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怪菌」肆虐澳洲維多利亞省,嚴重患者面臨截肢

2018-04-18 11:02

? 人氣

澳洲袋貂。(JJ Harrison@Wikipedia / CC BY-SA 2.5)

澳洲袋貂。(JJ Harrison@Wikipedia / CC BY-SA 2.5)

打算去墨爾本玩的人要小心了!澳洲維多利亞省近年感染「布如里氏潰瘍」的案例大幅增加。這種常見於中西非的皮膚疾病雖不致命,卻會蠶食人的皮膚與骨骼,嚴重者必須截肢。更可怕的是,目前學界對這種疾病的感染與傳播方式所知甚少。多位澳洲學者表示,政府應重視疫情,並盡快投注資源對這項疾病進行研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澳洲醫學期刊》(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16日刊登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澳洲維多利亞省(Victoria)罹患「布如里氏潰瘍」(Buruli Ulcers)的病例大增。維多利亞省位在澳洲東南部,不僅是該國人口第二多的省,更是大城墨爾本(Melbourne)的所在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該省的病例年年增加。2016年1月到11月,共發生了156 起案例,而在隔年的同一段時間內,通報案例竟增加了51%,上升到236件。

布如里氏潰瘍是由潰瘍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所引發,初期症狀不太明顯,患者的皮膚只會出現一個如同被蟲咬的無痛腫塊,但接著細菌便會向下進入脂肪層,往四方擴散並沿路摧毀人體組織。當患者的皮膚表面開始出現潰瘍時,便會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儘管大多數患者在經過治療後,可以百分之百的痊癒,但仍有少數人因為過晚就醫,最後必須切除皮膚或者截肢。

疾病起因與傳播途徑仍不清楚

據CNN報導,2017年全球約有2206起感染布如里氏潰瘍的案例,其中以澳洲與奈及利亞(Nigeria)的案例最多。然而,這項疾病在非洲與澳洲的傳播方式似乎截然不同,讓科學家傷透腦筋。布如里氏潰瘍研究專家「Andres Garchitorena」指出,在非洲,布如里氏潰瘍好發於沼澤地方或有水的環境,在澳洲,這項疾病卻很可能發源於袋貂(possum)。蚊子叮咬帶有細菌的袋貂糞便後,接著傳播給人類。

布如里氏潰瘍的世界分布地圖。澳洲與西非國家奈及利亞(Nigeria)的案例最多。(截圖自世界衛生組織)
布如里氏潰瘍的世界分布地圖。澳洲與西非國家奈及利亞(Nigeria)的案例最多。(截圖自世界衛生組織)

令科學家難以理解的是,除了維多利亞省之外,澳洲其他省如新南威爾斯、南澳與塔斯馬尼亞完全沒有病例傳出。布如里氏潰瘍研究專家強森教授(Prof Paul Johnson)表示,「這項疾病似乎只發生在維多利亞省的幾個特定區域中。如果你不進入疫區,就不會得病。但這些疫區為什麼出現這種細菌,及人們做了什麼才得到這項疾病等等,都是我們尚未找出答案的問題。」

澳洲袋貂。(JJ Harrison@Wikipedia / CC BY-SA 2.5)
澳洲袋貂。(JJ Harrison@Wikipedia / CC BY-SA 2.5)

主持這份研究的學者歐布萊恩(Daniel O’Brien)則表示,「儘管早在1948年,維多利亞省就已經傳出有病例了,科學家至今對這項疾病的來源與確切的傳播方式仍然所知甚少,因此難以預防及進行有效控制。」

專家呼籲政府投入資金解決問題

撰寫這份研究報告的團隊在文中呼籲政府立即採取行動,解決這項日益嚴重的傳染病,包括提撥專款,進行相關的研究,及對疫區的動物,人與動物的接觸等等進行全面性的檢查。強森指出,住在疫區的人們可以透過防治蚊蟲叮咬,與清理、包紮任何在戶外產生的傷口,來預防受到感染。如果有任何擔憂,都應該立即向醫生尋求協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舒晴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