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西方制裁俄國,淪為火上添油?

2022-02-27 06:40

? 人氣

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之後,歐美各地出現許多反對戰爭的人潮,許多抗議者都高舉普京的肖像與烏克蘭國旗。(美聯社)

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之後,歐美各地出現許多反對戰爭的人潮,許多抗議者都高舉普京的肖像與烏克蘭國旗。(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出兵入侵烏克蘭,露出侵略者的本色;美國總統拜登召開記者會,聯合歐盟、日、加、英、紐、澳和台灣共同對俄國實施新一波制裁,針對尖端科技進行出口管制。然而,在反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對俄國的制裁不僅難以發揮預期效果,還可能淪為火上添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獨裁者普丁,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自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情報系統(KGB)工作了16年。1999年12月,時任總統的葉爾辛辭職,由普丁擔任代理總統,2000年5月普丁正式出任總統,嘗到權力的滋味後,就不肯放手。他是史達林之後,俄國任期最長的領導人。

2008年普丁的總統任期連任屆滿,當時依法不得再續任,他運用政治謀略與詭計,轉任總理,由親信梅德維傑夫擔任總統,2012年普丁以迂迴方式再度出任總統迄今。去年4月普丁強勢推動修改憲法,讓他的總統任期還可以連任兩次,一直做到2036年,令人嘆為觀止。

普丁下令出兵入侵烏克蘭,露出侵略者的本色,他義正詞嚴宣稱自己「別無選擇」,企圖合理化侵略的行徑。不過,普丁這番話,連俄國老百姓都無法相信。莫斯科國家劇院總監科瓦爾斯卡雅公開批評普丁是凶手,為抗議俄國大舉侵略烏克蘭,她宣布辭職,理由是「沒法為一個殺人凶手工作,還領取他支付的薪水。」

新一波能源危機 原油上看每桶130美元

俄國出兵烏克蘭,表面上俄國經濟規模占全球GDP的比重僅1.8%,而俄國對外貿易占全球出口僅1.7%,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相當有限。不過,俄國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全球第三大石油生產國,還擁有許多重要礦產如煤、鈀和銨等,如果烏克蘭危機升高,俄國縮減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將引爆新一波能源危機。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預估,國際原油價格可能飆至每桶130美元的天價。

面對美國聯合西方國家推出的經濟制裁,老謀深算的普丁似乎有恃無恐。能源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對原物料的需求大增,普丁選在這個時候出兵,算準了西方對原物料、天然氣和石油有迫切的需求,西方國家不可能實施全面的經濟制裁。換個角度看,烏克蘭危機使得國際能源價格飆漲,這對俄國是利多,可以增加出口的收入,進而增加財政盈餘。而西方國家不願意把能源列為對俄國制裁的項目,主要擔憂引發能源危機,傷害經濟成長。

歷史經驗 經濟制裁很少發揮預期效果

另從歷史上看,經濟制裁很少發揮預期的效果。《經濟學人》引用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穆德爾(Nicholas Mulder)的研究,檢視一次世界大戰後30年間發生的經濟制裁,歸納出兩個重點。首先,大多數經濟制裁沒有發揮效果,當時無法阻止德國發動戰爭。經濟制裁失敗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政治的意志力不足,以及金融全球化受到侷限,給予制裁者權衡的空間。例如,1930年代中期德國納粹遭到嚴重經濟制裁,但英國避免對德國採取嚴厲的金融管制,當時英國的銀行對德國擁有龐大債權,倫敦金融業者擔心一旦對德國施行嚴厲的金融管制,倫敦金融城恐怕面臨危機。

其次,依穆德爾的研究,經濟制裁不僅未能發揮效果,還可能火上添油,產生副作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使得許多政府走向保護主義,全球貿易大幅萎縮。某些國家的政府意識到可能遭到經濟制裁,事先採取預防性策略,遠離全球經濟體系,追求策略上的獨立自主。例如,1930年代,日本企圖發展「日台韓經濟區」,以降低對同盟國的依賴度。這次俄羅斯對西方的制裁有恃無恐,因為普丁早已採取預防性策略,大幅降低俄國對西方的依賴。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在一個逆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制裁不再是有效的工具,甚至可能點燃新的戰火。要對付老謀深算的普丁,拜登不能只有經濟制裁這一招。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