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君專文:兩個時代的掙扎─光復聲未遠揚而黯影已然籠罩

2022-02-27 15:10
因1946年一起緝菸血案造成一死一傷,導致群眾包圍專賣局臺北分局並焚燒物件,後爆發政府大規模鎮壓群眾的事件,遂引起二二八事件。(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因1946年一起緝菸血案造成一死一傷,導致群眾包圍專賣局臺北分局並焚燒物件,後爆發政府大規模鎮壓群眾的事件,遂引起二二八事件。(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引言:《二二八反抗運動》於2017年出版,2022年增訂。由於我的關懷始終聚焦於遭密裁(暗殺)的受難者,所以進一步研究了「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而有第3章「民主奏鳴曲」的增補。此一研究,更確立二二八事件為大規模的爭普選運動。一份密裁名單,透露二二八事件民主運動的訊息,更道出他們受難的原因,這一切研究,只有一個心意,希望二二八受難者重返榮耀。

歷經二二八事件的台灣人,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事實上,自1937年中日戰爭開打,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這十年當中,台灣人民歷經了相當激烈的歷史變化。

中、日作為戰場上的敵對之軍,對台灣人而言,卻是交錯而來的2個政權。1945年8月15日二次大戰結束,前一天台灣人叫作日本人,後一天台灣人得叫作中國人。戰前台灣人的國語是日語,戰後台灣人的國語是中文,一天之差,天旋地轉。戰後所迎接的「祖國」,在二戰結束的前一天,甚且還是敵國。當時的台灣人,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國家更替、語言斷裂,乃至認同的驟然轉變?

1937年日本政府開啟「皇民化運動」,1946年初國民政府發動「漢奸總檢舉」,2個政權,都企圖重新校對台灣人的政治忠誠。日本擔心台灣人在戰場上傾向中國,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姓氏、棄母語說日文,以台灣人渴求的平等為誘餌,推行「同化」、「皇民化」;而戰後新臨的陳儀政府,則雷厲風行想要洗去台灣人身上的日本成分,再把台灣人「中國化」。

歷經二二八事件的人,是歷經2個時代的人,2種語言、2種國旗、2種身分認同,甚至2種國家暴力,皆以無可迴避的壓力加諸在他們身上。

二次大戰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對台灣而言更是一場激烈無比的變化。身處戰前、戰後2個不同的政權與文化,台灣人民如何自處?而往後開展出的歷史脈動,與對台灣主體的追求,又有多少是被這特殊的歷史經驗所擠壓出的結果。二二八事件,在國民政府來台一年多後爆發,某種程度留下台灣人在2個時代中掙扎的面容。

20181015-《悲情城市》電影海報。(取自維基百科)
侯孝賢電影作品《悲情城市》呈現出台灣經歷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統治的混亂身份與國族認同,並展示了亞細亞孤兒的失語狀態。(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漢奸總檢舉

二次大戰結束,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此時是否真如《民報》社長林茂生所說的:台灣人所身處的社會及國家,終於可以不再是對立的;台灣人的人格,也可以不再是分裂的?

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上任未久即發動「漢奸總檢舉」,這讓歷經戰時高壓、無法不聽命於日本政府的台灣人,顫慄不已。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不僅得對日本完糧納稅,甚至得赴戰區與日軍並肩作戰,若照此定義,台灣人不全成了漢奸?

陳儀,1945 年時任台灣省行政長官。(黨史館提供)
1945 年時任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資料照,黨史館提供)

南京國民政府在戰後,清理中日戰爭期間出賣國家利益的人,以漢奸罪論處。但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同樣的「漢奸罪」是否適用,引發極大爭議。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仍在1946年1月16日到29日這2週裡,舉行漢奸總檢舉,「望民眾儘量告發,過去日寇統治台灣時,所有御用漢奸之罪惡」,截至該月底共收到335件。 (相關報導: 「二二八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平」 蔣萬安談選戰打太極:多關注民生議題 更多文章

台灣人心惟危,到底當局是怎麼定義漢奸的?又是誰被逮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領袖林獻堂先生,日記裡留有政權轉換之際的折磨:

五弟來,遂將熊徵、陳炘等被拘留之事告之,他默默不能發言,惟有長嘆而已。……以莫須有之事虐待紳士,台灣統治之黑暗從此更甚矣。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俄烏戰爭何時落幕?林郁方曝和緩關鍵:要看是否出現城市戰
首購族房貸成數不如預期怎麼辦?過來人曝超實用解決辦法,找這間隨和又親民
未來保費可望更便宜!台灣「純網保」時代來臨,對消費者會有哪些影響?
意外發現丈夫10年前就外遇,妻子是否能提告求償?律師親自解說,一情況例外
許劍虹觀點:二二八事變75周年─中共對台灣最早實施的「認知作戰」
潘惠蓮觀點:隱埋失真的女童軍楊惠敏歷史
才剛創業就秒被客訴!一篇文看美律創辦人如何化解危機,靠一方法業績倍增
謝錦芳專欄:西方制裁俄國,淪為火上添油?
楊岡儒觀點:幸福司法的真相─遊民凍死檢察署外?
司馬亮觀點:從烏克蘭事變,再談「武統」台灣
許詠翔觀點:保守派反對平權、主張歧視?
觀點投書:為了親中的烏克蘭與俄國為敵,愚蠢的台灣外交
觀點投書:當戰鬥藍變成暴衝藍 國民黨離中間選民還有多遠?
李怡專文:在中共體制下爭取一本雜誌的言論自由
陶在樸觀點:拉什頓種族禁忌法則與輿論暴力
觀點投書:陳建仁終究還是「不甘寂寞」
觀點投書:外送員權益誰顧?基隆應跟進台北市制定自治條例!
觀點投書:「大菊為重」卻害了高雄
那座支撐起我對我的生命中所有夢想與願景的舞台:《教父寶典》選摘(1)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不出兵的五大原因
烏克蘭被入侵後,兩個俄羅斯朋友這樣回答我
「俄烏衝突值得台灣借鏡」 林濁水警惕2事:不恢復徵兵制,實在太扯
烏克蘭戰報》俄軍重啟攻勢,企圖奪佔基輔、哈爾基夫、黑爾孫,烏克蘭軍奮勇抵抗
林佳龍南下中山大學 主講「尋找臺灣新願景」
台灣燈會閃耀藍、黃光芒聲援烏克蘭 陳其邁:嚴正譴責戰爭行為
論文門》張亞中揮關刀要斬蔡英文「虛假」 彭文正喊:論文門影片點閱已破億
談228遭顏若芳批「蔣軟爛話」 蔣萬安回嗆:受難者財產返還,政府零進度
台灣燈會聲援烏克蘭 黃藍國旗色光束映照高雄衛武營
烏克蘭戰爭》北約東擴為何惹毛俄羅斯?後蘇聯時代的安全政策轉向
建議「縮減防空識別區範圍」惹毛綠委 立法院法制局報告悄下架
high起來!「山海世代 原音天籟」原住民族語傳統歌謠比賽熱情嗨爆新北
「俄烏衝突打醒認為美國會援台的民眾」 吳斯懷:真正戰爭沒人會出手幫忙
批「疑美論者」是懦夫 他:美國真進軍歐陸,無暇顧及台海恐不是好事
「美軍來援時,game is over!」蘇起揭國際現實:烏克蘭局勢讓台灣清醒
還記得「天安門廣場坦克人」嗎?烏克蘭也出現一位勇敢的「坦克人」!
台東慢食節「 很潮餐桌 」 一起品嚐永續的潮滋味
懶人遊馬祖玩法 「南北之星+台灣好行@馬祖」熱推中
尼克森訪華50周年:前駐北京記者出版新書指責「美國菁英讓中國變得強大!」
烏克蘭總統死守基輔,美方建議護送撤離,他回答:戰鬥正在這裡發生,我需要的是彈藥,不是便車
俄羅斯全面入侵 烏克蘭危機如何演變成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地面戰?
蔡壁如諷美「綜藝政治」無助烏克蘭淪笑柄 柯文哲:別老幻有人想會來幫忙
烏克蘭總統嘆「沒人並肩作戰」 台大教授示警:血流成河才有國際奧援
烏克蘭戰報》俄軍全面進攻基輔,歐洲恐將湧現500萬人難民潮,歐美宣布制裁戰犯普京
重症保護力達100%、抗體濃度提升18至30倍!兩種新冠疫苗將提交歐美公衛當局核准
從喜劇演員到悲劇元首:坐困愁城的烏克蘭人,怎麼看他們的總統哲連斯基
陳建仁申請入黨日期有玄機?他曝為迎合這條款:蔡英文要製造懸念
最苦命的世代!最新調查曝「這年齡層」面臨3大危機,憂鬱症、躁鬱症風險將不斷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