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詐騙「1手法反撈83萬」全部騙回來!她把詐團氣到罵髒話

2025-06-23 15:59
新北女子遭假檢警詐騙千萬、名下兩棟房將被法拍。(示意圖/Unsplash)
目錄

台灣詐騙猖獗,光是今年5月,台灣民眾因詐騙損失金額就高達87億2967萬8000元,創下驚人紀錄。詐團手法層出不窮,不過近期中國卻有兩名女子選擇「以詐制詐」,不僅從詐騙集團手中取回金錢,甚至讓詐團反遭戲弄。但法律專家也提醒,這種報復式反擊可能暗藏法律風險。

台灣人5月遭詐87億!「反騙恐踩法律紅線

案例一:假裝上鉤換得投資款,女子當場封鎖詐團

第一起案例中,一名女子接獲詐騙電話,對方聲稱提供「小額投資課程」並能保證穩定獲利。女子一聽即識破老套詐騙伎倆,於是假意配合,讓詐騙集團誤以為她已「入戲」。為取得信任,詐團甚至主動匯款人民幣500元(約新台幣2096元)給她作為「投資回饋」。女子一拿到錢,隨即封鎖對方並報警處理,讓詐團人財兩失。

案例二:富二代人設騙回83萬 詐團氣炸封殺

另一名女子則是先遭詐團騙走人民幣20萬元(約新台幣83萬8400元),不甘被騙後選擇主動出擊。她偽裝成富二代少爺接近詐團,營造住豪宅、開名車的形象博取信任。成功取信後,她順利騙回原本損失的全數款項,並在收到錢後立刻退群、封鎖對方。詐團氣急敗壞地辱罵她,還將其列入黑名單。

反制詐團恐被列為警示帳戶、涉洗錢

雖然這類「反制詐團」的行動引發不少網友叫好,甚至有人直言「痛快又解氣」,但律師黃柏榮提醒,這類做法恐怕存在法律風險。由於詐騙集團匯款帳戶多為來路不明或人頭帳戶,若收款帳戶被追查流向,反而可能讓受害人被警方列為警示戶,甚至涉入洗錢案遭到調查。

專家強調,面對詐騙應第一時間報警並保留證據,才是正確應對方式。雖然與詐團「周旋」的過程令人拍案叫絕,但若誤觸法律紅線,可能讓原本的受害者反成嫌疑人,得不償失。 (相關報導: 老牌黃金公司驚傳倒閉!「老闆捲款82億跑了」受害者破萬人 更多文章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詐騙變化迅速,受害者人數與損失金額逐年攀升。即便「以牙還牙」的報復令人痛快,終究還是得提醒自己——法律不是遊戲,反詐過頭,也可能誤傷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