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  

約 142 項搜尋結果
2025年6月8日,進駐洛杉磯的加州國民兵與抗議者對峙。(美聯社)

翁履中觀點:美國或許撐得住極化政治,但臺灣能禁得起撕裂?

2025年5月30日,馬斯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川普舉行記者會。(美聯社)

世界首富的白宮之旅:馬斯克用哪五種方式改變了美國政治

2025年1月19日,來自賓州的川普支持者對美聯社記者展示她的MAGA戒指。(美聯社)

Z世代大分裂:老Z挺自由,小Z向右轉!為什麼美國最嫩選民愛上了MAGA?

2025年4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參加教宗方濟各的葬禮後,於羅馬登上空軍一號準備返國。(美聯社)

BBC盤點川普的百日維新:「電鋸式改革」撼動憲政,美國完全變了個模樣

2025年4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東廳向海軍Midshipman足球隊頒發總司令獎盃。(美聯社)

《世界是平的》作者如是說:川普再繼續耍流氓,美國就只能「拿著一手爛牌虛張聲勢」

邁克爾·魯奇在得州眾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Kaylee Greenlee攝,WSJ)

華爾街日報》推動美國各州反華立法的遊說者是何許人也

成為美國言論自由試金石的巴勒斯坦學生馬穆德・哈里爾(Mahmoud Khalil)(AP)

閻紀宇專欄:美國政治犯馬穆德・哈里爾

蘋果公司(Apple)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克批評馬斯克涉足美國政治

2024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鳳凰城發表演說。(美聯社)

「川普2.0」改寫政治篇章!紐時:保守民粹已佔據美國政治核心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右)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美聯社)

「馬斯克總統」登場!全球首富讓共和黨乖乖否決緊急預算,國會議員吐槽:其實川普是副手?

2024年11月7日,英國當天報紙的頭條都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消息。(美聯社)

少數族裔選票倒向川普、民主黨票倉岌岌可危 金融時報:川普重新定義美國政治版圖

港媒明報指出,川普此前已徹底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發展軌跡。(資料照,美聯社)

誰當選都會遏制中國 港媒:川普已徹底改變美國政治發展軌跡

川普的當選與再參選,反映的是美國社會深層對於成功、自由、安全的質疑與紛亂。(美聯社)

川普崛起的大哉問─難道對民主的信心已然不存:《國之荒原》選摘(2)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押前,曾接受外媒專訪。(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政府去搜共和黨總部會怎樣?」柯文哲接受外媒專訪 怒控司法淪政治工具

因《虎媽的戰歌》而走紅的耶魯法學院華裔教授蔡美兒,是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自傳《絕望者之歌》的幕後推手,兩人師徒情深,蔡美兒評價該書「這是我這輩子讀過最好的書」。(取自耶魯大學法學院網站)

人物》范斯從「窮白男」翻身攀上美國政治顛峰 幕後推手原來是紅極一時的「華裔虎媽」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遭「未遂刺殺」事件進一步撕裂美國,顯示政治兩極化已經是美國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資料照,美聯社)

觀點投書:川普遇刺激發極右翼再度抬頭,美國政治極化成常態

2024年7月13日,川普在賓州巴特勒市的競選造勢活動遭遇槍擊,他離開現場前高舉右手向支持者示意。(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勝負關鍵?川普成共和黨「浴血英雄」,拜登「年邁遲暮」淪對比

2024年7月13日,川普在賓州巴特勒市的競選造勢活動遭遇槍擊,他在特勤局幹員保護下高舉右手向現場支持者致意。(美聯社)

BBC分析川普遇刺:美國政治掀開「黑暗危險的新篇章」

2024年7月13日,川普在賓州巴特勒市的競選造勢活動遭遇槍擊,他在特勤局幹員保護下高舉右手向現場支持者致意。(美聯社)

美選暴力不意外?6月民調:每10名美國人就有1人支持「以暴力阻止川普」

2024年1月31日。交易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美國夢已不復存在!」明明美國經濟表現亮眼,多數民眾為何依舊感到悲觀

美國前總統川普與支持者互動。(美聯社)

《經濟學人》深度解析:為何有這麼多支持者,將川普視為「神選之人」?

2019年6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美聯社)

「攻擊中國」是撈取政治資本的好生意?中國學者:2024是大選年,美國政治會變得很瘋狂

2022年5月,在藍天白雲下慢跑的慕尼黑市民。(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經濟越低迷,人類越偏激?「零和思維」如何讓政治更加分裂對立

2021年1月6日,忠於川普總統的暴力分子正在衝擊國會大廈。(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惠譽十多年來首次下調美國信用評級,警告「政治功能失調」

2023年1月7日,美國加州聯邦眾議員麥卡錫當選聯邦眾議院新任議長(AP)

美國近代最漫長的政治「難產」!歷經5天15輪投票,聯邦眾議院新任議長終於出爐

2022年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選舉,共和黨候選人雷克(Kari Lake)(Gage Skidmore@Wikipedia/CC BY-SA 2.0)

閻紀宇專欄:「她」和川普能讓共和黨再次偉大嗎?

2022年8月,川普與德州現任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的支持者出現在民主黨的造勢場合。(美聯社)

這個關鍵議題發酵!美國期中選舉戰況緊繃,民主黨民調超車共和黨

2022年8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馬里蘭州民主黨造勢大會(AP)

今年美國關鍵選戰》拜登誓師火力全開:痛批川普帶共和黨搞「半法西斯主義」,威脅美國民主

台裔美國人楊安澤爭取民主黨提名角逐白宮大位(AP)

「台灣之子」楊安澤創立「前進黨」!誓言成為美國政壇第三勢力、搶攻2024年大選

〈梁啟智 X 烏烏醫師 X 林志潔:美國子宮戰爭會改變什麼?〉活動側拍。(鍾巧庭攝)

跨界對談側記:美國子宮戰爭會改變什麼?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閱兵,解放軍的99A2主力戰車正通過天安門廣場。(美聯社)

美國務卿布林肯:我們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政治制度,北京不領情反嗆:刻意渲染中國威脅

前外交官介文汲(見圖)認為,若美國要台灣對中國進行科技產品的封殺的話,只要打電話給總統蔡英文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處理就好,何必要把台灣納入IPEF,承受中國的政治壓力?(資料照,盧逸峰攝)

台積電是入IPEF的關鍵?前外交官揭現實面:美國何必承受中國政治壓力?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看懂美國2022期中選舉:哪些職位要改選?誰的勝算更大?對2024選總統有何影響?

(美國之音)

美國政治日益極化,兩黨相互仇視對立 專家:推升美中爆發危機風險

(BBC中文網)

拜登執政周年:美國會不會再次走向分裂?拜登還有辦法癒合國家撕裂的傷口嗎?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一年後在所承諾事項上的表現好壞不一,他提出的上兆美元支出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但卻未能完成一些首要的社會和氣候優先事項。(美聯社)

國際熱議》「拜登不及格!」就任一周年,支持度下滑、民主黨分裂,對台灣政策會轉彎嗎?

美國國會。(AP)

閻紀宇專欄:2022美國政情鳥瞰:拜登與民主黨力挽狂瀾,川普與共和黨強勢崛起

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崛起已到盡頭!」美國政治學者:習近平仍企圖重塑世界,但時間所剩無幾

美國普查局12日公布最新人口普查報告,過去十年來,美國人口組成變得更加多元化、都市化。(AP)

美國人口普查結果出爐:過去十年白人數量首見減少,人口南增北減撼動兩黨政治版圖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更不能忽略這位Joe Manchin

(BBC中文網)

中國經濟十年內若超越美國,「大國政治的悲劇」會否重演?

20世紀最重要的美國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與他的代表作《正義論》,為西方當代自由主義立下基本參數。(維基百科/公用領域/風傳媒合成)

李忠謙專欄》生日不快樂的政治哲學家:自由主義巨擘約翰・羅爾斯一百歲冥誕

即將在明年一月二十日上任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是誰把拜登送進白宮?昔日柯林頓帳下首席策士:白人男性與溫和派選民是關鍵力量

川普搭乘陸戰隊一號從白宮起飛,前往華特・里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住院。 (美聯社)

給川普卸任後參考:美國歷任總統退休後,都在忙些什麼?

川普支持者紛紛上街,要求停止計票、不能讓民主黨人偷走勝利。(美聯社)

李忠謙專欄:當保守派媒體也呼籲川普「接受敗選」,川普真的輸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與聯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美聯社)

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職:一個極度右傾的聯邦最高法院,將如何影響美國政治

9月29日,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會上,川普極力嘲諷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總是戴著口罩。(AP)

閻紀宇專欄:「總統先生請閉嘴!」美國政治史上最混亂的一場辯論,美式民主最惡劣的示範

美國大選緊鑼密鼓之際,哈利王子和妻子梅根再次成為新聞人物,一段電視講話引發爭(AP)

英國王室牽涉美國政治?哈利王子針對美國大選的發言惹議,川普要他:自求多福

(BBC中文網)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被指控性侵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女性副手人選究竟該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