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國通膨壓力未解,資金再度湧入避險資產。根據最新統計,黃金價格今年以來大漲近30%,白銀也不遑多讓,年漲幅高達27%,更一舉創下13年來新高。投資人追捧熱潮不斷,甚至讓民間掀起一場「翻箱倒櫃找銀幣」的全民運動。
美國民眾瘋搶1965年前硬幣,25分銀幣竟可變現26倍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各地興起一股「淘銀熱」:因1965年以前鑄造的25分硬幣含有高比例白銀,光是熔化價值就高達6.5美元(約新台幣192元),與原始面額0.25美元相比,等於翻漲26倍、上漲2,500%!。許多民眾開始翻找舊硬幣、銀飾,甚至有拆屋工人從老牆壁中挖出超過2萬美元的銀幣「寶藏」。這股尋銀熱潮,可能意外挖出一筆可觀的現金價值。
不只是避險!白銀還撐起綠能產業供應鏈
除了傳統的避險需求外,白銀也是新能源技術的關鍵原料。尤其在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過程中,白銀具有不可替代的導電性與反射性。隨著全球綠能轉型、再生能源擴張,工業對白銀的需求急劇上升,也進一步推升其價格表現。
同時,銀飾與銀器需求也回溫。不少珠寶店透露,近期收到大量詢問,許多民眾趁高價出清繼承的銀餐具或銀飾,進行變現。
花旗:白銀上看46美元,黃金反而可能震盪回落
根據《Business Today》報導,花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白銀在未來6到12個月內,有望挑戰每盎司40美元,若地緣風險趨緩、美聯準會立場轉鷹,甚至有機會攻上46美元(約新台幣1,360元)。 (相關報導: 白銀衝出12年新高,還能上車嗎?專家看準「3訊號」,現在只是起點 | 更多文章 )
反觀黃金,雖然今年來漲幅可觀,但可能進入高檔震盪整理期,投資人不宜盲目追價。白銀相對較具「補漲空間」,更受到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