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老齡化會造成台灣的房市危機嗎?專家提人口統計數據給答案

2022-06-16 08:52

? 人氣

作者者預估至少在10年內,少子化、老齡化對整體房市尚不會有負面影響。(圖/取自Pakutaso)

作者者預估至少在10年內,少子化、老齡化對整體房市尚不會有負面影響。(圖/取自Pakutaso)

內政部甫公布了2021年的台灣人口統計,人口數為2337萬5314人,比2020年的2356萬1236人,減少18萬5922人,全年出生數為15萬3820人,死亡人數為18萬3732人,出生數比死亡數少了29912人,是連續2年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呈現負成長。而遷出的人口數則達156010人,主要可能是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外國遷入人數大幅減少,加上戶籍法規定,只要出境2年以上未回台灣,戶政機關得直接辦理遷出國外登記所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口遞減的家戶數減少<每戶人口數減少導致的家戶數增加

依國發會的研究報告估算,民國150年台灣人口數將降為17.1~19.5百萬人,約為105年之72.5%~82.8%。自民國125年起人口才會出現較顯著的人口遞減現象,但縱使採用低推估的72.5%計算,每年的平均人口減少數也只有不到0.69%,10年6.9%,充其量最大也只是每年減少(~16萬人)的規模,亦即每年減少約6.4萬戶(每戶以2.5人計)的住宅需求,更何況這也只是民國125年起的最壞狀況,以雙北為例,平均每年減少4.5萬人(1.8萬戶)。

再從家戶及每戶人口數來看,台灣當前全國戶籍戶數逐年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1月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再創歷史新低,僅剩下2.59人,根據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趨勢顯示,過去三次調查,每10年父母與未婚子女型態的核心家戶,比例都減少5%,但單人家戶和20年前相比卻增加5.5%,若趨勢不變,未來10年單人家戶的比例,可能與超越父母與未婚子女的家戶比例,兩者出現黃金交叉。若比較民國99年底793萬7024戶,遞增至108年底883萬2745戶,10年來增近90萬戶(每年約9萬戶),增幅達11.29%,每年增幅達1.13%,即已大於人口減少比例0.69%。

平均每戶的人口數量減少,也會帶來居住型態的改變,反映著家戶型態的樣貌改變,亦即房屋的需求量在增加,房屋需求坪數變小的房市新趨勢。

舊公寓換新電梯大樓帶來的換屋需求

再從人口結構來看,台灣在2018年即已進入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老年人口的占比會超過20%,等於每5個人裡就會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也意味著將會有大量舊公寓換新電梯大樓的換屋自住需求出現。

房子老化、耐震不佳帶來的更新需求

但從另一方面,從房屋老化的速度來看,房子的老化速度更是遠遠快過住宅的需求減少量(把堪用的屋齡標準拉低到50年以上,那麼全台有每年會7萬棟要汰舊換新,也大於人口減少比例0.69%和每年的住宅需求減少量6.4萬戶),這種情形在幾年後(屋齡大於60年的房子逐年增加之後)會更明顯,要改變這種情況,除非危老改建推動的「非常」成功;但現實上,老屋要大量改建會很困難,一方面是改建的成本(包括營造成本、整合成本和難度)愈來愈高,改建的分回會愈來愈少,因此,在新屋少於老屋的情況下,筆者預估至少在10年內,少子化、老齡化對整體房市尚不會有負面影響。

文/胡偉良

責任編輯/謝賀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偉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