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法  

約 60 項搜尋結果
動保團體昨天到農業部抗議,要求廢除豬隻活體拍賣。(圖/作者提供)

朱淑娟專欄:不只豬瘟非疫國,也要廢除豬隻活體拍賣

民眾遛狗未繫繩經勸導不聽、未經許可持有獸鋏,最高可開罰新台幣1萬5000元罰鍰,今日上路。(示意圖/呂紹煒攝)

家有貓狗的人注意了!1縣市寵物新規定今天上路,違規就重罰15000元,很多人還不知道

27歲男子趙育慶以火烤、熱水燙等可惡行為虐死5隻貓,被依《動物保護法》起訴。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新新聞資料照)

男子「火烤、熱水燙」虐殺5貓 律師讚法官一句話:知道他的認罪是偽裝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被爆關說比特犬咬人案,她反嗆是沒憑沒據的瞎抹黑。(資料照,顏麟宇攝)

被點名關說比特犬案 苗博雅砲轟這2人:請主人管好別亂咬

台北市議員楊植斗被點名曾替比特犬飼主關說,他緊急親上火線回應。(資料照,蔡親傑攝)

被爆關說比特犬咬人案 楊植斗還原「致電動保處」過程:我沒有喬事

比特犬在台灣不斷傳出咬人事件,日前雖然已經有修法加嚴,但台北近期又傳出兩起咬人事件。(示意圖,非當事狗/取自Pixabay)

比特犬兩度襲擊路人!寵物有攻擊性會被安樂死嗎?台灣高等檢察署分析給解答

農業部擬將955個物種列入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不少專家和網紅對此發表反對看法。(示意圖/Pixabay)

最少罰5萬!農業部擬新增955種禁養動物名單 內行憂:很多在台灣有一定數量

六福村東非狒狒逃脫事件一度引發熱議,本次農業部《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中,也增訂「六福村條款」。(圖/翻攝自臉書)

野生動保法草案通過!增訂「六福村條款」、禁用獸鋏 原民獵捕保育動物「刑罰全面除罪化」

新莊一名婦人拿糯米腸餵食別人養的15歲老狗,導致狗狗「急性胃扭轉」枉死。(圖/翻攝自臉書/愛新莊我是新莊人)

「看牠太瘦」好心餵食糯米腸…15歲老狗急性胃扭轉枉死!新北婦遭函送動保處

身障、身心障礙,示意圖。(資料照,謝孟穎攝)

楊岡儒觀點:身心障礙者之司法保護—檢方與心智十二歲被告認罪協商案

動保處稽查人員會同警方前往查察。(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積極查獲外籍移工宰殺山羌 已違反野保法

動保法修正草案擬禁止夜市撈金魚,但受到攤商反彈聲浪影響,農委會改口只限制哺乳類。(示意圖/Photo AC)

夜市撈金魚不罰了!動保法急轉彎 難擋商家反彈…農委會改口:先禁哺乳動物

狒狒移送北市立動物園檢驗。(圖/林務局提供)

觀點投書:狒狒逃脫,農委會也失蹤了?

英國藝術家展出殺死上千隻蒼蠅的作品,被世界最大的動保組織痛批侵犯生存權。(圖/取自Kunstmuseum Wolfsburg)

這算藝術嗎?博物館超獵奇展品「殺死上千隻蒼蠅」,動保團體怒批:不尊重昆蟲

全台逾千人搶認養 黃金獵犬直播抽籤找新主人

經獸醫師檢視目前2隻幼犬狀況正常,本處已呼籲曾目擊民眾踴躍提供線索,另先行懸掛告示布條,宣導勿傷害動物,以免受罰。(圖/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美濃疑流浪幼犬被丟水溝淹死 動保處將追查遏止傷害動物行為

台中市議員周永鴻在議會質詢時提出,殯儀館附近河川中,經常可以發現有些喪禮習俗上會用到的「帶路鴨」和「開光雞」的雞或鴨被棄養的問題,希望市府進行處理。(圖/記者王秀禾攝)

「帶路鴨」和「開光雞」棄養問題 中市府將與殯葬公會擬雞鴨登記制度

動保處同仁前往稽查,業者確實無營業。(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針對特定寵物店家販售病犬稽查 動保處重申依法裁罰 嚴厲譴責栽贓抹黑

儘管「以收養代替購買」獲得越來越多人響應,但流浪動物問題依然存在。(資料照,取自微博)

觀點投書:連郭台銘都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台大醉月湖的鵝遭校外人士疑似殺害並裝箱帶走。(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大醉月湖公鵝遭獵殺裝箱帶走 網友怒指:是慣犯

相信動物協會近年在北北基致力推動「母犬絕育計畫」,協會近來推出的募資計畫在短時間內就達到125萬的目標。示意圖。(資料照,陳明仁攝)

「不能這邊救了,那邊又生了!」動保團體「紮女養成計」5天募了125萬

流浪動物收容零撲殺政策在2017年2月上路,雖浪浪們躲過「十二夜」的命令,但同時也產生收容所爆滿超收的問題。示意圖。(資料照,陳明仁攝)

收容所超收爆表到573% 歷經「十二夜」續命後,台灣浪浪過的好嗎?

作者指出,現行動保法對於遊蕩(流浪)動物的保護事實上相當不足,以致相關行政單位處理流浪動物時,無法實際解決流浪動物及落實保護。(示意圖/陳明仁攝)

觀點投書:救救動物們 先從修動保法開始!

台北市知名咖啡廳遭到民眾指控虐待浣熊,店員更有次放任牧羊犬攻擊浣熊。(取自臉書)

咖啡廳「放狗咬浣熊」惹眾怒 業者:想用牧羊犬來把浣熊趕進籠內

瀕危物種北方斑點鴞(Northern Spotted Owl)。(美聯社)

保護瀕危動物還要考量「經濟因素」?川普政府鬆綁動保法規 環團誓言守護

農委會林務局與各縣市政府、警政署保七總隊大規模稽查平地商家是否違法販賣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圖為被查獲的保育類象牙產品。(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野生動物保育全國大稽查!林務局查獲3件保育類象牙產品、20具非法販賣獸鋏

藏獒、比特犬、日本土佐犬、巴西菲勒犬和阿根廷杜告犬都被澳門政府列為禁止飼養的品種。

謝宜斌觀點:防範未然,危險寵物應提高飼主看管義務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身陷「貓咪風暴」,對此,長期投身動保運動的動保人士黃泰山,26日傍晚在臉書發文,替姚抱不平。(資料照,取自關懷生命協會網站)

「支持動保的政治人物應該要鼓勵」 黃泰山替姚文智抱屈

動物運送,要依照動保法規定妥善對待,就算是運送,也不能發生虐待情事。(圖/台灣動物新聞網@youtube)

還記得兩年多前,被重摔致死的「阿河」嗎?牠的悲慘遭遇將改變其他動物的命運

寵物美容師用熱溶膠把狗打到流血 依動保法開罰1.5萬
北市動保處近期接獲通報,士林、中山區發生多起台灣藍鵲飛撲民眾事件,並有民眾以BB槍、棍棒回擊,此舉恐將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北市動保處提供)

民眾遭台灣藍鵲飛撲 竟以BB槍回擊 動保處:可罰6至30萬罰金

試管肉製成的炸雞料理。(圖/曼菲斯肉品)

如何吃塊炸雞,又不用殺死一隻雞?「試管肉」放眼國際市場

立法院今(11)日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立法院今(11)日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禁止人們「購買」、「食用」或「持有」貓狗屠體及內臟、或含有貓狗肉成分的食品,若違法最高將處25萬元以下的罰鍰。(顏麟宇攝)

立院三讀《動保法》吃貓狗肉最高可罰25萬元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表示,針對放生的議題,她個人的立場是要解決棄養的問題、反對任意放生,修法是為了解決政府沒有從源頭管理棄養機制的問題。(蘇仲泓攝)

「你在跟我對幹膩?」林岱樺道歉 網友諷「高雄人快棄養她」

林岱樺主導《動保法》、《野保法》修法協商,要求政府收容民眾放生的野生動物,並稱此主張獲得環保和動保團體認同,曾與林岱樺辦公室討論的學者們,8日發表聲明,直批林岱樺「公開撒謊」。圖為林岱樺。(資料照,盧逸峰攝)

林岱樺稱「動保團體同意放生條款」與會學者批:公開撒謊

零安樂死明上路,新竹市動保所3日表示,為保障動物福祉及配合農委會政策,已啟動5項配套措施,積極辦理各項因應作法。(新竹市政府提供)

動物零安樂死明上路,動保人士憂出現棄養潮

流浪犬貓零撲殺 明年2月如期上路,但很多縣市政府還沒準備好。

「犬貓零撲殺 明年2月如期上路」,曹啟鴻:16縣市困難有待解決

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曾傳出5犬隻圍攻1隻當地有人餵養的流浪貓,貓咪當場慘死。(取自台北貓慘案 全民來報案臉書)

暗夜街頭縱犬殺貓,北市恐已有千貓受害

為推動絕育計畫、擴大流浪犬控制能量,農委會整合全國獸醫師,下鄉投入醫療資源缺乏、偏鄉離島地區,進行巡迴絕育及動保宣導工作。示意圖,此非流浪犬。(資料照,風傳媒攝)

整合全國獸醫力推絕育 農委會擴大流浪犬控制能量

台大化工系澳門僑生陳皓揚去年年底虐殺街貓「大橘子」,16日在台北地方法院首次開庭。(陳明仁攝)

僑生虐殺「大橘子」案開庭 徐巧芯、林義傑到場呼籲法官重判

犯下台北市溫州街街貓虐殺案的陳嫌,再度對寵物餐廳認養的街貓「斑斑」下毒手。(取自動物誌粉絲專頁)

「壓力大無處宣洩」虐殺「大橘子」台大生陳皓楊再對街貓下毒手

全台連日高溫炎熱,桃園機場4日因地勤疏忽,將機坪等候運送出口的上百隻幼鳥與5隻貓狗活活熱死。圖為桃園機場。(資料照,方炳超攝)

桃機地勤疏忽放鐵櫃 待運貓狗活活熱死

若誘食保育類禽鳥可能造成幼鳥喪失自主覓食能力,民眾帶來的肉塊也有衛生疑慮。(圖片取自高雄都會公園官網)

誘食保育類禽鳥觸法!可開罰10萬以上

台北市寵物登記最新規定,家貓也必須做登記,若未依期限登記,可罰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圖為總統愛貓蔡想想。(取自蔡英文臉書)

養狗養貓記得去登記 沒登記北市最高開罰5萬

「萬人凱道送小白活動」》發起人應鳴天表示,活動是為了酸易受煽動的無腦台灣人,沒想到竟不少人信以為真。(取自萬人凱道送小白,國防部長出面道歉臉書專頁)

「萬人凱道送小白」活動 發起人:為酸易受煽動的無腦台灣人

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調查,各地肉品市場驅趕豬隻的工具,依然以電擊棒和尖刺的棍棒為主,造成豬隻在拍賣過程中遍體麟傷,圖為小豬被保定器拖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小豬運送擠壓暴斃,到市場還要被電擊毆打」殘酷的豬隻活體拍賣待廢除

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使用動物安樂死藥物輕生。(中天新聞截圖)

朱淑娟專欄:一個獸醫師之死

台大僑生陳皓揚虐殺「大橘子」,17 日遭起訴,最重可判1年徒刑。圖為追思大橘子。(大橘子案志工團提供)

虐殺「大橘子」 台大僑生遭起訴

放烏龜會長壽的迷思,讓烏龜變成熱門放生物種,捕捉的烏龜在狹窄的空間裏反而造成更多傷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朱淑娟專欄:放生,做誰的功德、造誰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