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文青政府無法遏止電價飛漲—敬覆台電公司

2018-05-08 06:30

? 人氣

環團行政院前反電價盲目調整。(資料照,曾原信攝)

環團行政院前反電價盲目調整。(資料照,曾原信攝)

5月號遠見雜誌有一篇文章「史上最大缺電潮來襲,2025年電力成本恐漲45%」,深入討論台灣面臨的電力危機。其中引用本人「台灣的能源災難」一書的計算,指出落實蔡政府的能源政策,2025年電力成本恐漲45%。台電公司旋於5/3發布新聞稿回應,指出落實蔡政府的能源政策,2025年電費「只漲」2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落實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發電成本會漲多少,有太多説法,一般民眾一定被搞得迷迷糊糊。蔡政府在選前的說法是電價不會漲,李世光部長退到「漲10%」,沈榮津部長就任後又改口為20%,張景森政務委員說每度漲幅不超過1元,民間又說45%。到底真相如何?其實以每度電平均電價約2.4元計算,張景森政委所說的1元,電價己漲42%,與本人估計相當,是比較務實的估計。

本人估計發電成本增加45%的基礎為核電綠電每度「差價4元」,以綠電取代400億度核電,每年發電成本增加1600億元。氣電與煤電每度「差價2元」,以氣電取代450億度煤電,每年發電成本增加900億元,合計2500億元。依台電2016年營收5500億元計算,發電成本増加45%。台電新聞稿卻指出去年核電每度成本1.86元,綠電每度成本2.41元(不含水力則為3.93元),差價並没有「4元」。去年氣電與煤電每度成本分別為2.29元與1.46元,差價「0.8元」而非2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20180226-行政院政委張景森26日出席「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記者會,並與院長賴清德交談。(顏麟宇攝)
電價到底漲多少?蔡政府眾口不一致,圖為行政院政委張景森與行政院長賴清德。(顏麟宇攝)

個人與台電對電價漲幅估計的主要差異即在於對各種發電方式成本估算不同,以下即分別討論。

以核電而言,在2011年至2015年六部機正常全力運轉時,每度電平均成本為0.87元。近幾年三部機無厘頭叫停,核一乾式貯存場數百億建設經費當呆帳打消,零零總總不正常成本攤在三部正常運作的核電廠成本上,核電成本遭不正常扭曲墊高。台電用的是「扭曲墊高後的成本」,本人使用的是「核電正常運轉時的成本」,何者較為合理,民眾可自行判斷。

台電所謂綠電部分(不含水力)每度電3.93元也是誤導。綠電中以離岸風電最貴,上週決標價每度5.8元,政府規劃以200億度離岸風電取代核電,差價為天文數字。去年綠電成本中,有任何最貴的離岸風電成本嗎?政府另規劃以200億度太陽能取代核電,目前最便宜的地面型太陽能每度4.5元。離岸風電與太陽能平均每度5.15元與核電每度0.87元差價4.28元,個人保守估計差價4元有何高估?

以煤電氣電成本而言,台電新聞稿只取去年一年資料比較也犯了大忌。台電新聞稿末段也承認燃料價格波動劇烈,怎可取一年資料為準?個人於去年寫書時手頭只有到2016年資料。2012到2016年五年間,煤電氣電每度差價分別為1.7元,2.43元,2.62元,1.46元及1.03元,平均為1.85元,個人取整數2元也低於2013/2014差價。台灣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油價掛勾,近兩年國際油價大跌,煤電氣電差價縮小,但燃氣電廠及燃煤電廠使用壽命各為30年及40年,「以氣代煤」之政策,影響將超過一個世代,有誰能保證一個世代內油價永遠保持低迷?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