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戰鬥藍變成暴衝藍 國民黨離中間選民還有多遠?

2022-02-27 06:00

? 人氣

韓國瑜在2020年的慘敗案例已經告訴我們,煽動深藍的手法,對中間選民完全不管用,甚至只有反效果。(資料照,柯承惠攝)

韓國瑜在2020年的慘敗案例已經告訴我們,煽動深藍的手法,對中間選民完全不管用,甚至只有反效果。(資料照,柯承惠攝)

所謂的深藍支持者,顧名思義,是國民黨支持者中的基本教義派,可對比也讓民進黨頭疼的「老獨派」。深藍群眾當中,有很高比例是已退休、退伍的軍公教,或是對蔣經國時代的回憶有高度憧憬。因此仍處在過往黨國體制的慣性之中,動員力高、政黨忠誠度極高,只須輕輕號召「一支穿雲箭」,立即「千軍萬馬來相會」。而動員深藍群眾的情感要素,遠比理性要素要大得多,一點簡單的煽動性言論、浮誇的動作與台詞,就足以支配深藍群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深藍的高度凝結性,使大選區制如黨內選舉、地方議員選舉,國民黨籍的候選人只要能夠掌握深藍的動向,便可穩穩拿下。但是,深藍的排他性也很強,過於偏激、極端的政治光譜,與中間選民是互斥的,甚至黨內較為中立、客觀的「理性藍」群眾,也快要無法容忍深藍的存在。

一旦遇上小選區制,深藍群眾就變成了無數國民黨候選人心裡又愛又恨的一塊。為了掌握深藍那兩成的得票,可能就要犧牲將近四成的中間選票。若深藍的思維持續逐漸主宰選戰主軸,國民黨的選舉未來將繼續陷入掙扎。

韓國瑜在2020年的慘敗案例已經告訴我們,煽動深藍的手法,對中間選民完全不管用,甚至只有反效果;韓國瑜之後更榮登中華民國史上首位遭罷免的直轄市市長,顯然中間選民的反噬,遠比深藍的支持更加強大。

然而,為何深藍思維總是在國民黨生生不滅?最大關鍵是個別人物的權力慾望,嘗到了「韓流」崛起的甜頭,進而鼓舞深藍思維、操縱深藍群眾,只要國民黨黨中央沒有照著深藍的路線走,就是對著民進黨「拿香跟拜」,就是無能。

去年9月,以名嘴、前新黨「政治金童」的趙少康為首的一票媒體人,看準了黨主席選舉期間的權力真空,炒作「戰鬥藍」議題,主張國民黨不能再像過去「溫良恭儉讓」,衝鋒陷陣要比民進黨更狠、更猛。對韓國瑜倒台後,頓時找不到依歸的韓粉來說,趙少康及「戰鬥藍」的存在,讓他們找到了新的信仰對象。12月,國民黨在四大公投案慘敗,深藍群眾氣急敗壞,在黨部門口上演「砍頭」戲碼,要求黨中央開除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年1月9日,國民黨在中二補選、罷昶兩場戰役遭到「雙殺」,深藍又出來跳腳,指黨主席朱立倫應辭職負責。2月21日,趙少康又與張亞中、卓伯源等幾個「黨主席落選人」突襲召開記者會,再把黨職選舉制度推往更極端。 

這些深藍的領軍人物,看似坐擁藍營道德高地、對黨的政策指手畫腳,實則明槍暗箭齊發,表面要朱立倫「擴大決策圈」,實則要求權力分享,讓自己在之後的2022年地方大選、2024年總統大選,能夠擁有一席之地。反正,只要黨中央不合意,沒有達到對民進黨的「戰鬥」要求,這些戰鬥藍隨時都可以對內砸鍋。

於是,整天嚷嚷著要反擊民進黨的戰鬥藍,最後卻變成無人認可的暴衝藍,讓國民黨不斷失去中間選民的信任。無法成為民眾最大公約數的戰鬥藍,若一躍成為藍營主流論述的暴衝藍,簡直是國民黨的一大悲劇。以近期這波日本核食議題為例,原本國民黨希望理性討論,採科學專業的態度,不為反而反。結果戰鬥藍暴怒反彈,又鬧得國民黨雞犬不寧。戰鬥藍的不斷爆走,不僅讓民進黨看足了笑話,也讓國民黨離中間選民越來越遠。

最後本文要呼籲,這些化身「戰鬥藍」的藍營民代們是否有認真想過,你們之所以能夠獲得大量鎂光燈,是因為被當作戰士,真正打出了什麼而幫助到國民黨整體形象,還是只不過是搏君一笑、圖自己聲量的小丑?請衷心思考,若國民黨欲重返執政,究竟該朝向民心的哪個端點走,舉手投足不能只為了獲取媒體聲量,最後被野心人士利用,卻毫不自知。

*作者為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