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可做3奈米!中國光刻機技術傳重大突破 與ASML走不同路繞開封鎖

2025-03-25 21:54

? 人氣

中國科學院傳出成功研發突破性的DUV技術,並與ASML等光刻機大廠採用不同技術路線。圖為ASML光刻機模型。(資料照,顏麟宇攝)

中國科學院傳出成功研發突破性的DUV技術,並與ASML等光刻機大廠採用不同技術路線。圖為ASML光刻機模型。(資料照,顏麟宇攝)

中國半導體設備傳出最新突破,據中媒《快科技》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成功研發突破性的深紫外光曝光機 (DUV) ,可發射波長193nm的光子,與目前主流波長一致,理論上能將半導體工藝推進至3奈米,並且在技術上與艾司摩爾(ASML)、佳能(Canon)、尼康(Nikon)等國際大廠不同;不過目前輸出功率、頻率都與商用水準有落差,仍需繼續研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綜合報導指出,中國科學院團隊近日在《國際光電工程學會》期刊公佈研究成果,表示該技術通過創新性的固態雷射方案,成功輸出193nm波長的相干光,理論上可支撐半導體製造工藝延伸至3奈米節點,為中國光刻技術自主化開闢了新路徑。

當前全球光刻機巨頭艾司摩爾、尼康、佳能使用的DUV系統,均依賴氟化氙 (ArF) 準分子雷數技術,該技術透過氬氟混合氣體,釋放出193nm波長的光子,輸出功率100到120W,頻率8k到9kHz,系統複雜程度高且能耗較大。

報導指出,而這次中國科學院的固態DUV雷射技術,完全基於固態設計,由自製的晶體放大器產生1030nm的雷射,在通過兩條不同的光學路徑進行波長轉換,一路轉換後最終生成193nm波長的雷射光束,平均功率為70mW,頻率為6kHz,光譜純度與現有商用準分子雷射系統相當。

報導稱,該技術與艾司摩爾等大廠的技術路線不同,除可繞開技術與專利封鎖,也大幅降低微影系統的複雜度、體積,同時減少對稀有氣體的依賴並降低能耗。不過目前的輸出功率和頻率都還和商用標準低很多,頻率雖有3分之2,但功率僅標準的0.7%,因此還需繼續迭代,提升技術才能進入商用。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中國自製DUV交貨中芯?專家指用「這方法」繞開美國制裁:離實際應用仍有距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大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