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5月25日在新澤西州登上空軍一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詳細闡述了其關稅政策的戰略重點,明確表示將優先發展國內軍事裝備和高科技產品製造,而非傳統紡織業。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是要製造運動鞋和T恤。我們想製造軍事裝備、想做大項目、想搞人工智慧。」他進一步說明:「老實說,我沒興趣做T恤,也沒興趣做襪子。那些東西我們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很好。我們想做的是晶片、電腦,還有其他很多東西,像是坦克和船艦。」
試圖達成對美國更有利貿易協議的策略
這番發言呼應了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4月29日的表態。貝森特當時指出,美國不一定需要「蓬勃發展的紡織業」,該言論曾引起全國紡織組織協會的強烈不滿和抗議。
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對川普的最新表態作出回應,該協會會長史蒂夫.拉馬爾(Steve Lamar)在正式聲明中指出:「我們穿的衣服和鞋子有97%是進口的,而且服裝和鞋類已是美國關稅最高的產業。我們需要的是務實的解決方案來推動進展。更多關稅只會讓美國製造商的成本更高,價格上漲最終會傷害低收入消費者。」
川普政府的廣泛關稅政策已在國際市場引發連鎖反應。5月23日,川普宣布將從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同時警告可能對美國消費者購買的所有進口iPhone徵收25%的稅收。然而,5月25日川普宣布將對歐盟的關稅實施期限延後至7月9日,為其政府與歐盟27國聯盟的談判爭取更多時間。根據觀察,川普多次調整對外國商品的關稅實施時間表,反映出其政府試圖透過關稅威脅達成對美國更有利貿易協議的策略。
川普:美國兒童可能「只能有兩個洋娃娃,而不是30個」
在談及關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時,川普於上個月表示,由於關稅的實施,美國兒童可能「只能有兩個洋娃娃,而不是30個」,暗示關稅政策將對進口商品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川普的製造業復興計畫核心在於透過對外國產品徵收關稅,同時吸引企業和外國資本對美國進行投資,以此提振國內製造業。然而,美國經濟仍高度依賴與其他國家的全球供應鏈,許多商品包括紡織品在海外能以更低成本生產,這為川普的「美國優先」製造業政策帶來實際執行上的挑戰。
目前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引發了新一輪的貿易緊張局勢,各國政府和企業正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