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豆花工房負責人田邊与志久在2015年創立了具有台灣特色的豆花店,這家店成為東京第一家主打台灣豆花的專門店。他近期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他開店的契機來自於他與台灣的深厚連結,妻子是來自台灣桃園的中壢,他早在結婚前就希望從事與台灣相關的工作。他本身非常喜愛豆花,而當時日本市場上並沒有專門的豆花店。因此,他與妻子討論後,決定嘗試製作台灣的豆花,他們在妻子的熟人幫助下學習製作豆腐的技術,最終成功開業。
2015年12月正式開業在東京神田須田町,當年東京幾乎沒有其他專門提供台灣豆花的店鋪,他們可能是第一家。開店地點的選擇也經過深思熟慮。由於當時田邊先生作為公司職員,工作地點就在神田附近,因此對這片街區十分熟悉。開店之初,豆花在日本幾乎沒有人知道。為了重現台灣的味道,田邊先生曾親自走訪台灣的多家豆花店,試吃了不同的口味與風格。他指出,台灣的豆花種類多樣,有軟嫩的,也有較為結實的,不同地區的甜度也大不相同。
思考口味配方 「花生」配料最受歡迎
因此,他選擇了適合日本人口味的方式,控制甜度,使糖水也能輕鬆飲用,並盡量還原台灣的原汁原味,而不是特意迎合日本的飲食習慣。店內提供八種配料,顧客可以自由搭配,甚至選擇「全加」的選項,而花生成為最受歡迎的配料。田邊先生表示,台灣人特別喜歡花生,而日本顧客也對花生的柔軟口感讚不絕口。他提到,目前店內的顧客既有上班族,也有特地從外地來東京旅遊的客人,尤其是在週末,台灣人也是主要的消費群體之一。
創業初期,最大的困難在於日本顧客對「豆花」這一台灣甜品完全沒有概念。對日本人而言,豆腐通常是鹹味料理的一部分,因此「豆腐甜品」這一概念難以被接受。他提到,當時需要花大量時間向顧客解釋並鼓勵他們嘗試第一口,而這也是最困難的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更多日本人開始了解並接受豆花。他表示,台灣顧客在推廣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嘗過豆花後,會將其推薦給日本朋友。此外,也有不少日本人在台灣旅遊時品嚐過豆花,回國後成為忠實顧客。

一開始在東京開豆花店的困難 竟是日本人不知道這是什麼?
田邊先生談到,疫情之前,店內每年都有一到兩位來自台灣的打工度假員工,但疫情後,台灣員工的人數大幅減少,現在要找到台灣的打工度假員工變得非常困難。不過,他對此仍然保持樂觀,並提到最近有一位台灣員工加入了團隊。自2015年開業以來,以「完全專門店」為特色,他只專注於豆花,這是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最大的差異化優勢,在專注於豆花製作同時,田邊先生也透露,他們最近開始製作台灣蛋捲,並在店內不定期販售,為顧客提供更多選擇。
除了經營豆花店,田邊先生也熱心幫助其他對台灣文化或料理感興趣的日本人創業,提供創業建議。他擁有中小企業診斷士資格,並曾有超過10年的經營顧問經驗。他認為,這樣的合作需要建立在雙方信任的基礎上,對方的認真態度也是他選擇協助的重要考量。儘管田邊先生經常收到諮詢,但他強調,創業並非易事,需要滿足多種條件,他希望能與有共同理念的人合作,透過信任關係,共同推廣台灣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