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元朗「721」事件:襲擊路人的白衣者「暴動罪」成立,最高可判10年監禁

2021-06-19 14:40
2019年香港示威浪潮中,支持示威者一方指警察故意拖延前往現場的速度,容許路人被襲擊,但警方否認說法。(AP)
2019年香港示威浪潮中,支持示威者一方指警察故意拖延前往現場的速度,容許路人被襲擊,但警方否認說法。(AP)

香港2019年示威浪潮「721」元朗港鐵站襲擊事件中,有五名身穿白衣襲擊路人的男子被判暴動罪成,法官押後至下月判刑,成為是事件中首批被判暴動罪成的人,另有一人脫罪。

案件周五(6月18日)裁決,全部罪成的被告將會被當局扣押,直至7月22日判刑。另外,早前有兩名同樣被控暴動的「白衣人」已經認罪。

一般來說,暴動罪在香港法律下最高可被判監禁10年,如果被告被認定過程中破壞交通工具或建築物等,更可被判14年。但由於這案件在區域法院審理,這個層級的法院最多只能把被告人判囚七年。

除了襲擊路人的白衣男子,當局早前也同樣以暴動罪控告當時在場的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案件目前安排在2023年開審,但林卓廷目前已經因為參加去年民主派的立法會選舉初選被指違反香港《國安法》而被扣押。

香港新界元朗港鐵元朗站進站口(27/7/2019)
721元朗站襲擊事件後來成為了「反送中」示威的其中一起標誌性事件。

指責林卓廷搞事的說法「毫無道理」

被定罪的包括黃英傑、鄧懷琛、吳偉南、鄧英斌和蔡立基,其中鄧英斌是元朗車站附近八鄉村的村長。另外兩名被告林觀良和林啟明早前已經認罪。

法官在判詞中認為他們在事發時,都以不同方式鼓勵「白衣人」襲擊路人,包括手持木棒到元朗車站、沒有制止其他襲擊路人的「白衣人」等。

判詞中也提到,身為村長的鄧英斌聲稱只是想保衛家園,但法官認為如果真的是要保衛家園就應該守在自己的村子,而不是到港鐵站。

法官在宣讀判詞期間也提到林卓廷當時的行為,其中一個被告指責林卓廷在搞事,但法官指林卓廷其實當時只是安慰車站內的路人,表示已經報警,警察即將抵達現場,並阻止一些接近「白衣人」的市民。法官形容被告對林卓廷的指責「毫無道理」。

至於唯一脫罪的被告王志榮,法官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實現場的錄影片段中是他,因此獲得釋放。

光復元朗:香港民眾痛批警方與不明白衣人為伍(AP)
光復元朗:香港民眾痛批警方與不明白衣人為伍(AP)

元朗「721」發生什麼事?

2019年7月21日傍晚,示威者向香港島西環海旁的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大樓外的中國國徽投擲雞蛋和墨汁,之後與警察在上環一帶追逐衝突。至深夜傳出港鐵元朗站發生襲擊的消息。

但各方對當晚在元朗的事件發生起因和時間線時序有不同說法。根據一些元朗區區議員和香港媒體事後重組事件的報導,元朗站有身穿白衣的人襲擊路人,一些市民相隔著檢票閘機與白衣人對峙,之後一些白衣人跨過閘機進站,手持木棍追打市民。

有網上片段顯示林卓廷站在市民一方,嘗試與白衣人對話。但白衣人之後闖過驗票機追打市民,林卓廷與一些市民退至月台、之後進入一架停靠在車站的列車,他與其他數人受傷流血,包括一些在現場採訪的記者。

防暴警員在白衣人離開後抵達現場,被仍然在場的市民指罵,批評警方反應緩慢,防暴警員之後離開,車站也關上大閘。不久後白衣人再次出現,先與車站內群眾相隔著大閘對罵,之後強行拉開大閘,衝進車站打人。

香港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簡稱「監警會」)今年5月就連串示威發表調查報告,當中以「雙方集體毆斗」來形容元朗721事件。

報告描述第一輪衝突時沒有提及雙方使用的武器,而第二輪衝突時就指有一名身穿黑衣的人先向白衣人投擲頭盔,另一名同樣身穿黑衣的人用雨傘企圖捅向白衣人,之後白衣人攻擊該名手持雨傘的黑衣人和「其他在車站的人士」。 (相關報導: 當代華文媒體最黑暗的一天:壹傳媒5名高層涉「勾結外國勢力」被捕,蘋果日報資產慘遭凍結 更多文章

報告又指第一輪襲擊發生時雖然有警員在場,但考慮到安全問題決定將他們撤走,直至39分鐘後才有另一隊警員抵達現場。去年元朗襲擊事件後,警方發言人在事後的記者會也是指警員39分鐘後才到達現場。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柯文哲提「這些地方」可考慮解封 陳時中這樣看
恩主公醫院護理師採檢4次才確診!羅一鈞證實:院內已10人染疫
「沒要求保留份額給員工」 綠委曝台積電採購疫苗的關鍵影響力
電器不用拔插頭能省電?能源局公布正解
單日接種疫苗死亡案例超過染疫死亡人數! 陳時中回應了
台中市讓1.3萬鄰長打疫苗惹議 陳時中:要確認是否接觸居家檢疫第一線
新冠肺炎》本土+127、死亡20例 台中以南0確診
新冠肺炎》嘉義2婦人打疫苗後猝死,解剖初判死因出爐
林庭瑤專欄:郭台銘與民進黨合作後的中國因素
梅雨發威!竹科寶二水庫狂喝水,最新蓄水量曝光
連續第21年獲獎 台灣中油榮獲信賴
科技善用雨神眼淚! 同榮國小跨域整合教小學生寫程式回收雨水
中俄棄權、白羅斯投下唯一反對票!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
2點解析為何確診者仍日日破百例 醫批「3+11」護航者:不懂就別亂扯
Delta病毒來勢洶洶!拜登:更容易傳播、可能更致命、對年輕人尤其危險
歐盟將台灣納入「安全旅遊名單」!官方推特公開中華民國國旗
疫情通通宅在家 達人教你用綠色居家省水又省電
功成身退!萬華疫情趨緩 北市剝皮寮指標快篩站今正式撤站
全民防疫,建設不停!高雄文化新地標「內惟藝術中心」啟動 翻轉城市美術館未來想像
林昶佐反對公開3+11決策會議紀錄 網嗆「還敢說要挺萬華」
新研究發現「救命藥」:新冠重症死亡率降低20%!但一劑至少4萬元,供應嚴重不足
清朝時期台灣就曾種過咖啡!沉寂近30年的台灣黑金如何重新崛起、打進國際市場?
BNT疫苗若進口將排擠國產疫苗?最新民調:「這族群」有66.5%不願打高端疫苗
比長頸鹿還高的巨大犀牛!中國出土2600萬年前化石 地表最大哺乳動物揭秘
紀實劇場「Who護?」線上演出
以文化行動出發 談論環境生態運動座談會
國產疫苗不做三期沒問題?劉宏恩引德國案例示警:恐產生錯誤安全感
為什麼工作總是無法專心?情緒專家揭背後關鍵原因:跟電腦運作太多程式一樣
柯文哲喊台北市1個月內清零 吳子嘉直言:中央政府慘了
「delta變種病毒恐早晚入侵台灣」 醫:目前看來剩中國有辦法清零
「民智已開、1450被人摸清」 郭正亮曝綠營困境:這樣搞下去真的會很慘!
童年不被父母認同的孩子,長大容易產生自卑感!專家一席話揭「仔細聽小孩說話」帶來的驚人影響
荷蘭紅燈區長怎樣?櫥窗女郎排排站、馬戲團真槍實彈上演活春宮…一窺歐洲情慾天堂的昔日繁華
如何一年獲得50萬現金流?專家曝3個最實際方法,照著做報酬高、錢準時入帳
風評:警覺通膨猶鴿派的聯準會,升息仍可能提前
陳昭南專欄:G7峰會聲明將「台海和平」國際化,台灣走出「一中框架」!
汪志雄觀點:三流政客下流政黨,民主必敗的方程式
買房必看》透天厝也能「偷坪賣」?新竹這建案最誇張,廣告內容與事實一比差很大!
顧爾德專欄:拜登揪團抗中、推「台海安全國際化」,北京蠻橫依舊
楊岡儒觀點:施打疫苗猝死與藥害訴訟救濟之困境
孔令信觀點:蔡英文給人民一個沒有選擇權的許諾
觀點投書:中國戰狼已難再走回頭路
觀點投書:賈永婕的愛心,政府應感到羞愧
龔邦華觀點:台灣換「我國」搞砸了 ,「永台」上場就通關了?
觀點投書:G7對上中國大陸,7打1的較量
觀點投書:追訴陳時中之外,期待指揮中心轉型
觀點投書:搶打疫苗何罪之有?為虎作倀罪無可逭!
觀點投書:為台灣的太陽光電發展需求向政府提出五大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