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地雷處處的敬語文化:為什麼在這個國家,見面問年齡並非不懂禮貌

2022-01-18 13:00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儘管在許多文化中見面問人家年齡會被認為很無禮,但在韓國它卻是一種能鑒別雙方等級(直譯為啄食順序,the pecking order)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僑民本內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犯了這樣的語言大忌,是他首次到韓國旅遊期間在餐廳享用一頓美食後用韓語感謝老闆娘的時候。

老闆娘當時60多歲,本內特23歲。本內特說了一句 「gomawo」。這個韓語詞很簡單,相當於英語中「謝謝」的意思。本內特覺得自己很有禮貌。

但現年33歲的本內特當時有所不知的是,他所用的「謝謝」一詞是一種很隨意、非正式的說法,如果本內特是韓國人的話,則會被視為很無禮,而且還帶侮辱意味。

貝內特說,「我沒有意識到感謝有如此多的說法」,「我總是認為謝謝就是謝謝」。

但在韓國文化中,作為比餐館主人小幾十歲的本內特當時應該使用韓語的敬語形式來表達感謝。

韓語是一種具有多層表述的複雜語言體系,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之一,因為它需要說話人不斷判斷對方的資歷輩分、社會地位以及關係親疏遠近等。

這就是為什麼在韓國,剛認識新朋友不久,你就不得不告訴人家你的年齡。隨意分享年齡以及出生年月日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習俗,它還是一種社會契約,以搞清說話人之間的尊卑順序、社會地位、親疏程度。

因為,即使一年之差也會決定人們之間互動的一切,從說話的方式,到一起吃喝時的禮讓形式。

street

韓國文化各種稱呼講究多,很多時候用敬語。

牛津大學韓語語言學家基爾(Jieun Kiaer)教授解釋說,決定人們使用語言風格的第一要素就是年齡。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互問年齡的原因,它並非是因為人們對你年齡有多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們真需要知道該使用哪種語言方式合適」。

對一些西方人而言,詢問新相識的人年齡可能會被視作太唐突。但如果想充分了解年齡在韓國社會並非只是一個數字而已,還需要明白新儒家思想(neo-Confucianism)對韓國的持久影響。

它是以孝順、尊老和社會秩序為中心的古老意識形態,統治了韓國長達500多年,涵蓋整個朝鮮王朝時期(1392-1910),並且繼續支配著韓國的社會規範。

在韓國工作、學習的中國人逐漸融入本地生活,但也不免面臨文化差異與摩擦。

美國弗吉尼亞費爾法克斯喬治梅森大學宗教研究教授兼韓國研究中心主任盧先生(音譯,Ro Young-chan)表示,所有儒家思想都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禮儀與人性」(Humanity and ritual)。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