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遠見?從美債、少子化例子得知要認清當下都很難

2025-06-01 06:10
少子化讓年輕人未來可能要扛起沉重的扶養比負擔。(資料照,顏麟宇攝)
少子化讓年輕人未來可能要扛起沉重的扶養比負擔。(資料照,顏麟宇攝)
目錄

在川普關稅戰下,「美債」忽然變成熱門詞彙,由於「美債」是重要的資產配置工具,若價值有所變動,對於世界經濟秩序當然會有長足的影響。

不過有專家發現,美債的可靠性(專業術語是「信用評等」)下降,其實和「地緣政治因素」關係沒那麼大,而是「戰後嬰兒潮」這個世代逐漸老去,對於資產配置的想法也和年輕時候不同了。

「戰後嬰兒潮」老去,債券買氣接不上

「戰後嬰兒潮」不但人數眾多,而且處於二戰後經濟飛升的時代,簡單一句話就是他們「有很多錢」,加上出生於貧困世代,讓他們有比起富裕時代出生的人,有更高的「憂患意識」,這種「儲蓄防萬一」的集體行動,造成「儲蓄過剩」,讓美國經歷了長達40年的債券牛市,殖利率在這段漫長歲月中持續下滑。

英國曼徹斯特一場演唱會爆發炸彈攻擊,22人死亡,其中多為年輕人。(美聯社)
年輕世代還未開始累積資產,無法頂上老齡世代逐漸退休造成的缺口。(資料照,美聯社)

而現在,「戰後嬰兒潮」年紀大了,對於「資產」的想法當然會和年輕時候大不相同,過去努力買債買股,現在步入人生黃昏期,會想要變現享受人生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問題。由於接手「戰後嬰兒潮」成為社會中堅的「X世代」人口數量低於「戰後嬰兒潮」,「X世代」下一代「千禧世代」則大部分是還沒開始累積資產的窮年輕人,「戰後嬰兒潮」大量釋出的債券乏人問津也屬正常狀況。

人當然不會一朝一夕之間變老,「X世代」人口數量不及「戰後嬰兒潮」也是幾十年前就能看出的趨勢,但為什麼美國政府、金融機構,都沒針對這個趨勢預做準備呢?

20年前生育率就下降,為何沒人發現「少子化」問題

其實不光是美國,台灣目前因為「少子化」,從小學、中學一路燒到大學,學校招不到學生讓政府不得不實施「退場機制」。更有專家警告未來台灣將有年輕人沉重的「扶養比」問題,甚至各行各業找不到足夠的人力維持產業正常運作,還有金融保險機構的「保險機制」可能面臨整套機制失靈而難以維持……。

不只是台灣,其實大部分經濟獲得一定進展的國家,都開始面臨少子化問題,像是過去還要用極具爭議的「一胎化」控制人口的中國,如今中央政府拜託大家生都沒辦法逆轉「少子化」的趨勢,人口成長率從2022年開始已經轉入負值。

哈佛大學(AP)
少子化的問題漸漸已經影響到大學校園。(資料照,美聯社)

而不管哪一國政府,別說「預視」未來了,面對放在眼前的「人口朝向負成長發展」的趨勢,幾乎都沒有為「未來一定會出現的狀況」做好準備。當然政府人員會有「未來十幾二十年我又不在其位,幹嘛要我去擔心那些問題」的想法很人性也很正常,只不過跟一些人老要建立「施政者可以洞察未來」的印象也差太多了。

別再跟著神棍的胡說八道浪費資源了

其實不只是政府單位沒在趨勢發生的當下做出反應,以《達文西密碼》聞名的小說家丹.布朗(Dan Brown)在2013年還出版小說《地獄》,描述害怕地球人口過度成長的富豪,陰謀製造瘟疫要讓人口直接對半砍。但事實上當時先進國家出生率急降、人口朝向負成長趨勢發展早有跡可循,這本小說還是以「過時的恐懼」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可見別說「觀察出趨勢預先做出反應」了,就算「分辨當下真正的情況所將產生的問題」對於任何人都是艱難的任務。

搞政治的人為了要維持自己統治的正當性、為了要取得自己擴權的正當性,編造一些「英明的領袖有預示未來超能力」的鬼扯覽但很正常,但選民如果跟著瞎胡鬧、整天質問為什麼領袖沒「遠見」就不是一件讓人安心的事情了,一個健康的社會,是要認真研究問題想出解決之道,而不是幻想哪天出來個「高偉光」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裡面。

像是台灣現在的狀況,很明顯健保、勞保財務問題總有一天會爆,綠電目前的進度鐵定沒辦法跟上國際「去碳」的要求(除非川普成功地叫那些亂搞「無碳」的左派去吃屎),當然因為少子化造成的社會失衡也早晚會發生。連擺在眼前的問題都還沒能好好解決,就不要整天跟著一堆「我預言XX年會……,除非……」的神棍瞎胡鬧,浪費解決實際問題的資源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黃嘉鴻觀點:目標眾多、能力有限──珍珠港第三次攻擊隊的效能迷思
蘇偉碩專文:兩岸必先和解,世界才能和平
謝錦芳專欄:「大而美減稅案」如何劫貧濟富
楊岡儒觀點:邢泰釗貽笑國際?淺談妨害司法公正及棄保潛逃罪
張瑞雄觀點:當AI成為學生的大腦
觀點投書:美國另建類WHO組織?台灣連門票都未必有
觀點投書:當情緒蓋過事實─基層電力員工對能源轉型論戰的反思
劉君祖專欄:利見大人─世局謀閉而不興,美國為寇首
觀點投書:「印巴空戰」對台灣的警示─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觀點投書:悍拒劉世芳要求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抗綠再下一城
觀點投書:建商強拆民宅,居住正義學者為何集體失語?
北京觀察》哈佛畢業生演講掀波瀾!蔣雨蓉背後勢力揭密,誰在打造中國精英留學生?
輝達不怕台海風險?專家揭黃仁勳真實考量:反應不選邊,鞏固最大利益
美防長警告中國威脅迫在眉睫 翁履中曝台灣最弱的「不只軍力」:疑美親美是假議題
幫別人經營也能賺大錢!這飯店「委託收入」狂飆50% 股東笑領現金股利2元
美防長將川普與李光耀相提並論 新加坡網友傻眼吐槽
狗會追擊郵差是真的!美國郵局去年就有6000起通報,「這一州」讓郵差最頭痛
輝達中國市佔下滑仍持續深耕?專家揭黃仁勳盤算:著眼這項市場前景
柯建銘預告大罷免投票日挨批「中選會太上皇」 沈伯洋幫緩頰:這是數學
剩最後2天!家有房子注意「趕快做這1件事」,否則稅金多4倍還連補帶罰
美味物產征服熊本人味蕾!黃偉哲赴永旺「台灣展」力推台南農特產
桃園蘆竹鐵道龍舟賽「開跑」!逾50隊競逐「陸上蛟龍」慶端午
投資美股獲利也要加稅?施俊吉揭川普《大而美法案》惡劣條款:比對等關稅嚴重
李㼈點姜太公七星燈 祈福《突破:3000米的泳氣》票房長紅
金價有望飆破8900美元!專家預言「時間點」比你想得更近 投資人應注意這3件事
6000元進國庫!1縣市明起實施大執法,「道路上違規秒開罰」很多人不知道已經觸法
「中正路改名是法定義務」 內政部:持續與地方政府及居民溝通
接替C羅位置!沙烏地豪門對南韓球星孫興慜「很有興趣」,考慮砸重金從熱刺挖角
寧願租屋也不買房?他曝身邊人1原因都被勸退 網酸:換個方式說服自己
煮白飯不用加橄欖油、冰塊!內行放1物入鍋「Q彈飽滿、粒粒分明」:飯香四溢有嚼勁
不挺中正路改名 苦苓嗆「別瞎折騰」:中央地方不是都在靠夭沒錢?
WhatsApp不能用了!官方宣布「明天起停止支援」,3類人將被迫停用
知名零食大牌驗出大麻!孩童吃了出現「不適反應」急送醫 食藥署緊急回應
三峽車禍真相石沉大海?肇事老翁今器官衰竭死亡 醫師嘆:很難查明了
三峽車禍肇事者身亡,受害者還拿得到賠償?律師:就算家屬拋棄繼承也有辦法
指監院31人配31台「首長座車」 工程師提監委們「自肥日常」:預算應全砍
中國電動車大廠自毀!「內卷套路」被官方看破 經銷商跟著爆雷千人受害
「美國夢」變惡夢?川普政府計畫暫停學生簽證,留學生還有哪些選擇
車上有繫安全帶仍被開罰3000元!這規定「開國道超常被抓」,一堆人收罰單才知道
越便宜越不能買!房產專家揭1現象「不亞於爛尾樓」過來人嘆:只能靠政府
印度終於認栽!印軍參謀長承認「有戰機損失」,但仍拒絕透露被打掉幾架
收到1種帳單千萬別打開!最新詐騙手法「銀行大筆存款一夕蒸發」,很多人都上當了
美國衛生部長「個人意志」凌駕公衛?新冠疫苗政策大轉彎:孕婦兒童該不該打疫苗,川普政府各單位不同調
來台旅遊遭大浪吞噬!美國男大生貢寮落海 搜救一夜證實身亡
「敵人不在北京!」摩根大通執行長吐槽川普政府,美國最大威脅在自己家裡
知名汽車經銷巨頭宣告倒閉!20多家門市全關、上千員工失業,車主剛付款錢討不回來
公車拋錨司機遭「保溫瓶怒砸」!全車乘客冷漠下車 他腦出血搶救中
家中蚊子不斷冒出怎麼辦?專家推4樣「天然驅蚊法寶」,每個人廚房裡都有!
八方雲集、築間輸了!台灣最賺錢餐飲集團「單月狂賺17億」:每道菜都好吃、聚餐首選
Google超實用功能將全面停用!服務9年終止營運,忘記備份資料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