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韓國瑜的善意打水漂

2025-02-13 07:20

? 人氣

立法院長韓國瑜不能代表立法院三黨,解不了總預算難題。(柯承惠攝)

立法院長韓國瑜不能代表立法院三黨,解不了總預算難題。(柯承惠攝)

儘管賴清德總統召集五院「調解」,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預期仍將在行政院單位拒絕協助下統整後送出,倒數時刻,賴清德仍希望行政、立法兩院長卓榮泰與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韓國瑜希望行政院莫再提覆議案,卓榮泰則表態願意參與朝野協商,兩者都無法解決當前的「總預算爭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卓揆參與協商也改變不了三讀的總預算案

首先,韓國瑜籲請行政院莫再提覆議案,是善意建議,原因很簡單,行政院即使提出覆議,依然朝野席次,只會讓行政院第四敗,這對卓揆的領導威望並無幫助。韓國瑜建議未來可以用追加預算解決若干政府機關無法運作的問題,卓揆則回以「總預算尚未送到政院,相關預算項目是否能夠依法透過追加減預算方式補救,並不明確」,卓揆的說法不可謂錯,追加減預算仍有其法定範圍,但到底能不能提出追加預算,或哪些項目可以提出,哪些項目不能提出,都是行政院要自行整理調節的,不是兩手一攤丟回給立法院重審。

第二,立法院朝野協商召集人只能是立法院長,與會者為三黨黨團,各相關部會則視各黨團邀請,閣揆幾無參與的前例,卓揆要首開先例,法無明定不許,但不可能在總預算案已經完成三讀後,再企圖透過參與朝野協助改變前議,包括凍刪的項目與數額,院會決議只有院會能改變;卓揆即使參與協商,只有兩個結果:一是立法院同意行政院覆議,這個「同意」還得包括朝野有共識願意支持推翻前議,否則毫無意義,因為覆議是行政院之權,而立法院只能依法定程序處理;二是立法院不同意行政院覆議,這個結果已可預料,那卓揆就更無必要參與協商了。

卓揆面對史上凍刪數額最高的總預算案,固可怪責藍白在野政黨,但也要問問行政院到底此前做了多少努力?自卓揆就任以來,面對重大法案、預算,幾乎一以貫之否定立法院決議的可行性,國會改革法案如此、憲訴法如此、選罷法如此、財劃法如此…,「窒礙難行」講多了,就等同沒講,不要說立法院,一般民眾對行政院如此「窒礙難行」的態度也多存觀望甚至譏諷,原因很簡單,國會改革法案和財劃法多為民進黨過去的主張;憲訴法只要總統補提名大法官;罷免亂象叢生,社會情緒沸騰,從嚴罷免連署門檻(加附身份證)還可輕簡行政機關查核的心力,誰曰不宜?簡單講,卓揆口中的「窒礙難行」,都是小姆指就能解決的事,卓揆不思簡單之途,却老走深化朝野相抗之路,這不是找立法院的麻煩,而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一砸再砸。

以總預算案而言,立法院凍結預算達二千六百多億,數額確實不小,但眾所周知,立法院凍結預算只要行政院提出專案報告,幾無不解凍的例子,絕無構成「施政窒礙難行」之理,何況此刻才二月,積極一點,這個會期就能提出報告爭取解凍,在凍刪之外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高達二兆九千多億,也是歷史新高,少數政府第一年就大手大腳編出遠超過往年的總預算案就是錯誤,而手握近三兆預算却認為施政挨不過上半年,更是笑話,除非各部會擺爛成習,連詳實施政內容都不肯做,那麼這樣的機關,卓揆自己下不去手整頓,那就只能國會監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