展現身為台灣人為自由民主的盡責,並賦予許多啟明和勇氣,意義深遠。陳其邁致詞時談到,與李敏勇學長皆畢業自高雄中學,於求學時得知二二八這段歷史,歷史迴響不斷。他表示,主題「死滅與再生」是描寫台灣民主過程中最佳的形容,回溯二二八事件至威權戒嚴的白色恐怖,一路走來台灣人所受的苦難,相較其他民主國家坎坷,因此更加珍惜從困難土地生長的民主花朵,並相信這段歷史是發展過程中,不分族群共同珍惜、維護台灣自由與民主的意義所在。
徐炳文
2023-01-13 01:18
高雄
李敏勇
陳其邁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臺灣能源政策為什麼「瘋」了!
美國的智庫舉行年度「臺灣會議」,邀請臺灣政府官方代表與學者討論能源安全的議題,官方代表暢談臺灣的廢核經驗,以及宣稱廢核不導致臺灣缺電!有勞智庫費心邀請對臺灣能源政策持不同看法的學者與會,說明臺灣電力供應危機與減碳無著的實際窘況,會議主持人順勢在結語時不客氣用「簡直瘋狂」批評臺灣的非核政策,還強調這不是失言,而是忠言逆耳的警告。
李敏
2023-01-03 14:4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能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基興觀點:妙招挽救台電與國運
日昨,清大李敏教授提妙招救核四:將核四(不含土地)所有權出售,買主可與國際聲譽好的核電公司合作,日常操作者包括台電。台電回收核四的三千億成本,發電賣給台電。此「多贏」策略,可免台電破產、台電核能員工繼續工作、解決缺電問題、減碳、業界均可得無碳電力。至於法規,依照電業法,只要主管機關經濟部同意,旋即可行。標售核四又可戳破綠營反核「運轉核四還需很多年很多錢」的抹黑,因國際專家已知核四行情。
林基興
2023-01-02 14:30
林基興
林基興觀點
核四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核四何去何從?
2018年九合一選舉「以核養綠」公投獲得589萬的同意票,與反對票的比例約為6:4,該法律複決公投案通過,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一項,「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等同於民眾同意臺灣於2025年繼續使用核能。但執政黨不採取任何積極作為、不推動核四商轉,也不規劃運轉中核電廠的延役。2025年5月核三廠二號機運轉達40年後,臺灣即實質達成非核的目標。推動「以核養綠」的志工,提出「核四商轉」公投,進入二階段連署,達標成案後,與「反萊豬」、「護藻礁」、「公投綁大選」於2021年12月19日投票。在執政黨全力動員下,「核四商轉」公投案與其他三個公投案均未通過,「核四商轉」公投的同意票與不同意票的比例為4.7:5.3,與其他三個公投案的結果並無太大的差異。
李敏
2022-12-23 15:10
李敏
李敏觀點
奔騰思潮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半個世紀的更迭—德國核能政策
1973年10月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國家輸出組織,以石油為武器,對於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禁運,禁運持續至1974年3月正式結束,禁運期間全球石油價格上漲了近300%,從每桶3元美金升至近12元美金。許多國家都體認到能源供應與價格穩定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發展核能發電。在那個時代,德國與法國的核能發展是並駕齊驅的,兩個國家皆自美國引進核電技術,也都建構了獨立自主的核電工業。
李敏
2022-09-03 14:4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能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再說電價─放棄核電,卻由大戶承擔,對嗎?
蘇俄入侵烏克蘭,拜登帶頭要求世界各國經濟制裁蘇俄,杯葛蘇俄化石燃料的出口,造成全球化石燃料的全面上漲。臺灣發電配比中,化石燃料占比高達83.4%,台電公司的供電成本大幅飆升,將連帶電價飆高。
李敏
2022-07-18 15:10
李敏
奔騰思潮
電價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錯誤能源政策亟待亡羊補牢的勇氣與能力
2016年蔡政府宣告將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同時做出「十年內電價不會大漲」的承諾。2022年6月27日經濟部宣布調升電價,高壓與特高壓用戶漲15%,平均漲幅8.4%。這樣的漲幅算不算「大漲」,個人心中一把尺。但我深信這樣的漲幅將不足以填補台電與中油的虧損。台電官網公布的發電成本,並沒有誠實反應實際的狀況。
李敏
2022-07-06 14:4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能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電價暴漲,是「天災」還是「人禍」
蘇俄入侵烏克蘭,拜登帶頭要求世界各國經濟制裁蘇俄,杯葛蘇俄化石燃料的出口,造成全球化石燃料全面上漲,連帶電價飆高。臺灣的化石燃料幾乎百分百的依賴進口,而去年(110年)發電量中,1.1%為抽蓄、6%為再生能源(風、光、水、廢棄物……)、9.6%為核能,剩下的83.4%是化石燃料(煤、氣、油),發電成本上升,電價的調整看起來理所當然!
李敏
2022-06-27 14:50
李敏
奔騰思潮
電價
新聞
地方新聞
屏東
屏東文學前進元宇宙 「適合文學的日子」特展在屏東總圖登場
「適合文學的日子─那山那海那屏東」特展,19日起在屏縣總圖4樓的屏東文學館展出,除了展出23位屏東作家的作品、影像及聲音,屏東文學將首次前進元宇宙,結合NFT讓作家的聲音在未來成為數位保存資產。文化處表示,今年三月在屏東美術館展出的「文學的風吹來─那山那海那屏東」文學展,是屏東文學第一次進入美術館展出,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屏東文學的豐富面貌,文化處在屏東文學館推出系列二─「適合文學的日子─那山那海那屏東」,以作家的作品印證,在屏東的美麗山海之下,這裡的每一天都是適合文學的日子。這次的展覽結合23位屏東作家的作品,讀者不只可以閱讀作家的作品,還可以看見作家書寫的身影、聽見作家的聲音,感受作家們在山海裡寫作,誠如詩人李敏勇所說,屏東是有山有海有美麗田園的詩人學校,是家鄉的滋養,文學才能綻放如此豐美的姿態。現場展區包括:「屏東文學百年記事」、「聽見文學」、「海的路徑」、「文學元宇宙」、「屏東屏東」、「發光的抽屜」及結合石板屋的「北大武山之巔」。其中文學元宇宙主要結合NFT,讀者可以虛擬貨幣購買作家張曉風、李敏勇及郭漢辰的聲音,作為未來的數位文化資產,這也是屏東文學首次前進元宇宙。
陳逸群
2022-05-20 04:24
屏東
NFT
屏東美術館展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3月3日全島大停電是人禍
蔡英文以能源轉型之名,推動海市蜃樓般的「非核家園」政策,暴虎馮河不計代價發展再生能源,將帶動臺灣經濟起飛的電力系統推入泥沼,她與民進黨不具專業知識,不尊重科學的無良政客是這次大停電的罪魁禍首。
李敏
2022-03-06 15:00
奔騰思潮
停電
台電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福食」進口是面照妖鏡
政府公告開放福島地區食品的進口,「福島地區食品」簡稱「福食」,規避了民間稱「福島地區食品」為「核食」的尷尬。
李敏
2022-02-21 14:30
李敏
奔騰思潮
福島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明年一定缺電,難道公投前不知道嗎?
媒體報導,「郭台銘:明年一定缺電大家要做出應有的準備」,「工商協進會今早餐會 林伯豐:臺灣未來不能過度依賴仍會排碳的天然氣」,「台積電劉德音:至於不少企業家認為明年會缺電,劉德音則表示,短期的問題沒有討論太多。劉德音表示此問題要政府與民間合作,尤其是在綠能還沒有起來前,臺灣要怎麼度過。」這些偉大的企業家還真的是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啊!這些話不能早幾天講嘛,公投日過了才說,不就是廢話!
李敏
2021-12-29 07:10
李敏
奔騰思潮
公投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以騙術橫行天下的民進黨
政府呼籲不同意公投第17案「核四商轉」公投時欺騙民眾台灣不缺電。今年5月13ㄖ與17日黃昏晚上接連發2次大範圍的分區停電;在負載不高的冬季,未來2個月台灣電力系統供電狀況,均為供電吃緊的黃燈;台電公司已承認近期有以降壓或降頻供電的方,降低負載,以降低分區限電的風險。這些都是證明台灣目前的發電系統已有供電能力不足隱憂。
李敏
2021-12-18 06:40
核四
天然氣
能源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重啟核四,給台灣一個機會
四大公投日迫近,藍綠兩黨積極動員支持者造勢,本應就事論事的公投,已經被操作成選舉。造勢時單純的口號,談不上道理或理念,激情過後,輸贏雙方各自偃旗息鼓,社會將更加地兩極化。
李敏
2021-12-13 06:50
李敏
奔騰思潮
核四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為何不用核四廠替代燃煤機組?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於110年5月公佈「108年與109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明確的規劃至116年,電力系統中徐役與新增的發電機組與裝置容量。依據該規劃,台灣110年6月的可調控電力裝置容量為4898萬瓩,114年12月為4905萬瓩,幾乎沒有增加。如果111年5月13日與17日晚上都因太陽下山與夏季無風的原因,備轉容量不足,發生區域限電的事故。台灣未來5年內可調控之發電裝置容量無法提供足夠之備轉容量已毋庸置疑。
李敏
2021-11-16 06:40
李敏
李敏觀點
核四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四是「拼裝車」重啟危險?清大教授駁論點:TOYOTA原廠車也有台灣零件
重啟核四公投各界看法不一,總統蔡英文及民進黨人士曾多次表示,「核四是危險拼裝車,不應該重啟。」針對此類說法,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指出,就像去買日本TOYOTA原廠的車,裡面也有很多設備、零件是台灣製造的,現在是一個分工的時代,不同廠商有不同專業。
羅立邦
2021-11-13 08:30
李敏
核電廠
原能會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觀點
李敏觀點:重啟核四公投為那樁?
核四廠兩部機組,每部135萬瓩。2014年4月15日,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宣布將以無限期絕食的方式呼籲政府停止核四。2014年4月28日,行政院長江宜樺為了化解民眾疑慮,宣佈核四封存,在安檢完成後,不放置燃料棒、不運轉,日後啟用核四,必須經公投決定。核四廠於2015年7月1日開始封存。
李敏
2021-11-04 06:50
李敏
李敏觀點
王伯輝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新世代核能電廠
先看看全球核能發電的現況:2019年全世界有447部機組在33個國家運轉,總表置容量為39,744.5萬瓩,2020年總發電量為25,835.5億度。全世界有51部機組興建中,總裝置容量為5,376萬瓩。運轉中機組有103部已運轉超過40年,美國已有兩座核電廠4部機組拿到80年的運轉執照。目前興建中的核能機組:中國14部、印度6部、韓國4部、俄羅斯與土耳其各3部,美、英、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克蘭、孟加拉各2部。
李敏
2021-10-27 07:00
核能
壓水式反應爐
李敏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最近世界新聞常提到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有些新聞報導甚至稱此次能源風暴的衝擊可比擬1970年代初期,石油價格飆升所引發的石油危機。
李敏
2021-10-22 06:50
核能
核電
天然氣
風生活
兒童染疫無症狀比率高!醫師提醒「症狀不明顯」勿輕忽,親授快篩技巧確保安全
新北爆發幼兒園COVID-19群聚感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今(10)日說,兒童無症狀及輕症比例高,若有接觸高風險者或場域,無症狀也要提高警覺。
中央社
2021-09-10 17:56
防疫
兒童
疫情
品味生活
亞洲男神李敏鎬三度連任正官庄全球代言人
李敏鎬代言的「正官庄高麗蔘精EVERYTIME」系列穩坐銷售熱門排行榜第一名,熱銷超越1,300萬包,充分展現歐巴無遠弗界的強大魅力。
唐可欣
2021-07-22 13:57
李敏鎬
正官庄
高麗蔘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太陽光電可以部份遞補核二廠一號機的供電嗎?
核二廠1號機於7月1日夜晚降載停機,有可能自此功成身退邁入歷史。
奔騰思潮
2021-07-08 05:50
停電
台電
經濟部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現有核電廠延役救臺灣
我們將17日臺電官網上所列出所有歲修電廠的裝置容量加總(包括民營的麥寮電廠3號機),共412.6萬瓩,扣除即將於6月初停止運轉的核二廠1號機裝置容量(98.5萬瓩),今年盛夏可用的裝置容量將較5月17日增加314萬瓩,但比可能需要的481萬瓩,還少173萬。
李敏
2021-06-14 07:10
核能
核電
台電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習慣等分區停電通知的焦慮了嗎?最好是!
民國110年,5月分13日與17日,五天兩次大範圍分區停電。13日分區停電的肇因是超高壓變電站執行測試時,人為誤失;興達電廠折損220萬瓩供電,「號稱」有350萬瓩備轉容量的電力系統,居然無法承受,必須緊急分區停電;幾乎在開始分區停電的同時,府院黨高層與側翼環保團體幾乎同時將此事定調為「電網」問題,在能源轉型的大旗下,我們怎麼可能「缺電」。
李敏
2021-05-25 06:50
停電
台電
杜紫軍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外推455公尺,所為何來!
政府執意要在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今年6月到2025年5月,核二廠與核三廠4部大型機組,超過400萬瓩將停止運轉,加上政府堅持不用的核四廠的270萬瓩,每年將減少530億度發電量,這些發電量以天然氣取代,每年需要進口約800萬噸的天然氣。政府規劃興建於大潭(3部)、興達(3部)、台中(2部),興建8部總裝置容量971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大潭3部機組中的2部,112.35萬瓩分別於2022年與2023年商轉。其餘6部機組共746萬瓩,於2024~2025年商轉。未來還有協和與通霄二期5部機組共590萬瓩。另外,民營嘉惠電廠一部51萬瓩的複循環機組會於2021年夏天供電,這些機組能否如期完工還有變數,最不確定的是台中火力電廠共260萬瓩的兩部機組,因台中市長堅持先拆後建而遲遲不能動工。
李敏
2021-05-10 06:40
核能
天然氣
核四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比了才知道,續用核電勢在必行
關心電力的讀者,看看下列數字:臺灣地狹人稠,總土地面積約為世界之0.06%,人口約為世界之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31人,低於孟加拉的1,261人,高於韓國的534人、日本的342人、是德國229人的3.2倍。2019年臺灣使用電力2,500億,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8;年人均用電量10,620度,排名第9,稍低於韓國的10,701度,但高於德國的6,468度與日本的7,364度。
李敏
2021-04-29 07:00
核能
氣候變遷
核電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核能是潔淨能源是無庸置疑的
能源是人類文明的基石,但將人類的文明推向高峰是電能。電能使用方便、乾淨、安全,可以讓人類更廣泛的利用各種初級能源。電能係透過其他的能源轉換而來,發電設施與能量轉換過程都會消耗地球的資源、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也會對人類生命與健康帶來衝擊。能源使用的經驗顯示,沒有任何一種能源是百分百的潔淨,是百分百的綠,某一能源是否潔淨或綠,可以是主觀的認知,但總該有客觀的依據吧!
李敏
2021-04-16 05:50
核能
核電
核四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核四燃料外送—荒腔走板的政治秀
核四廠最後一批120束燃料於3月27日運送至美國,媒體以「重啟無望」為標題做報導。核四廠共1774束燃料,分九批外送,第一批是在2018年六月「以核養綠」公投投票前起運的。民進黨的伎倆是藉由核四燃料的外送,宣示它已廢除核四,向支持者邀功,騙取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選票。套句「核四商轉」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的話,「汽油被抽走了,不代表整臺車就要報廢,只要把汽油加回來,或是買新的汽油即可,這是基本常識。」
李敏
2021-04-10 07:00
核能
核電
燃料棒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中華核能學會的立場—非核不可
七彩能源:煤、氣、核、水、風、光、地熱、……。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七彩能源各有優劣,都有環境與生態的衝擊,也都有健康的風險。能源供應與價格的穩定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台灣地狹人稠,能源超過98%依賴進口,能源多元化是必要的。贊成核能的人,從不反對其他能源的發展與使用,但是反核者卻堅持將台灣80%的電力,放在氣與煤2項均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並導致溫室效應的能源類型。目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危機,減少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各國能源政策的當務之急,而核能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低的,則是毋庸爭辯的科學事實。
李敏
2021-03-27 06:40
核能
公投
反核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