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約翰專欄】每個人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

2016-01-05 17:24

? 人氣

每個進咖啡店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圖/Helen.Yang@flickr)

每個進咖啡店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圖/Helen.Yang@flickr)

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沙發明明舒服到可以躺一天都不起來,我卻習慣了每天下午起床後帶著iPad去咖啡店看文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進咖啡店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想待在令人窒息的辦公室。跑業務累了想休息。想找個地方和朋友聊聊天。想看看美眉或小鮮肉。想找塔羅牌老師指點一下未來。或是單純想喝杯好咖啡。

至於我,失業人士沒有辦公室,剛起床根本不累,天生阿宅懶得社交,美眉看了不能帶回家,算命很貴一篇稿費付不起,更分辨不出咖啡好壞。只不過是想找個別讓自己舒服到想睡、又不會不舒服到看不下書的地方罷了。

日常生活不只是習慣,還是儀式。去咖啡店邊喝咖啡邊看文章,我才算是啟動工作模式。相信你也有你的啟動儀式,也許是餵貓,也許是刷馬桶。我是去咖啡店。

在我的住處附近,不必過紅綠燈的範圍內,咖啡店數量快要兩隻手數不完,各有各的特色,要選擇一家固定下來相當傷腦筋。你可能會想,那輪流去不就好了嗎?我做不到。我晚餐如果外帶固定在樓下麵店或巷口便當店,去樓下小酒館則必點牛肉燉飯。每天去不一樣的咖啡店,就像每天在不一樣的旅館醒來,不知身在何處,沒有歸屬感安不了心。

巷子裡有家新開的咖啡店,開到半夜一點。我是不知道半夜喝咖啡存著什麼心,不打算睡了嗎?這家店文青氣息相當濃厚,menu也很率性地寫在一進門的超大黑板上,不是一行一行整齊的文字,而是如同塗鴉東一則西一則夾在「異獸魔都很好看」之類的文字裡,要自己拚湊出來。中央半島式吧台內的帥氣男店員,留著修剪整齊的鬍子。最棒的是大多座位有閱讀燈和插座,令人擔心翻桌率。去了一次不敢再去,覺得自己沒有文人氣質,也怕習慣後卻倒店而傷心。

另一家在林蔭大道邊的咖啡店,是不必過馬路的範圍內最好喝的,還有晚了就點不到的茅屋蛋糕,店長是位短髮女生,可愛到讓你覺得她沖的咖啡不必加糖。座位是老闆挑選的二手古董椅,坐起來很舒服。雖然有點小貴,但可以當作偶爾奢侈一下的選項。

不過後來發生一件事。那是個天氣很好的週末,幾個大人帶著兩、三個不到幼稚園年紀的小朋友進來,先是被安排到小閣樓,小朋友的吵閙聲仍然傳出來,於是店員上去、幾個大人帶著小朋友下來,開門出去就沒回來了。這件事讓我陷入道德兩難:一方面當然希望能安靜的看書,但又覺得這樣對待未來要繳稅繳年金給我用的小朋友似乎不太好。寫這篇文章時才想到,那天起我就沒再去了。

現在固定去的咖啡店,咖啡不錯但不是最好喝的,座位也沒有特別舒服,價格當然也沒有30公尺外的Cama便宜。不過每次去,穿過小小的庭院,聞到戶外座位幾個喜歡談創業夢想的青年們的雪茄香,看見門口旁坐在高腳椅上的短髮熟女,打開門傳來右邊沙發區向塔羅牌老師問感情問前途的對話,然後是門上細碎的鈴鐺聲,向圓臉店長或酷臉店員說聲「曼巴」,然後靠窗坐下,心就定了下來,啟動閱讀模式。

你一定有你選擇咖啡店的標準,也許是裝潢,也許窗景,也許是音樂,也許是能陪你喝咖啡的人。至於我,要的不多:咖啡香,半小時的閱讀時光,以及一點熟悉的平靜而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