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電基層員工的告白─降壓供電也是被逼的!

2018-06-12 06:10

? 人氣

台電備轉容量率偏低,不得已啟動降壓運轉,發生頻率愈來愈頻繁。圖為林口發電廠。(台電提供)

台電備轉容量率偏低,不得已啟動降壓運轉,發生頻率愈來愈頻繁。圖為林口發電廠。(台電提供)

日前電力系統降壓一事引起社會關注及討論,經濟部不敢說的是,這根本上是非核家園政策的問題,正因為備轉容量率偏低,不得已才啟動降壓運轉,且發生頻率愈來愈頻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部長沈榮津又喊出分層負責,以分層負責論之,就是最基層的配售電系統(各區營業處)自己負責!試問配售電部門要如何「因備轉容量率偏低引發之電壓過低」負責?

仔細探討,台電發布新聞稿,電力系統運轉只降壓3%,也算是都在合法範圍內。220伏特降3%也就是213.4伏特,110伏特降3%也就是106.7伏特。表面上看213伏特或107伏特並沒有差多少,這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但為何網路上出現電壓不足的討論?因為關鍵是在「末端」,專業的說法是:電壓變動範圍定義(5%)和降壓運轉(3%)同時要考量。

配電線路是這樣,當同一線路上負載太重(大家同時開冷氣或耗電設備),可能會造成電壓變動電壓少5%。另一部分是若萬一台電又降壓運轉少3%,這時是雪上加霜。

今天如果有一末端用戶尖峰時電壓只有105伏特,結果你再降3%,只剩下102伏特,那就容易發生問題了。當然可能對大部份人無影響,受影響到的是百分之一不到的末端用戶。

20180531-經濟部長沈榮津31日於經濟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經濟部長沈榮津就電力問題,要求台電「分層負責」。(顏麟宇攝)

配電部門的苦(雪上加霜的實例)這部份完全沒人提起,決定降壓的調度端也看不到末端用戶的資訊。經驗告訴我們在尖峰時負載吃得重,電壓就比平時低,電壓本來就低了,結果你還要降壓, 誰會吃到苦果?就是同一迴路負載重且在末端的用戶。

舉例110V,當同一線路負載吃重時剩下105V,結果你再降3%,來到102V,這時線路末端低電壓引發二個問題:

一、有些工廠可能設備保護無法啟動,或是看到UPS低電壓警告。

二、如果有些用戶是用定功率設備,例如挖礦的電腦機房,或是變頻空調,變頻冰箱,或是有穩壓設備之工廠。

根據電功率公式 P=IV,定功率設備當電壓下降3%,電流上升3%,用電流上升來補足功率。又我們知道Q = I ^2Rt,因為熱量Q與電流I的平方成正比,故電流上升3%,產熱增加6%,這時候線路及設備溫度上升,就會造成事故機率增加。

這就是目前台灣電力遇到的困境,官員要講分層負責,還不如向社會說清楚說出真相!而我們看到從總統府、到行政院、到經濟部、到電力公司,都在說謊,都說不缺電,若不缺電幹嘛降電壓?

身為台電員工,今天我投書的目的是要告訴社會大眾 ,如果末端電壓不足或是故障比較多,部份原因就是我們現在缺電。缺電並不是台電不努力,而是政府政策造成,其實該負責的是政府官員!

*作者為氣候先鋒者聯盟共同發起人,台電配電服務技術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