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一篇推薦序時,民進黨推動的大罷免正如火如荼,在野黨也發起反對少數執政獨裁統治的集會以資對抗,華人政權的民主文化也正面臨再一次的檢視。
今年是五四運動106周年了。當年,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不被列強看在眼裡,巴黎和會上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新興列強日本。中國學生在北京集會高舉「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訴求,反對列強公開瓜分中國主權的行徑。學生運動引發了全國各地的示威活動,震驚國際,最終保住了山東,主權回歸中國,沒有落入日本手中。五四之後,大批知識分子投入強國思想的辯論與行動中,最終形成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骨幹。兩黨從此在對外爭主權對內爭政權的主調中鬥爭,終至你死我活。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調停中國內戰失敗,國民黨因內戰失敗將中央政府遷台,是今日兩岸對立分治格局的肇始。之後因美國的介入與遏抑台海戰爭,使兩岸之間長期停火隔海分治格局鞏固。這一分治局面讓憲政民主在台灣有足夠的時間發生、發展,一度被視為華人社會可以長出西方民主文化的實證。甚至,讓美國有信心讓社會主義中國加入世界自由貿易體系,可以讓中國大陸出現中產階級,進而要求政治上的民主改革,實現和平演變。
但事與願違,中國大陸的一黨專政體制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崩潰,反而更有堅強的經濟基礎。美國重新回防,但形勢易位,台灣在華盛頓特區的重返亞太戰略中已經不再是民主的燈塔,自由公主搖身一變成為抗中的戰士,準備化身豪豬效法神風特攻隊。
從民進黨發動大罷免的宣傳中可以發現:台灣發展民主的深層心理動力不是人民的權利意識,而是對內戰再次復燃的恐懼,是對以戰爭狀態為由實施軍事統治的恐懼。朝野基於不堪回首的記憶,在放棄反攻大陸的幻想後,在失去代表全中國的法律資格後,追求獨立的美夢成為一個看似可能成真的理想,猶似每一個朝代的尾巴。
有一個集體共謀的約定是,千萬不要想起來,也千萬不要醒過來面對現世的真實。醒來之後將會是一場惡夢。只要將美好的一切寄託於獨立建國之後,一時乃至一世失去民主都是划算的代價,只要能夠不再想起內戰的記憶,就可以不用面對內戰,即使獨裁再臨,一切都是划算的。
兩岸暫時和平的基礎其實很脆弱。
如果不是中國大陸的力量尚不足以阻絕美國同盟的軍事與經濟干涉,如果不是雙方暫時擱置國共內戰的血海深仇,如果不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選擇願意和美國以談判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定還沒有被徹底拋棄,台灣海峽隨時可以是開啟世界大戰乃至毀滅地球的火藥庫。
兩岸之糾結在於內戰還沒有終止。所有內戰的性質都是政權之爭,要終止內戰,除了再打一戰,就只有堅持以政治手段解決政權之爭。但要堅持政治解決政權之爭,兩岸雙方都得面對那段不願開啟的相殺記憶。 (相關報導: 陸文浩觀點:共軍遼寧號航母打擊群直逼釣魚台 | 更多文章 )
清明之前,我曾以臉書發出渺小的倡議,希望兩岸民間可以各自展開或有朝一日聯合為內戰的亡者舉辦慰靈的儀式。回望過去,撫慰眾多無數慘死於同類同國同族之手的亡靈,令其與遺族怨念漸漸化解;望未來,期許兩岸互相允諾絕不令對方陷於恐懼,再啟戰端。期盼和解從民間開始,打開雙方政治和解的大門,進而互相尊重,以有尊嚴的方式展開政治對話與談判,讓所有戰爭手段的必要亦漸漸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