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希望他彎的時候偏偏不彎

2017-12-11 06:50

? 人氣

捧著非核家園神主牌的民進黨政府,如今面臨極大挑戰。(柯承惠攝)

捧著非核家園神主牌的民進黨政府,如今面臨極大挑戰。(柯承惠攝)

蔡政府的政策髮夾彎已經不勝枚舉,可是在民眾希望他彎的時候,卻偏偏要堅持不改——這裡說的是火力發電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議題的根本在於「非核家園」,多數人支持非核家園沒問題。但是,肯定沒有人支持「缺電家園」,為了提供乾淨電力,蔡政府不能說不努力,可是光努力卻不見效果是不行的,在各種綠能政策或證明不可行或緩不濟急或杯水車薪之後,做後還是必須依賴火力發電,也就是非核家園政策變成了火力發電政策。

問題來了,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污染「眾目睽睽」(雖然賴清德說只佔2.9%),當眾人矛頭都指向火力發電廠的時候,當政者該怎麼辦?

最近中共當局給了一面借鏡:中國官方為治理冬季霧霾空污,今年8月要求京津冀周邊26座城市由燃煤供暖,改為天然氣供暖,所有再使用燃煤者都被逮捕,或沒收設備或行政拘留。但入冬之後,由於多處城市「煤改氣」工程未完工或天然氣短缺,以致多地的住家、醫院、學校等沒有暖氣,造成許多民眾受凍,引發民間怨聲載道。環保部為了緩解民憤,緊急發出特急文件,通知「煤改氣」未完工的專案和地區,可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也就是說,當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脅,連共產黨都得髮夾彎。

台中空品連日達橘紅色警戒,市府約束台電火力發電廠生煤用量話題,再掀朝野交鋒。(圖/台電公司提供)
台中空品連日達橘紅色警戒,市府約束台電火力發電廠生煤用量話題,再掀朝野交鋒。(圖/台電公司提供)

我上星期因事到了高雄,當天全台灣都在下雨,只有高雄好天氣,正私心竊喜,卻鼻子、喉嚨、眼睛先後「受侵擾」。抬頭看見天空是藍色的、樹梢微動顯示空氣流動,可是空氣品質顯然是糟糕的,也就是說,有「看不見的東西」作怪,猜想應該就是PM2.5了。轉念又及,那些生活在霧濛濛之中,必須成天戴口罩的民眾,莫怪他們怨氣沖天。然而,那種狀況還是可以忍受的,還是尚未達到「生命安全受威脅」的情況,一旦達到那種地步,政策要不要「彎」呢?到那個時候才「彎」,空氣能不能立即改善,怨氣能不能消呢?與其到那個時候「彎」,何如現在趕緊轉彎呢?

南北朝的南梁武帝蕭衍在那個分裂戰亂時代中,建立了一段繁榮安定時期,殊為不易。然而,梁武帝蕭衍的歷史評價卻褒貶互見,受貶的部分就是他「護短衿長」的作風導致。原因則在於,南梁的政權基本上承襲之前的南齊,南齊的皇室骨肉相殘才給了蕭衍可乘之機,而改朝換代。因此,南梁的政府中大致還是南齊的官員,制度、作風都相同。而蕭衍用人並未有所突破,官員待遇優厚,犯了錯也不予苛責,相對之下,老百姓就慘了。

深受蕭衍信任重用的尚書左丞賀琛上諫四事:1.戶口大減,農村荒廢,再不設法將難以挽回;2.官吏奢靡之風應禁止;3.朝臣以揭人之短為能事,企求藉此上進;4.請控制不必要的支出(暗指皇帝對佛寺捐輸太多)。結果蕭衍大發脾氣,要賀琛拿出真憑實據在來講,同時以他本人生活如何節儉為例,痛斥賀琛。

我曾經以梁武帝蕭衍的例子評論馬英九,因為他符合「本人節儉就以為政府清廉」條件,現在發現蔡英文政府符合前述賀琛所陳四事皆備!尤其是護短作風有過之而無不及,至於「衿長」,則是認為政府已經做得很好(典型用語「這件事民進黨做不好其他人更做不好」),包括一例一休、公教年改,也包括核電政策。

蔡英文政府推動非核家園,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8日公布最新民調,高達48.8%民眾不支持以火電取代核電,更有74.6%民眾認為蔡政府有必要檢討非核家園的政策走向。(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提供).jpg
蔡英文政府推動非核家園,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高達48.8%民眾不支持以火電取代核電,更有74.6%民眾認為蔡政府有必要檢討非核家園的政策走向。(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提供)

這樣說吧,2025年無核家園是民進黨「最高道德標竿」之一,但實質上只是依照核1、2、3廠的規定年限不予延長而已,凍結核四在馬政府時期已經做了,民進黨其實只需做到「不延長核電廠使用期限」。但眼前的問題卻是,火力發電廠不能停,卻得同時供應電力,又要降低空污,而燃煤改成天然氣跟不上腳步。如此窘境,如果延長或重啟已停用的核電機組(不違背2025年非核家園),同時停止燃煤,減輕天然氣發電機組壓力,加速「媒換氣」進度,並向國人說明這是「為了2025年無核家園的權宜措施」,相信國人可以接受,而深受空污之害的民怨可解。

媒體上不斷看到「政策髮夾彎」,可是當老百姓呼吸的空氣讓我快活不下去時,要他彎卻偏偏不彎,你要老百姓怎麼想?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