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菅義偉訪美前的「三國演義」,習近平動作頻頻的潛台詞:台灣、台灣、台灣!

習近平在武夷山視察茶園。

日本首相菅義偉將在4月16日訪問華府,成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第一位會晤的外國領袖。原本兩人計畫4月9日就要見面,不過日本政府4月2日突然宣佈「相關活動順延一周」,後來菅義偉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會談成功需要時間準備,才將具體日程安排在16日」。雖然好事多磨,但日相成為美國新任總統入主白宮後的首位國家級貴客,這確實是史上頭一遭,此這場「拜菅會」也被視為「日本外交的勝利」。不過在東亞日益緊張的區域情勢之下,老子所說的「禍福相倚」,似乎也成為這場美日峰會的最佳註腳。

拜登政府上個月對美中關係頻頻表態,包括國務卿布林肯出訪日韓、在阿拉斯加會晤楊潔篪、在布魯塞爾拉攏北約盟友,顯然就是在打造「對中包圍網」;被提名為印太司令的美國海軍上將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警告「中國犯台已迫在眉睫」;拜登更在上任後的首場記者會疾呼「美中關係是民主與獨裁之爭」、「在我總統任內,中國別想當老大」—日媒《現代ビジネス》便指出,拜登政府若要打造「對中包圍網」,日本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那麼日本該怎麼拿捏處在美中之間的尷尬分寸,顯然是菅義偉此趟訪美最頭痛的難題。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18日在安克拉治登場,布林肯與楊潔篪在會談中互不相讓、火花四射。(美聯社,風傳媒合成)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3月18日在安克拉治登場,布林肯與楊潔篪在會談中互不相讓、火花四射。(美聯社,風傳媒合成)

雖說美日領袖碰面,等待兩人溝通的問題很多,包括新冠疫情、全球暖化、東京奧運、北韓核武、北韓綁架、日韓關係、半導體供應鏈,乃至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島,中稱釣魚島)爭議、新疆維吾爾人權、香港民主等等。但其中最讓日本為難或者舉旗不定的,恐怕就是台海危機。因為拜登可能希望日本清楚表態,萬一中國真的出兵攻打台灣,日本究竟要扮演什麼角色?

精通東亞事務的東大教授松田康博最近指出,日本對此問題始終保持「戰略模糊」。但美方若要菅義偉「講清楚、說明白」,日本從安倍晉三以來對美中盡可能保持等距(安倍除了跟川普麻吉,習近平去年若非疫情也會訪日)的外交策略就會破局。

日本首相菅義偉對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及國務卿布林肯致意。(由左至右,美聯社)
日本首相菅義偉對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及國務卿布林肯致意。(由左至右,美聯社)

菅義偉3月29日上午曾短暫離開的首相官邸,走到對面的眾院第一議員會館。因為他的老長官安倍晉三的議員辦公室就在這棟12層大樓的最上層。日媒《Diamond Online》說,安倍與菅義偉這對老搭檔自從去年10月以來就不曾單獨見面,菅義偉會在此時拜訪老上司,就是想要借重曾與小布希、歐巴馬、川普等美國總統會晤超過20次的安倍經驗。日本放送協會(NHK)稱前後任首相談了50分鐘,至於兩人談了什麼,菅義偉只說「非常有意義」。

雖然拜登對中國的定位是戰略競爭國,不像川普政府那樣急著全面拉高對立態勢,但日本總合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理事長田中均認為,包括香港、新疆的民主與人權爭議;圍繞台灣、東海、南海的區域摩擦,仍然會繼續加深美中之間的戰略矛盾。田中均指出,包括美中經濟的脫鉤、香港的中國化、還有台海的緊張情勢,都是日本必須密切關注的重要議題。

日媒時事通信社也說,由於日本朝野都希望菅義偉這趟訪美,能夠跟上國際社會的腳步,對中國的人權議題積極表態,包括美方也對日本政府施加壓力。但中國畢竟是「一衣帶水的鄰國」,更是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日本政府一直設法避免與中國的對立關係更為激化,感受到內外壓力的菅義偉雖然日前在東京電視台的節目中說「日美在自由、人權、法治等方面擁有一致立場」,但親近菅義偉的人士則透露「有些事可以用說的,但不能真的做」。

2021年3月12日,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4國領導人以視訊方式進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AP)
2021年3月12日,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4國領導人以視訊方式進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AP)

左右為難的菅義偉政府,除了承受來自國內與太平洋對岸的壓力之外,北京也在他啟程訪美之前先給東京打了預防針。4月5日清明節這天,台海兩岸都是國定假日,但人在北京的中國外長王毅卻沒有放假,而是在晚上6時左右撥了一通電話給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根據外務省後來公布的細節,這通電話比菅義偉上個月親訪安倍談的還要久,兩人總共談了1個半小時。

外務省對「中日外長談了什麼」介紹的比較保守,說是兩國確認了彼此對於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希望在來年的日中外交正常化50周年能夠加強交流與對話,也對北韓問題、緬甸情勢、新冠疫情、氣候變遷交換意見,茂木則對王毅表達了對於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爭議、中國海警法、南海情勢、香港問題、新疆人權、中國禁止輸入日本食品的擔憂,至於王毅的反應則是沒有多談。感覺雙方雖然觸及敏感話題,但基本上還是一團和氣。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國務卿布林肯(左),16日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右)、防衛大臣岸信夫舉行美日「2+2會議」。(由左至右,美聯社)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國務卿布林肯(左),3月16日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右)、防衛大臣岸信夫舉行美日「2+2會議」。(由左至右,美聯社)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對談細節中,雖然也提到日本外務省說明的部分,但更引人注意的卻是被外務省略去的王毅態度,其實還是展露了「戰狼外交」的些許「風采」。王毅除了對茂木敏充強調「日本應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精神,確保兩國關係不折騰、不停滯、不倒退,不捲入所謂大國對抗」,更希望日本「作為獨立自主國家,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而不是被一些對中國持有偏見的國家『帶節奏』」。

對於日本所表達的諸多關切,王毅的回應則是「闡述了中方在釣魚島、南海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反對日方介入涉疆、涉港等中國內政,要求日方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作為近鄰對中國的內部事務保持起碼的尊重」,甚至直接要求日本政府「不要把手伸得太長了」,提醒日方「日美有同盟關係,中日也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日本同樣有履行條約的義務」。

王毅在電話裡對茂木所說的「不要把手伸得太長了」、「不要被對中國有偏見的國家『帶節奏』」,被《日本經濟新聞》解讀為「劃下了菅義偉訪美的紅線」,也反應了北京在「拜菅會」前的不安。《日經》還注意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無論是在中方或日方所公布的對話細節裡,兩國(或者說兩人)均未提及一個可能最受關注的問題:台灣。

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與美國總統尼克森。(美聯社)
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與美國總統尼克森。(美聯社)

台灣不但可能是下個星期「拜菅會」的重頭戲,《日經》認為台灣更是習近平最關心的問題。因為對企圖在2022年繼續連任中共總書記的這位政治強人來說,台灣問題可能是左右他政治命運的關鍵變數。許多分析家都已經指出,菅義偉這趟訪美,極可能在與拜登的聯合聲明中再次提及「台海局勢的穩定至關重要」。但《日經》也指出,台灣海峽不是美日峰會的文件中經常會提到的話題。

上次美日峰會提到台灣的安全,甚至列入會後的聯合聲明,已是1969年佐藤榮作與尼克森(Richard Nixon)時代的往事。在這份聯合公報中,雙方同意台灣的和平與安全,對於日本至關重要;佐藤在1965年也曾與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共同發表了一份「支持中華民國」的聲明。但在時任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操盤之下,美國與日本卻先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且不再承認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

當然在半世紀過後,兩岸與東亞的情勢彷彿滄海桑田。今年3月的美日「二加二」(外長+防長)除了發表「強調台海和平重要性」的聯合聲明,而且這兩國一改向來只是「敦促兩岸和平對話」的態度,竟然宣稱他們考慮聯合應對可能發生的任何危險情勢。即將職掌印太區域兵符的海軍上將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也向國會警告他認為中國可能在6年內對台動武,加速實現他們取代美國的野心。

習近平在武夷山視察茶園。
習近平在武夷山視察茶園。
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搭乘竹筏遊覽武夷山九曲溪。
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搭乘竹筏遊覽武夷山九曲溪。

美國對中國武力犯台正在提高警戒,而曾任《日經》中國分社社長的資深記者中澤克二認為,習近平最近的動向也顯示他確實對台灣念茲在茲。包括習近平在3月下旬造訪武夷山,表面看似跟妻子彭麗媛悠閒品茶、甚至搭乘竹筏沿著九曲溪順流而下,但在這之前布林肯與楊潔篪才在阿拉斯加鬧得天下皆知。中澤克二判斷,習近平對福建行程的安排,其實是想對外界傳達一個態度:中美官員在阿拉斯加的不歡而散,並未對他造成影響。

中澤克二指出,習近平的福建行其實也是「反‧對中包圍網」大戲的序幕。在他離開福建的6天之後,這件事也逐漸清晰起來。中國外長王毅從中東返國之後也直奔福建,就在他打電話給茂木敏充的前幾天,他在福建南平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外長,王毅也在廈門見了南韓外長鄭義溶。這幾場發生在福建的會談,顯然是針對布林肯所組織的「對中包圍網」而來,而且《人民日報》旗下的一個公眾號(《環球雜誌》副總編輯劉洪的「牛彈琴」)甚至表示:「別忘了,福建對面就是台灣,就是給台灣看看,這麼多國家支持中國,台獨死路一條!」

中國外長王毅(右)與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1日在福建南平舉行會談。(新華社)
中國外長王毅(右)與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1日在福建南平舉行會談。(新華社)
中國外長王毅(右)4月3日在廈門與南韓外長鄭義溶舉行會談。(美聯社)
中國外長王毅(右)4月3日在廈門與南韓外長鄭義溶舉行會談。(美聯社)

中澤克二認為,無論是在武夷山上喝茶的習近平,還是在南平與廈門會見五國外長的王毅,這些安排在台灣對岸的活動,包括王毅那通跟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的通話,其共同的潛台詞就是「台灣、台灣、台灣」。

除了這些外交動作,北京也沒有忘記武的那一手。在王毅與茂木敏充通話的前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宣布遼寧號航母編隊在「台灣周邊海域」舉行演習。《環球時報》6日更宣稱台灣東部海域的遼寧號艦隊、加上出現在台灣西部空域的解放軍戰機,已對台灣形成「包圍」態勢,證明解放軍有能力孤立台灣,相關演練更是為了防止外國介入。

不過在阿拉斯加中美會談過後,北京更為重視的顯然還是透過外交途徑,避免真的遭到國際孤立,落入「對中包圍網」的口袋陣地。因此習近平7日在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通話中,也表示中歐關係正面臨「各種挑戰」,呼籲歐盟能「獨立」做出正確判斷。地球另一端的歐洲暫且不談,南韓已經讓鄭義溶到廈門參加王毅的對台大戲,菅義偉下個禮拜訪美會不會讓北京失望、會不會真的跟拜登一起「介入中國內政」,想必習近平跟王毅正睜大眼睛等著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