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總愛回憶過去?別被大腦騙了,英國心理學家建議每周「懷念」別超過3次

2018-01-30 08:20

? 人氣

回憶的捍衛者和反對者們常常打得不可開交,捍衛者們認為回憶總有一種魅力,回憶裡已故的爺爺做飯是最好吃的;小時候的友誼是最單純的;童年看過的動畫片玩過的遊戲,都是經典,比現在小孩兒喜歡的那些,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反對者則是這麼反駁的:

「世界一直是糟糟的樣子,只不過那時候你單純,感官都還沒打開,再爛的劇都能津津有味追下去。有些人那時候行,現在不行了。有些人那時候在,現在不在了,這都加重了你的錯覺。現在的你複雜、多疑、挑剔、你本能地抗拒,經常不高興,因為你知道的多了。」

所以,今天我們就想跟你聊聊,我們為什麼會喜歡回憶過去?回憶真的有那麼美好嗎?

(圖/
 

過去是留底照片,回憶則是美圖自拍

我們對於過去經歷和事件的記憶,被稱作「情節性記憶(episodic memory)」。人們往往認為,自己回憶起的情節性記憶,都是準確、真實的。

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我們開始記住一件事,到事後去回憶它,在整個過程中,差錯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一個環節。

重構記憶(reconstructive memory)理論告訴我們:回憶是我們在對某一段情節性記憶進行重構,而這一過程會受到很多影響,比如個人感知、想像、對外界客觀事實的記憶、信念、社會影響等等。

例如,大眾文化總是告訴我們,長大之後我們和周圍人更難以交心,所以,我們在回憶小時候的友誼時,記起來的全是和朋友吃著薯片喝著可樂打遊戲的日子,會想像當時的關係比現在更加「純粹」。

我們的大腦會選擇性地遺忘小時候關係中幼稚的爭吵、不加掩飾的惡意,而強化那些「分享零食就是好朋友了」美好時刻。

(圖/
 

此外,當我們只真正記得過去發生某事的某些方面時,我們的大腦會進行虛構(confabulation),即通過已有的、與事件本身無關的知識,來「自動補完」這段記憶,讓重構的記憶更加完整連貫。

所以我們在重構記憶的過程中,經常會「記錯了」,甚至出現與事實相差甚遠的情況。

(圖/
 

物還在、人還在,歲月已經不再了

懷念過去,不僅是懷念某段記憶本身,也可能是在懷念曾經自己的某些狀態

筆者身邊有一些朋友,總是很懷念學生時代,也總是很羨慕那些還在學校讀研究生的朋友。還有一些已婚的朋友,總是很懷念單身的日子。

發生的事情無法逆轉,曾經的時光無法倒流。相對於現在,過去是一種永恆的喪失。

長大後的我們,失去了小時候那種無憂無慮、不必為未來打算的輕鬆感覺;工作之後,失去學生時代的寒暑假,和那些跟朋友們在校園裡無所事事閒逛的時光;結婚後,我們也會失去單身和戀愛時的自由,扛起許多必須負擔的責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