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義銘觀點:莫讓行政區劃如屠刀-關於行政區劃法修法問題芻議

2018-02-07 07:00
作者主張,主張,除非我們的國家多數民眾選擇了一個沒有地方自治的國度,否則,行政區劃之目的,應是保障地方自治之有效運行,而非實現中央政府公共政策之目的。(顏麟宇攝)
作者主張,主張,除非我們的國家多數民眾選擇了一個沒有地方自治的國度,否則,行政區劃之目的,應是保障地方自治之有效運行,而非實現中央政府公共政策之目的。(顏麟宇攝)

台灣的政治發展,是否需要地方自治?這個問題,正如同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否需要傳統產業?或台灣的文化發展,是否需要閩南文化?一樣,我們恐怕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學術或公共政策上之討論來爭辯。而是我們必須更認真地思考如此問題:如果台灣的政治發展,逐漸失去地方自治,可能產生什麼後果?正如同思考如果台灣的經濟活動,若傳統產業流失怠盡;若台灣的文化民情,漸漸遠離閩南文化之風,將會有什麼局面?

我個人並無法想像,若未來台灣的政治實務中,毫無地方自治運作餘地時,會是何等情景?但我可以理解,在沒有地方自治的國度裡,一模一樣的官僚體制之運作,從無偏鄉到都會、從港口到山城,住鄉下的人,將感受都會人生的擁擠與冷漠;而都在都市裡奔忙的人們,卻和鄉下的人一樣,必須自己承受生活上的種種不便。

我個人無想像沒有地方自治的台灣,人民的生活將會是何等的無趣無味,但我可以預測,在沒有實質地方自治的台灣,人民面對公共事務的一切時,都將必然感受到來自中央政府龐大官僚組織的不溫暖與無效率。

而現在的台灣,由於某些政黨之政治人物個人,對於解決特定社會問題的方法,抱持某種特定偏好,因此,未來將有可能為解決某些社會問題,而將地方自治予以犠牲。

例如,行政院長賴清德於日前公開主張,為解決台灣現今非直轄市的縣市缺乏人才和財務困難之問題,因此,將著手修正現行行政區劃法,來達到平衡地方發展的目標。而其同黨立法委員與內政部官員為呼應賴院長之政策口號,亦紛紛對於未來台灣行政區劃之應如何如何,提出許多高見。個人認為,這些高見是否真能達到平衡地方發展的目標,吾人目前尚無可得知,但某些政高見中所隱藏的思惟,若形成政策之多數,乃至於成為政治上之正確,那麼對於地方自治,卻必然將給予致命的一擊。原因無他,當中央政府認為地方發展之問題,可以透過行政區劃之調整來實現時,地方自治便已經在中央政府的決策首長們所追求之政治正確中,成為所謂「地方發展不均」的真正理由。

20180124-行政院長賴清德24日出席「台灣企業家圓桌會議」。(顏麟宇攝)
行政院長賴清德。(顏麟宇攝)

國家之行政劃分,當面對地方自治時,首先必須慎重地思考一項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究竟是應透過行政區劃,來實現地方自治應有之社會發展功能;抑或是宜透過地方自治,來使行政區劃得以符合社會發展與政治現實之需求?

如果吾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透過行政區劃,可以實現地方自治之特定理想或功能,這個時候,行政區劃便成為中央政府實現特定公共政策之工具,而這樣的政策工具,就如同屠夫手握之屠刀,將台灣的各地方,按著自己的意念,予以或切或剁。

近日,前立法委員、現任世新大學教授高思博先生舉辦了一場以「還我自治權」為名的座談會,這場座談會的主題,是討會區長、農田水利會會長官派之利弊得失。」在這次座談會中,將農田水利會的公部門化政策,與行政區劃法之修正議題捆成同一個議題,在同一場座談會中討論。參加者經由對當前農田水利會遭執政黨以立法多數之力量,強行改造成公部門所產生之爭議,似乎可以進一步地認識到,在行政區劃法的修法中,若行政區劃之調整成為政府實現特定公共政策之工具,正如同政府將農田水利會的資產完全收歸國有,只為了實現某些似乎有更竹日一日單的方法,便能實現的政策目標一樣,那麼,千百萬無聲無語,無從抗議的民眾,就只能看著自己的財產權,如同地方自治一樣,當掌握政府能夠掌握決策之多數時,便隨著可能成為魚肉,任政府宰割。

20180105-21世紀基金會副董事長高思博5日召開「還我自治權!區長、農田水利會會長官派利弊」記者會。(顏麟宇攝)
21世紀基金會副董事長高思博5日召開「還我自治權!區長、農田水利會會長官派利弊」記者會。(顏麟宇攝)

 因此,筆者個人主張,除非我們的國家多數民眾選擇了一個沒有地方自治的國度,否則,行政區劃之目的,應是保障地方自治之有效運行,而非實現中央政府公共政策之目的;而基於此一理念,行政區劃法之修正,其目標應在於保障人民及各種具有法人人格之團體之自由權與財產權,憲法所規範的地方自治之架構下,不受中央機關透過行政區劃之調整而予以侵害。 (相關報導: 平衡城鄉差距》賴揆宣示重啟行政區域重劃 提高非直轄市統籌分配款 更多文章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法學院院長。本文原發表於由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愛鄉文教基金會合辦之『還我自治權!區長、農田水利會官派利弊』研討會。感謝高思博教授、蘇煥智董事長及與會先進,提供各方意見與觀點。(系列之二)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你不知道的全球暖化危害!北極永凍土融解釋放大量汞,恐危害地球生物健康
花蓮地震不斷,辛在勤:板塊正面撞擊處能量累積,未來2到3週都會有餘震
「旅蛙」設計師語出驚人:是在養老公!陸女大崩潰、狂蒐集遊戲中「這些」偷吃鐵證控渣男
風評:股災現、泡沫破、雞尾酒結束了嗎?FED新主席的考驗
林建山專欄:川普美元沒有了強勢祇剩弱勢
歷史上的今天》2月7日──《馬斯垂克條約》簽署,歐洲開始追逐「歐盟一體化」世紀大夢
汪葛雷觀點:只因反中就捧義美而貶墾丁?
蘇世岳觀點:川普又錯了!核冒險無法帶來真和平
劉昌坪專欄:別讓保障身障者權利淪為口號
舌頭上突然長顆痣怎麼辦,是癌症嗎?牙醫提醒常見2種原因不必嚇自己
呂紹煒專欄:姚文智vs邱創煥;好好愛我vs關愛眼神
觀點投書:離岸風電是誰的綠金?
觀點投書:大黨小黨死光光,黨外只剩「民進黨以外」
張國立專文:打死我也不告訴你─誰是第一偉大的中國魔術師
傅月庵專文:半生書蠹酬知己
觀點投書:從《軍師聯盟》看高雄韓國瑜的勝出
觀點投書:大學自治與政府角色
消炎藥吃多不好?多數台灣人沒搞懂,醫生開的「消炎藥」至少有3種
鄧鴻源觀點:論美國名校的幸福課
明清鼎革,鄭氏政權興滅改變了這塊海城:《東印度公司與亞洲海洋》選摘(3)
花蓮地震》蔡英文與賴清德、馮世寬視訊 也和傅崑萁通話
花蓮地震》最新災情統計 5大樓倒塌傾斜 2死逾150傷
花蓮地震》「現在,救災是當務之急」蔡英文:盡全力協助救災工作
花蓮地震》黑鷹直升機深夜空勘 軍機清泉崗、松山機場待命
花蓮地震》統帥仍有3民眾受困 商校街大樓共85戶人數未知
花蓮地震》「跟斷了差不多」通車才4年 七星潭大橋多處斷裂
花蓮地震》最新災情統計 5大樓傾斜倒塌、多起路面龜裂
花蓮地震》當心餘震!氣象局:未來2到3周仍有餘震
花蓮地震》兩年前台南維冠塌 兩年後同日花蓮大樓倒
花蓮地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 警消撤離民眾
花蓮地震》統帥大飯店倒蹋 住客窗口閃燈待救援
花蓮地震》蘇花公路落石全線封閉 花蓮大橋隆起封橋
花蓮地震》搶救倒蹋大樓 賴清德指示全力協助、國軍抵現場
花蓮地震》統帥大飯店傳29旅客受困 消防、國軍出動搶救
花蓮地震》商校街大樓倒塌 多人受困暗夜搶救
花蓮縣深夜規模6.4地震 火鍋店大樓、統帥大飯店倒蹋
飛安會研判 黑鷹落海處水深8百至1千公尺
全球股災進行式》美國股市6日開盤大震盪,投資人高度關注
婦聯會爭議 張茂桂:我是眷村子弟,婦聯會曾為「光榮」的附隨組織
桃園煉油廠爆炸 國營會調查:未依規定操作致管線破裂釀災
「爭取中方允許家屬探視」歐洲議員會見李凈瑜 關注支持李明哲案
總統府高層酒駕抽單?柯文哲澄清:警方自主性很高,想銷單很困難
果粉看過來!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 勿用中國iCloud
「讓同志寒心」吳敦義指國民黨成全議長大位 蕭淑麗斥:印證退黨參選是正確決定
無懼中國壓力》香港「雙學三子」終極上訴成功 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當庭獲釋
防止過勞!​加班換補休 勞動部擬訂「3個月結清」
退休資遣費用政黨收入慢慢還 邱大展:難道要國民黨關門嗎?
北醫首創跨領域學院 推「微學程」培養AI、大數據等多元生醫人才
日本禁止的沖繩語言,竟悄悄在南美洲巴西扎根!一訪最大日裔移民社區
母親突跌倒受傷,鄭麗文內疚停止台北市長選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